偶爾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到醫院候診區逛逛,總能看到候診的幼兒園小朋友,張大眼睛滑著媽媽的手機,我喜歡過去「稱贊」一下小朋友:「哇!你玩手機玩得很專心哦!」。媽媽似乎聽出了我的弦外之音,連忙把手機搶過來,不好意思地說:「不給他手機,他就會大吵大鬧,真的很煩人!」
跟著時代進步,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其實,我會鼓勵媽媽偶爾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以減少孩子哭鬧,這除了讓孩子安靜外,同時也減輕了媽媽的壓力。
回想電子產品的發展過程,當電視出來的時候,家長們開始擔心孩子會得近視,但是只要注意距離與觀看時間就不會有問題,甚至現在家家戶戶每間房間里都有電視;而電話出現的時候,家長紛紛擔心孩子跟同學聊天聊太久,但是同樣的,能夠適當的控制使用時間,其實也不構成問題。手機與平板只是在走過去電子產品從出現到普遍使用的路而已,這是個過渡時期,其實不用過于擔心!
有技巧的玩,射擊游戲可幫助空間記憶?
說來您不相信,我與我們家孩子玩的可是聯機對戰的射擊游戲,這被一般人認為充滿血腥暴力的射擊游戲,在游戲開始后,我會先把孩子的彈藥使用完,這時孩子就只能在空間中移動尋找我的位置了!這就像是在平板中玩捉迷藏一樣,這對于空間記憶及判斷是有幫助的!我深信,孩子的將來絕對是生活在各種電子穿戴設備的世界當中,現在讓孩子熟悉并學習自我控制使用時機與時間,將有助于孩子更能適應學習環境及生活步調的改變。
「電子游戲」可不可以是放松的選項之一?
中國的小孩是「過勞」的,51.9%學童周末都在補習,有12.7%學童過量疲勞,34.2%學童中等疲勞;21.9%學生覺得課業是沉重負擔,甚至有19.4%學童覺得繁重課業已經超出身心負荷。我們給了小孩那么多的學業壓力,是不是也該給他選擇放松的方法,包含電子游戲這個選項。
過度「放逸」打電子游戲一定會造成身心、學業的荒廢,但是完全「壓抑」小孩不讓他們踫電子游戲,會不會有一天等他脫離你的掌控后,把小時候沒玩的全部玩回來?
讓電子游戲增進親子感情
「平衡」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有些很「正面」的觀點都強調電子游戲對小孩的殺傷力,用許多極端的例子丑化電子游戲,于是爸媽就用這些理論嚴格限制小孩接觸,最后電子游戲變成了親子沖突的引發點。其實,我的想法剛好相反,我建議家長和小朋友聊一聊電子游戲的事,或一起比賽,讓電子游戲增進親子感情。
以前,總認為等到自己當父母后,一定不會和孩子之間存在「代溝」。因為,我是那么的努力要當一個開明父母。但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我們小時候,對外連結最有力的科技就是有線電話,現在,中小學生已擁有智能手機,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連到世界任何角落。我和孩子間怎么可能沒有代溝呢?或許要消弭代溝的第一步,就是先承認有代溝。
世界,終究是孩子們的。我們丟掉冰冷的專業術語,為你細說醫生們對育兒和營養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