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馬蒂斯說:“素描屬于心靈,而色彩屬于感官?!本€條能創造比色彩更持久、永恒的世界,當色彩褪去,線條依然能夠永恒。我對于黑白灰的繪畫有著更加濃厚的興趣,所以個人比較喜歡素描和鋼筆畫的,我就從素描、鋼筆速寫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描
基本步驟
素描的畫法是有著基本的步驟的。
首先是構圖,構圖要使畫面上物體主次得當,均衡而且有變化。
然后是打形,也就是用長直線畫出物體的形體結構(物體看不見部分也要輕輕畫出以明確結構關系),一定是要用長直線,這一步是十分關鍵的,形體的準確對于一幅畫的成敗是起著決定作用的。
再畫出各個明暗層次(高光、亮部、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界線)的形狀位置。
下一步就是通過明暗的描繪深入塑造對象的體積感。
最后就是對畫面整體進行調節,突出主體。
炭筆
開始學素描的時候我是用鉛筆,在后來發現到炭筆的表現力在某些方面比鉛筆更容易快速地出效果,因為木炭本身的顏色比石墨黑得多,另外木炭可以一下子就把某范圍的色度畫出來,所以后來一段時間經常用炭筆畫素描,稍微有一些小小的感悟,接下來會詳細講一下炭筆素描的一些體會。
首先講一下炭筆這種畫材,炭筆是一種炭精作為筆芯的繪畫筆,顏色濃黑,其主要特點是附著力差,容易掉粉,與紙的摩擦力比較大,橡皮不宜擦掉,但同時使用炭筆作的畫面比較松動。作畫的時候準備軟硬兩種就好了,因為軟的炭筆適合初期打形體,不適合細部刻畫,但硬炭筆就不同,它比較硬,適用于刻畫細部。
但是,炭筆畫素描有時候會把畫面搞得不透明,掩蓋素描中的結構。所以用炭筆要注意這個問題。炭筆素描的表現形式和鉛筆基本一樣,但是炭筆明暗表現的形式,與鉛筆的方法區別較大。它不像鉛筆那樣用一遍又一遍的線條來刻畫形象和明暗調子。有些深調子,第一遍上的時候最好就是一步到位,中間調子大都用擦筆來表現。第二遍調子的時候重點找虛實,用手力度控制色調,亮面可以先留白,保持畫面對比強烈。相鄰兩個面之間色調要明顯分開,同時也要保持物體之間的色調關系。擦畫是炭筆素描里面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理解為用擦筆在畫,不能理解為把畫面的線條擦融就好,要擦出細節,調整畫面大關系,把對比和光感表現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這張是大一暑假的時候臨摹照片的一張素描,以這張為例說一下注意的地方吧。這張用的是炭筆,感覺打形是這張畫最難的地方,也是最費時間的一步,盡量做到瓦片的大小和位置與臨摹的照片一致。還有就是畫面深色的地方盡量是一次或者兩次就到位,亮面先留白。近處的瓦片要細致地刻畫出凹凸,用不同深淺的面去刻畫物體結構,后面的瓦片可以虛化處理,稍微把瓦片間的縫隙表達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兩張思路也是一致,主要還是對于畫面暗部的處理要到位,暗部也要畫出層次而不是一團黑。
鋼筆速寫
我覺得鋼筆速寫和鋼筆畫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建筑速寫是較為快速的表現方式,在面對比較復雜的畫面時,要進行主觀上的取舍,不能面面俱到。表現的難點在于概括處理,畫出主要的部分,畫面前后拉開關系,做到主次分明。鋼筆速寫最大的特點是筆跡不易修改,所以下筆要肯定。鋼筆畫的表現力在于黑白分明、干脆利落,以線為表達方式,沒有鉛筆等其他工具涂抹的一種功能,所以在表現塊面的時候只能用線的排列組合來實現。無論是鋼筆速寫還是素描,作畫的步驟其實都差不多,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鋼筆畫在動筆前也要觀察分析,心中有著構圖的概念,我的體會是在胸有全局的基礎上,從一個點入手,按照比例向四周輻射鋪開,最后再整體調整。(附上幾張對著照片的臨摹鋼筆速寫的照片和掃描圖,后兩張是鋼筆加鉛筆)
以上只是本人對于素描和鋼筆速寫的一些淺顯的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