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群雄并起,出現(xiàn)了很多大家耳熟聞詳?shù)娜宋铮裉煳覀円黄饋硇蕾p一下諸葛亮、張飛以及曹操的書法。
諸葛亮
諸葛亮?xí)?/span>
《遠(yuǎn)涉帖》相傳為王羲之臨摹諸葛亮所書,《遠(yuǎn)涉帖》作為孔明翰墨,自北宋現(xiàn)世后歷來被奉若拱璧,《宣和書譜》卷十三《草書敘論》曰:自漢晉宋以還,以草書得名者為多,姑以流傳于今者凡得六十五人以其世次之。漢得張芝,蜀得諸葛亮。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今御府所藏草書——《遠(yuǎn)涉帖》。
曹操
曹操所書《袞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書體為漢隸大字。刻石原在褒斜棧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體呈長方形,寬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徑35~46厘米。現(xiàn)為陜西漢中市博物館藏。
從書法藝術(shù)上來評判,“袞”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頗有動態(tài)之感;“雪”字安逸靜謐,則有靜態(tài)質(zhì)感,形神兼具,寄寓了書家撥亂反正的雄心與豪情。其書法正展示出與《曹全碑》同時代的“字跡娟秀清麗,結(jié)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fēng)致翩翩,筆畫正行,長短兼?zhèn)洹憋L(fēng)格特征外,具有楷書方正的筆意,更顯出少有的一種雄渾遒勁;動靜有致的浩然英雄之氣!
張飛
張飛書法
《八濛山銘》(傳)拓本三種(后兩種疑為清代、民國偽刻)
大約也在明代,四川流江縣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摩崖石刻。這便是所謂《張飛立馬銘》,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陳繼儒的《太平清話》等書早有記載。這個銘文是:“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于八蒙,立馬勒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