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將楷書推向一個筆法嚴謹、結構森嚴的境地,可以說是“法度”高峰,卻又是意韻的牢籠。而魏晉人的小楷,好似“帶著腳鐐起舞”,算不上工整,也不能形容為漂亮,但依舊優雅美麗…
今天,書思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1600年前,三國鐘繇經典小楷作品《墓田丙舍帖》。這幅小楷作品,字字雋永生動,點畫生動,字字流美,意韻盎然,開魏晉風流之先河。
作為楷書藝術的創始人,他真正將楷書藝術從實用性中升華,循于法度,卻生動古雅。《墓田丙舍帖》的歷史意義很特殊,筆法嫻熟,歷來被視為鐘書經典法帖。
這幅小楷,六行七十字,因兼含行意,一般我們認為是小行楷,原作雖是1800年前三國鐘繇所書,但刻石卻是鐘繇最偉大的學生—王羲之所書,命人刻石傳世。慶幸的是,王羲之小楷是鐘繇最佳繼承人。相隔200年的王羲之,學鐘繇全然得其拙厚樸質意韻,古質今妍,成千古書圣。
對于這一點,兒子王獻之理解的非常透徹,所以才能領先父親三百年,若不是李世民對王羲之的推崇,可能今天我們所知的書圣,應該是王獻之了。
我們臨帖之前,不妨細細賞讀此帖,用筆溫潤嫻熟,體勢矯健、遒雅,左右揖讓等顧盼關系明朗,十分精彩。優秀正書法帖不外如此。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 現 書 法 的 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