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街頭巷尾都是藥店,方便了人們的用藥需求。但是商家為了追求利益,往往忽悠你買不是藥品的藥,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國的藥品體系是這樣的,分為國藥準字,消字號、國食健字號和衛食健字號藥品。
國藥準字號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要經過藥理、病理、毒副作用測試和臨床驗證等一系列環節,在確保安全有效的情況下才可能批準,整個過程通常需要5-10年,費用也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消字號藥品,是屬于衛生消毒用品范疇,僅有消毒功能不具備治療效果。消字號產品的許可證發放與管理僅由省級以下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批時間一個月,檢測指標主要為殺菌作用,審批費用僅數千元,消字號批號很容易拿到。
保健品的批準文號則是“衛食健字”或“國食健字()第××號”。其中2003年以前通過審批的批號是“衛食健字”,2003年以后通過審批的批號是“國食健字”。
夠不到國藥準字的標準,商家用其他批號做文章
一些企業常常將一些不具藥品審批條件的產品改為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路線,獲得“健”字號批件后,卻在產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上標示預防、治療人體疾病功效的文字,或直接標示所用藥物成分、作用、適應癥或適應范圍、用法用量等,狡猾地披上“藥衣”,蒙騙消費者。
這就是你受騙的原因。
你本來需要國藥準字號藥品,但是由于區分不清,銷售人員也刻意引導你購買國食健字號藥品,而他們根本不是藥品,而是保健品,但你一無所知,所以,你買的不是治病對癥的藥,而是保健品!
想想太可怕了,本來需要藥品來治療疾病,卻買到了不是藥品的保健品,貽誤病情。
所以說,一定要懂得這些藥品分類區別,買藥不再被忽悠!
另外,OTC的藥品都是國藥準字號,屬于正式的藥品行列,是具有正式批準文號的醫藥產品。
OTC分為紅色、綠色OTC,OTC是相對安全的藥品。紅色綠色相比,綠色OTC銷售范圍更廣,安全性更高。總之,OTC類藥品,可以放心使用。
朋友們,你們學會分辨了嗎?歡迎普及給大家,讓更多人不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