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課程改革重要作用
課程新理念在教學實踐中落實的狀況怎樣?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有什么困難?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和周圍教師的反映來看:經過培訓,大多數教師能夠認識到課程新理念在課程改革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教師對于如何在新課程中運用課程新理念卻缺乏經驗。許多教師從口頭上認同而行動上還是應試教育的老一套,這不能完全怪罪老師們“說一套,做一套”。很多時候他們想在教學實踐中實施課程新理念,然而一到實踐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此,教師們感到非常苦惱:數學新理念實施起來怎么就這樣難?接受教學新理念和落實新理念是成為新型教師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接受新理念是實施的前提條件,但不是充充分條件。教師在接受新理念之后,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貫徹實施教學新理念更為重要。只有課程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了,課程改革才能進一步深入;只有課程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了,學生才能從中受益;也只有課程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了,教育才能真正脫離應試教育的陰霾,沐浴在素質教育的陽光下。
教學反思的必要性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并且予以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也特別強調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我對這個公式的理解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