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低評
客觀存在低評這樣的現象,但是屬于少數,評級幣中大多數很難加分。這話反映一種自我觀感,也是一種不甘心的心態。若是濫用,則信者寥寥。感覺低評可以加分回來再賣,此話多說無益。
老盒低評
老盒子時間跨度較長,評級起伏也大,其中一些放到現在評級都不會有分數,并不都是低評。獲得加分往往有規律可循,除卻底版的水平,光度,深打和包漿悅目度某一點優勢都可能轉化成晉級原因,所以摸索規律比看盒子新老更重要。
某號段放水嚴重
說某一些幣可以理解,但全部否定未免偏頗。純買家心態也容易以偏概全,無非就是看到不滿意發泄一下情緒,或者個別人造出輿論打壓價格,然后可以撿一些漏。評級的不穩定一直存在,買家的眼光決定投資的質量。所謂松評號段一樣可以找到能夠加分的幣,嚴評號段一樣有名不副實的水貨。就事論事,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不足取。
評級幣售出不退。
評級幣本來就是為了簡化交易的,那么這條約定本身并非苛刻。但是目前的評級水平良莠不齊,何況還有仿冒盒子,索賠之路也頗坎坷,所以在規定時限內依然由賣家擔責還是有必要的。評級幣也存在各種缺陷,圖片無法反映全貌,具備信譽的評級公司的分數框架范圍內的細小缺陷當不屬于故意隱瞞。如果圖片被故意隱瞞,或者打分的評級公司極不負責,那么買家不滿意還是應該予以退貨的。最終決定能不能退貨的是交易平臺的仲裁機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賣家單方面的約定在法律上屬于無效。
本公司無法識別盒子真假,售出不退。
這是近期一些拍賣公司對于PCGS老盒子的政策,也可以視為霸王條款。在如今評級很簡便,且各拍場與PCGS戰略合作很熱火的情況下,這樣的條款顯得不合時宜。花一百多就可以換盒保真,為什么還要毀掉信譽?消滅一切假盒子是評級公司與拍賣公司共同的責任,這點擔當可以有。
五彩砸盒可加分
很多后養包漿的老盒子幣,通過重新評級換得新的身份代碼,然后用五彩來忽悠。殊不知這樣的"五彩"砸盒,連分數都不一定有,這廣告害人不淺。真五彩或許可以加分,但是你再送不加也別生氣,一是評級師可能沒看上,二是沒準上次人家已經加過了。
PCGS鑒定為假肯定是假幣
這要明確一下評級公司的作用。它們是擔保公司,僅僅為它們鑒別為真的錢幣提供不同限額的擔保,并不為它們鑒定為假的錢幣提供非假賠付的擔保。也就是說它們看假的結論并無保證,你也無法把假幣標簽編號與此幣合法關聯起來。所以看假是第三方意見,對于買賣雙方都接受其結果的交易來說有效,無司法鑒定的效力。事實證明評級公司擋住了相當多的假幣,但也錯判了一些真幣為假,對其結果不能一概而論。
狀態好的錢幣分數一定高
我們用審美來買錢幣會冒很大的風險,評級結果取決于你對評級標準的理解力,也就是官網公布的那些文字,高分數關鍵的進退就在于此。"焦點區域"打印完美"比起少許輕微刮痕重要的多,因為后者彈性大,前者是硬指標。當然都有例外,但例外不是我們選擇的依據。所以衡量裸幣價格一定要拋開狀態看標準。
狀態大于分數
63分好狀態的五彩錢幣,一般也很難賣得比64分普通狀態貴。但是五彩幣在同分數里面一定會價格高一些。目前的評級策略提供給五彩幣加分的機會,這樣又可以在高一分里面賣個好價格。所以,五彩幣成為市場的寵兒并不奇怪,因為有超額利潤存在。拍賣會上常可以看到,超炫的五彩,任性的價格。
PK同分數PCGS
這是國產盒子賣家常用術語,這個PK如果十拿九穩的話,為什么賣家自己不去呢?純廣告用語,實現的概率可能較小,還要一幣一分析。買到幾枚國產評級好幣,砸盒送評平分或者加分,也算另外一種撿漏。
換PCGS可加分
這一般是對NGC評級的機制幣做的廣告,直接換盒先要過關才說分數,有些幣換盒可能得到86,或者達不到標準。即便換盒成功,直接加分是少數。我幫朋友N換P一枚63龍洋,直接得63+,后來再送升級為64。這種例子存在,也說明NGC一定程度上對底版要求更專注,對光澤包漿考慮得少一些。之所以不直接砸盒子,是因為對該幣包漿有些吃不準,怕得到91得不償失。所以,每一枚幣要通過分析,選擇風險最小來獲得最大利益。
高分評級要完美光度
縱觀評級標準,沒有對于光度有一個細化標準。當初我們認為66的幣,必須有怎么樣的光澤,但是現在看來,一些光度并不太好的錢幣也得到66,無非就是底板很好,或者輕微傷的位置不重要,但無一例外的就是深打,因為評級標準對于66分的錢幣在同品種中的壓印水平有要求。所以,評級加分一直是圍繞評級標準的,不能唯我們的主觀判斷為準。
假盒假幣假分數
人是無利不起早的,一味唱衰盒子幣的泉友也算是奇葩。評級的負面現象存在是不爭的事實,但任何事物都要看主流,夸大事實混淆視聽一定是別有用心的。
典型瞎評
這是對分數不滿意的統一評論,不管是覺得高還是低。如果僅僅看圖片,建議發表評論不要太激烈,因為圖片和實物可能是兩回事。即便拿到實物,先自問一下我自己是什么水平,對這個系列是不是有足夠的評級觀察。拿大頭的標準套到小頭上,你會感覺很受傷。然后看看自己的放大鏡倍數,看看自己看幣的環境,能不能達到評級的要求。我記得以前在拍賣會預展可以看到某評級師自帶臺燈看幣的場景,印象很深。如果你確信你在這枚幣上比評級師高明,那再批評不遲。
評級的樂趣,就在似信非信之間。玩評級千萬別魔怔,特喜歡一枚錢幣,自己打分必然偏高。你得自己動腦子,獲得經驗越多,你就越有判斷力。很多模棱兩可的幣,不是一次評級就能解決分數的。懂了,就能玩進去變成參與者,而不是跟著人家的指揮棒瞎轉悠。
小時候學下棋,老師教第一句就是"落子無悔"。評級何嘗又不是博弈呢?輸贏也要接受結果,別壞了心態,這才能總結教訓提高勝率。老師教第二句就是"觀棋不語",這句話我老記不住,所以在論壇常發帖,說錯話了,還請您多包涵。
2015開始了,您準備好如何玩兒評級了嗎?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