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的分類,有很多標準。
如果把這些標準和詳細分類都說出來,可能就需要不止一分鐘了。
所以,這篇文章只會列出常見的分類。
一、場內和場外
場,指的是股票交易場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證證券交易所。
場外指數基金,指的是在基金公司或基金銷售平臺上購買的基金,比如支付寶、蛋卷、天天基金等。
場外購買指數基金,是從基金公司申購份額。
場內指數基金即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和股票一樣,購買ETF需要開通證券賬戶,比如XX證券之類的。
場內購買指數基金,是從其他人手中買入份額。
至于ETF聯接基金,可以把它理解為ETF的場外基金。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指數基金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isted Open-Ended Fund)。
LOF既可以在場外申購,也可以在場內交易。
二、規模和行業
規模指數基金就是按市值和流動性劃分的,也常被稱為寬基。
常見的規模指數有: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創業板指等。
行業指數基金,顧名思義,其成分股都屬于同一行業。
如果指數名字里帶有行業字樣,比如:醫藥、消費、金融、地產等,就是行業指數啦。
剩下的就是策略風格的指數了,比如紅利,價值、低波動等。
三、股票和債券
我們一般說的指數,指的是股票指數和對應的基金。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的指數,比如債券,相應的也有債券指數基金。
比如,中債7-10年國開行債券指數。
以上就是關于指數基金的簡單分類,不全,但常見的基本都有了。
(文章來源: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