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間,抽空去看了影評很高的,由姚晨、馬伊琍兩大影后主演的《找到你》。
兩個主演都是倆娃的媽,電影又是少有的宣傳女性力量,無論是陣容還是題材,都備受關注,老母親也是滿滿期待。
本以為是一部充滿力量的女權電影,但是看完之后老母親有一點很喪的感覺:
女人,也就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是個超人,在社會現實面前,只是一個弱者,弱的讓人心酸。
電影里的三個女人,影射了社會中常見的三個階層,各有各的困境,都在各自的圈子中掙扎,找不到出路,讓人難以釋懷。
職場媽媽,平衡是最大的騙局
職場媽媽的難在于: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其他的都是妄念。
姚晨飾演的律師李 捷,標準的大紅唇,走路都帶風,透著一股職場女精英的樣子。
外表看著光鮮亮麗,事業也小有成就,實際生活中卻也是身陷囹圄。
老公婚內出軌,她主動提出離婚,卻陷入4歲女兒撫養權的爭奪官司里,理由是婆婆和老公覺得她根本照顧不了孩子。
渣男前夫質問她“你覺得你現在還像個女人么?”極品婆婆質問她“你有什么資格爭撫養權,你看你一天像個合格的媽么?”
打完官司,撕完前夫,為了接更多的案子,晚上還要陪客戶喝酒,忍受客戶的咸豬手。
孩子丟了,警察諷刺的質問她“白天丟的孩子,為什么晚上才來報案?那么忙啊!”
渾身顫抖的她勉強抬頭說了句“白天上班”,這四個字道盡了一個職場媽媽的無奈和心酸。
讓人窩心的是,團團轉忙了一天,回家發現孩子丟了,她已經崩潰了,可沒人在乎她崩潰的心情,都在指責她,埋怨她,仿佛她才是那個罪魁禍首。
平衡事業與家庭,是給女人最大的騙局。
當媽后無法平衡工作和生活?這很正常呀!(?點擊閱讀)
馬伊琍在電影發布后的采訪中被問到有關于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問題,直言“這是真的不能平衡好”
所謂的平衡就是要犧牲掉一個人的時間。
她陪孩子的時候,就犧牲掉自己休息的時間。
她工作不能陪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在犧牲了他的時間。
每天晚上陪老大夜聊的時候,媽媽哄老二睡覺,媽媽也犧牲了她的時間。
媽媽不是全能,所謂的達到一個平衡,一定是多方面一起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把所有壓力都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苦苦死撐。
全職媽媽,沒有人愿意等你
全職媽媽的難在于:經濟不獨立,白眼就得受。
陶昕然飾演的朱 敏出場時間不長,卻是最觸動我的角色。
高知女性,名牌大學畢業出身,為了照顧孩子全職多年,辛辛苦苦照顧孩子照顧家,換來的卻是老公有恃無恐的出軌和孩子撫養權的斗爭。
在法庭上,她聲嘶力竭的想要爭奪撫養權,卻因為被懷疑長期帶孩子精神抑郁!多年不工作沒有撫養能力一度被法庭駁回申請。
放棄了一切,自己生自己養了多年的孩子,婚姻散場時,卻沒有資格繼續撫養,這個現實真是太可悲了。
知道自己拿不到撫養權,對生活失去所有信念的朱敏選擇了自殺,雖然被救下了,清秀的臉上留下了一生都無法祛除的疤。
作為對方辯護律師的李捷,在經歷了自己的孩子失而復得的悲劇后,二審時違背職業道德的放棄了為雇主辯論,以一個媽媽的身份建議法庭把孩子判給朱敏。
判決還沒定,朱敏哭的抽搐的臉讓人心酸,終于有一個人懂她心里的苦,肯跟她站在一起,為她說句話,這也許是全職后的女人最大的奢望了。
我當媽后唯一的愿望,睡個整覺!(?點擊閱讀)
看到一個影評說:
“當了全職媽媽以后,總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孤島上,隨便一個浪過來就能把自己打翻”
不得不說,全職媽媽是一份高危職業,甚至連職業都不能算。
一份職業尚有升職加薪的機會,被人認可的欣慰。
可全職媽媽什么都沒有,沒有薪酬,沒有假期,沒有福利,只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卻還戰戰兢兢的擔著被老公嫌棄,被社會遺棄的風險。
《我不是演員》有一期里,因為甄嬛傳大火的眉姐姐斕曦哭訴,甄嬛傳過后原本以為自己當時很火,地位穩固,生個孩子一年兩年的沒關系,沒想到生完回來卻是時過境遷了,幾年沒有接到好劇本的她,被現實狠狠打臉!
把全職媽媽逼到死胡同的,有“我養你”這個蜜棗兼匕首的因素,但更多的其實是來源于整個社會的歧視。
沒有人愿意給一點點成長的空間,歡天喜地的一心撲進新生命的世界里,稍微跟不上節奏就掉隊了,再想追上來,難上加難。
也沒有人理解你想要陪孩子共同成長的心情,想安穩的待在孩子的世界里,更是固步自封,進退維谷。
不管多難,當媽的都會迎難而上
全職也好,職場也罷,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生個孩子養大,堪比一場西天取經的過程,九九八十一難不說,也沒有個觀世音菩薩和如來佛祖能幫你度過難關,甚至再遇上個“喪偶式育兒”和“詐尸式育兒”的豬隊友,更是舉步維艱。
但是當媽了以后,最牛的地方就在于:
也許我不會七十二變,也不認識八路神仙,但是為了孩子,再難念的經,老娘也會咬著牙念下去。
這一點在馬伊琍扮演的保姆孫 芳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出身社會底層,沒什么文化,早早找個人嫁了,卻在新婚之夜就遭受到了老公的家暴,天真的以為有了孩子以后會好。
生了個女兒不被重視不說,還患上了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大病,村里的醫院都說治不好。
老公不想再搭錢了,就把她們娘倆扔在醫院再沒出現過,只有她一個人為了孩子,求爺爺告奶奶的苦苦支撐。
為了孩子,她可以不擇手段。
在舞廳陪酒,為了5000塊錢干掉別人不敢接的兩排烈酒,拼的連同住的小姐妹都怕她“早晚干死在這里”。
親戚朋友的錢借完了,高利貸也借的還不上了,就想要賣器官。
在醫院里,為了省錢,撿別人的剩飯吃,還要顧及別人的白眼。
所有辦法都用盡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大雨滂沱的夜里,沒人聽到她抱著一點點冰冷的女兒絕望的哭聲。
在走投無路時,她想過要拐走雇主家的孩子多多賣了換錢。
但身為母親,她最終還是放棄了,只是陪著像自己女兒的多多去了她最想去的海島,想要跟多多一起跳海,終是自己跳了下去。
最讓我心疼的是,出現了一個愛她的人,但她始終都沒有為了自己放棄孩子,有一幕她說“也想過就這么撒手不管了,但,就是松不開那只手。”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句承諾。
就算再難,當媽的也沒有后悔的
電影的基調有點喪,無論誰的故事,都看的讓老母親有點透不過氣,但其實三個媽媽的故事加在一起映射出的就是這個時代對女性的高要求。
對于職場女性,搬得了磚就抱不了娃,不再是爸爸專享,甚至為了不被邊緣化,當媽的要比當爸的更拼。
對于全職女性,給得了娃更多的陪伴,就給不了自己更好的世界,沒有人保護,甚至到最后也沒能給娃更好的世界。
對于底層女性,更是沒什么多余的選擇,生兒育女,養家糊口,碰到渣老公更是要為了孩子忍氣吞聲。
就像電影結尾李捷的自白:這個時代對于女性的要求很高,無論怎么選擇,都會有犧牲,也都面臨不同的困境。
但也就如馬伊琍和姚晨所說,養娃很難,但當媽的沒有后悔的。
孩子自己是第一次生命,但她給媽媽的卻是第二次生命,他會教會我們如何毫無戒備的,甚至是可以獻出生命的去愛一個人,與其說是在為孩子犧牲,其實我們只是在為我們自己的選擇承擔結果而已。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女性的選擇權越來越多,面對的困難也越來越多。
這些困難,需要老母親更多的努力和犧牲。
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不去grow old,而是不斷的去grow up,堅持一股向上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承擔自己的選擇,兌現給娃的那個承諾。
這些困難,更需要整個家庭去共同努力和相互扶持。
有一句話說“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她發脾氣時多理解一下她心里的苦,無助時幫她洗一下堆在盆里的臟衣服,難過時安撫一下她無法言說的情緒。
你可能不知道,一個一手拎包一手抗娃的女金剛,也許就是一句“放著我來”,一個抱抱,她就能哭的像個孩子。
因為,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絲甜就能填滿了。
還有想說,養娃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女人一個人要取的經,希望所有養娃路上同行的二師兄和三師弟都能很給力啊!
果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了解老母親頑強的生命力吧!
妞們,如果包媽的文章對你帶娃有幫助,就來給包媽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的文章和好物推薦了。
做公號三年多了,每天寫各種文章,給妞們答疑解惑,但這樣的形式不能兼顧到所有媽媽遇到的問題。所以,我決定為妞們上線個新服務——育兒顧問!
我請來了很多專業育嬰師/執業醫師/營養師。這些免費的靠譜育兒專家一對一解答你的疑問,專治妞們的各種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