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毛僧
成書于明代、作者不詳的《后西游記》將取經之后唐僧師徒進行了一番刻畫,盡管不是很完美,但是基本上符合《西游記》的邏輯。
《后西游記》根據《西游記》的邏輯,按照唐僧取經的模式,重構了一個“解經團隊”,去靈山尋求對唐僧取來的經書進行解釋。
這個團隊一路上也遇到了各種妖魔鬼怪,也經歷了千辛萬苦,最終到達了靈山。對后取經時代唐僧師徒的描寫,有幾個點讓筆者極為觸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相貌的變化。
很多人都好奇,孫悟空成佛之后,他會做什么,金箍棒會怎么用。在《后西游記》中,作者給出了答案。孫悟空成佛后,如意金箍棒被放入了花果山的一個峰頭上,插入其中,頂天立地。
孕育孫悟空的石卵,若干年之后,孕育出了孫悟空的孫子孫小圣。孫小圣后來悟道了,拔出了金箍棒,成了繼承孫悟空的一代猴王。
孫小圣在花果山與眾位小猴子一起玩耍的時候,突然太白金星跑了過來,傳話說佛祖來了。大家并不知道是什么佛祖,于是就問了下金星。金星說,是斗戰勝佛來了。
當時的孫悟空站在云端,看著花果山。《后西游記》對孫悟空相貌的描寫極為傳神:
“容雖毛臉,已露慈悲之相;眼尚金睛,卻含智慧之光。雷公嘴,仗佛力漸次長平;猴子腮,弄神通依稀補滿。合眼低眉,全部以力;關唇閉口,似不能言。善痕可掬,疑不是出身山洞;惡氣盡除,若未曾鬧過天宮。”
從相貌改變的情況來看,孫悟空越長越像人了。他身上的所有匪氣都不見了,野獸的氣色也消失了。他從一個頂天立地的猴王,變成了慈祥的老人。沒有了殺氣,沒有了脾氣,成了一個修行者,一個覺悟者,而不是一個王者。
《后西游記》更為經典的描寫是,讓孫小圣襲擊孫悟空。孫小圣日日掛念孫悟空,一直想見到他。但是,當他真的見到了孫悟空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這明明就是一個普通和尚,怎么可能是老大王?于是他揮動金箍棒,照孫悟空就打。
孫悟空只是一揮手,金箍棒就飛到了他的手上,隨后變成了繡花針,飛入了他的耳朵里。這時候,孫小圣才意識到,這位是真的老大圣。孫小圣趕緊跪下,拜見了孫悟空。
孫悟空沒有為難他,而是給他講了很多人生道理,點化他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沒有孫悟空的點化,孫小圣不過是個頑皮的猴子,在孫悟空的點化下,他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事業。
整體來看,孫悟空成佛是個悲劇。他從一個自由自在的個體,變成了被馴化的一員,失去了自己最本真的東西。一個慈祥的孫悟空已經不是我們理解的孫悟空,而是另一個完全陌生的角色。如果成佛的目的是達到這個高度,我們寧愿孫悟空一生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