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差,叛逆不聽話,家長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決?
高中生日簽
關注高中生,關注高考報考
最近,拜讀了央視主持人樊登老師講解的書籍《正面管教》,聽完樊老師的講解,我內心收獲很多,深有體會。8年前高中有幸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并且在畢業之后也能進入一家不錯的公司,我很清晰的明白,自己現在的地位和處境,離不開家庭教育,更是得益于父母的管教方式。這句話現在看來,一點也沒有問題,特別是在高中時期,我們面臨著學業壓力的同時,更迎來青春期的叛逆和個性張揚。高一的時候,我一度和父母進行賭氣,總是以自己為中心,滿不在乎,期中考試成績一塌糊涂,本來我就做好了父母打罵我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回到家里,父母反而耐心的引導,關心我最近的生活,并及時幫我排解負面情緒,緊接著換位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在我看來,他們理解我的感受,并且尊重我的想法和選擇。自那以后,在父母的引導下,我開始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主動學習并了解更多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書籍和技能,基本上不用父母過多操心我的學習成績,進而為高中生活畫下圓滿的句話。生活中,在碰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大多數父母的管教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控制型教育,對于孩子過度關注,過于嚴厲,讓孩子屈打成招,束縛在規矩的框架里,沒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另一種則是放任型教育,任由孩子自由發展,沒有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也沒有積極的引導和關注孩子,導致孩子最終放飛自我。而正面管教,恰恰是讓家長和孩子更舒服地相處。孩子在家長的“規矩”下成長,家長給孩子營造“自由”的空間,家長和孩子更像是知心朋友一樣。既然正面管教,值得我們家長來學習,那么,給大家分享3個在高中時期的正面管教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多數情況下,父母更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在高一下半學期到高二階段,學生面臨分科和分班,考試頻率也逐漸增加。越是這個時候,家長越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在面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你能給到孩子正面反饋,那么孩子就會和你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例如:孩子在模擬考試中,數學成績明顯低于英語成績。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對他說:“不錯哦,這次英語成績確實提高不少,孩子,但現在的問題是你的數學成績不是很理想,是遇到什么問題了?可以和媽媽分享,我們一起面對并克服!”這個時候,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不足,并給予孩子幫助,這樣比打罵和放任不管更有效。“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你要把他當作人來看。”這就需要家長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高中,是青春期叛逆心理最明顯的時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想要性格獨立,追求自我;但迫于學習壓力和家庭約束,負面情緒會擠壓,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無處釋放。所以,你和孩子的相處,感覺就像火柴和爆竹,“一點就炸”。那么,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做決定,并尊重孩子的選擇。例如:在面對選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我們除了觀察孩子的學習成績、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外,更重要的是,舉辦一個“家庭會議”,讓孩子暢所欲言,家長給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共同商量。這個過程,并不需要很多儀式,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參與和選擇,減少父母的獨斷專行。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減少使用“為什么”和“你不要”這兩個句式。因為這兩詞匯給人的感覺是充滿了否定和指責,這樣溝通下來,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反而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家長學會“啟發式”提問,有效的化解孩子遇到的問題。例如:孩子由于某次考試不理想,回家告訴你:“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學習真的太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回應:“你如果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你覺得和你現在不學習,考不上大學,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上大學與不上大學,這兩者分別會對他的人生產生什么的影響,這些影響是好還是壞,這個很重要。其實這主要也是為了引導孩子思考未來的人生規劃,可能現在孩子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接下來就可以有話題和孩子去溝通了。真誠地溝通,耐心地交流,在這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盡量不要讓情緒左右了判斷,理性并且客觀的看待孩子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教會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歸根結底,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與父母的管教方式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學會正面管教,學會做合格的父母,從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收獲的不止是高考成績,更重要的是一份美好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