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所謂黑社會性質組織,是指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稱霸一方,為非作歹,欺壓、殘害群眾,嚴重破壞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的犯罪組織。我國現行《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規定,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特征:“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換言之,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必須同時具備“四個特征”,即組織特征、經濟特征、行為特征和非法控制特征。司法實踐中,許多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四個特征并非都很明顯,具體認定時,應根據立法本意,認真審查、分析四個特征及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恰當評價其社會危害性,正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
1、組織特征。組織特征是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內部控制、管理形態,反映了其成員的組合方式及內在聯系。黑社會性質組織正是通過其內部的“組織性”,有效實現對社會的非法控制。組織特征有如下特點:一是穩定性。主要體現在其核心成員基本固定,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有延續性。值得注意的是,若某犯罪組織在較長時間內有組織地持續實施犯罪,不管內部成員如何變動,因其對社會的非法控制力與破壞力仍得到持續體現,亦應認定為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二是層級性。黑社會性質組織有比較明確的層級和職責分工,一般有三級以上的劃分,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形成了較為明確的首要分子、骨干分子、一般成員的層級結構。三是規模性。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人數較多,一般在10人以上,但不能簡單“一刀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應機械的限定在10人以上。
2、經濟特征。黑社會性質組織是以一定的經濟實力為依托的,其必然為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為目的。經濟特征有如下特點:一是經濟來源的多樣性。黑社會性質組織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可以是非法的,也可以是合法的或者以合法經營為掩護的。一般在原始積累階段往往以違法犯罪為主,羽翼漸豐后,往往以合法經營為掩護,通過各種經濟犯罪手段非法獲利,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的合法經營收入。二是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并用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不能機械的對其經濟實力數量或規模設定數值標準,只要具有一定的經濟來源以支持其組織活動即可。此處的組織活動,一般是指違法犯罪活動或者與維系該犯罪組織的生存、發展相關的一切活動。
3、行為特征。黑社會性質組織通常采取暴力、威脅或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行為特征有如下特點:一是行為的組織性。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一般由組織成員為貫徹組織意志、維護組織利益而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共同實施,體現的是組織意志,而非其成員個人意志。二是犯罪手段的多樣性。包括暴力、威脅、賄賂、欺騙、敲詐等多種形式,有的還采取各種手段引誘、逼迫國家工作人員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活動或為其提供非法保護,還有的采取“軟暴力”犯罪手段,比如利用組織勢力和影響進行所謂的談判、協商、調解、聚眾等情形,以達到非法控制的目的。三是持續性。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犯罪活動具有一定的持續性,而非一兩次了事,否則,也就談不上黑社會性質組織了。
4、非法控制特征。黑社會組織是對社會進行非法控制的組織。黑社會性質組織是黑社會組織的初級形態。正是在對社會非法控制這一點上,黑社會性質組織區別于一般犯罪集團、惡勢力團伙的關鍵所在。一般犯罪集團的存在是為了單純地實施犯罪,而黑社會性質組織并非單純地為實施犯罪而存在,實施犯罪是為了控制社會,控制社會又是為了更好地實施犯罪,具有互動性。因此,非法控制社會是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本質特征,也是黑社會性質組織區別于一般犯罪集團、惡勢力團伙的關鍵所在。非法控制特征有如下特點:一是在非法控制手段上,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縱容進行非法控制,亦即直接對抗公權力或間接對抗公權力。二是在非法控制范圍或對象上,形成“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的規模,具體要根據當地經濟、地域、民情等情況科學把握,切記生搬硬套。三是在危害程度上,要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達到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的程度。這里的“重大影響”,應當理解為行為人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操控、左右、支配這些區域或行業,能夠產生決定性影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