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愉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作品簡介】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由宋祁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描繪春景。上闋,“東城”句,總說春光漸好;“縠皺”句專寫春水之輕柔;“綠楊煙”與“紅杏枝”相互映襯,層次疏密有致;“曉寒輕”與“春意鬧”互為渲染,更顯出春天的生機勃勃!下闋直抒惜春情懷。“浮生”二字,點出珍惜年華之意;“為君”二句,明為悵怨,實是依戀春光,情極濃麗。
【注釋】
①縠皺波紋:如縐紗般的細波紋。縠(hú):有皺紋的紗。
②棹:船槳,代指船。
③鬧:喧鬧、濃盛
④浮生:人生短暫若泡沫浮生于水面。
⑤肯愛:肯:豈肯、愛:吝惜。怎肯吝嗇。
⑥晚照:晚日的余輝。
【譯文】
來到城的東郊,感覺風光越來越好。絲綢皺紋般的水波粼粼閃光,迎接著游客的船棹。春柳如煙籠霧罩,遠處的輕云飄浮。枝頭上盛開的紅杏春意滲出,鬧出春機盎然。平生只恨遺憾太多,歡娛太少,何必吝嗇金錢,輕視快樂?為此我端著酒杯規勸斜陽,多停留在花叢間,讓歡樂更多人間常駐。
【賞析】
這首詞是歌詠春天的名篇。上片是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開始寫春游,地點在城東,開頭總括一句,后面三句是“風光好”的具體描述,但不是純客觀描述,它處處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蕩漾,似在迎著游客的輕舟;綠樹含煙,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輕”的;紅杏枝頭飽含春意,竟然“鬧”起來了。的確,它既寫出了真景物,也寫出了真感情。“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一向為人所傳育的名句。其中綠楊即綠柳,綠柳如煙,狀其泛其淡綠之時那種若有若無的綠色,如頭上的紅杏,如火如茶,頗為耀眼。行筆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躍然紙上。“鬧”字寫出杏花爭鮮斗艷之神,也表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境界全出。也透露出作者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
上片的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
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游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游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于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于言表,躍然紙上。
全詞體物精微,筆觸細膩,生動別致。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