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變企業現在所面臨的“人員管理散亂”的局面,僅僅通過調整個別人員崗位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現在的困境。
身為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人員管理都非常重視,從題中可以看出,企業員工的學歷不低,素質應該也不低,那更加要從企業自身的人員管理流程中找問題。
題中的人員管理問題是企業管理中的普遍問題,企業管理者都希望招聘的人才能夠服從企業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為了解答題主的問題,同時為遇到類似人員管理問題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議,下面針對題中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題中對于人員管理散亂的描述都是通過感覺,并沒有具體的說明,可以肯定的是,現狀和老板或者領導之前設想的結果不一樣,
下面列舉幾種人員管理散亂的具體表現,
01.工作安排不飽和,干工作無關的事情
最常見的就是正常上班工作時間,下屬員工做例如逛淘寶、刷微博、發朋友圈、看新聞等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主要原因是人員工作分配不合理,部分人員工作不飽和,存在大量空閑時間。
02.工作不在狀態,工作效率低下
員工每天上班處于游離的狀態,做事情也是沒精打采,工作中因為精力不集中導致低級失誤不斷。
安排的工作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總是存在拖延,每次核對工作進度也是沒有進展,需要不停的推動和督促。
03.工作相互交叉嚴重
員工手里的工作除了自己本職之外,同時又開展非本職工作,工作協調和匯報總是在多部門之間切換。
當然并非員工愿意多崗位切換,大多數情況為領導因為事情緊急所以進行臨時指派。
04.職責不明,相互推諉
在遇到問題需要明確責任的時候,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老板和領導也非常苦惱,這件事情到底應該誰來負責?這個問題到底是誰的責任?
05.多人發布指令,下屬執行難
同一件事情各部門領導都有自己的不同意見,研發考慮產品風險不同意發貨,銷售迫于客戶壓力要求發貨,最終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生產部門不知如何執行。
小結:人員管理的“散”表現為“懶散”、“松散”,人員管理的“亂”表現為“發布指令亂”、“工作執行交叉”、“職責不明確”。
企業招聘的都是高素質人才,但是員工工作表現卻是散亂無章,這時候,我們要從企業的人員管理規章制度,領導的管理方式方法上找原因。
具體的原因分析如下:
01.缺少專業的組織規劃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的組織架構需要進行專業的規劃和審批,
有的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人員越來越多,并沒有對企業的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升級,基本是用人部門提出招人申請,內部走個審批就開始執行招聘流程。
沒有考慮這個人應不應該招?有沒有人員預算?按照哪個職位招?招聘要求有哪些?
新人招聘入職后職位名稱都是臨時定的,工作職責也不明確,自然會導致后續人員管理混亂。
02.人員職責不明確
企業缺少“崗位說明書”,或者崗位說明書內容不完整,描述不清晰。
導致人員崗位職責不明確,工作要求不清晰,缺少任職要求和晉升路線等內容。
人員入職后具體工作內容不明確,導致工作相互交叉,工作不飽和等情況。
03.工作執行不到位
前面主要介紹了在崗位規劃和人員職責說明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人員管理混亂呢?其中之一就是工作不到位。
雖然有明確的說明和規定,但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服從安排,不聽從指揮,我行我素,自然會導致人員管理混亂。
04.領導越權指揮
導致亂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前端發布指令來源不統一,員工執行過程中又接到新的指令,兩個指令可能會存在沖突,導致員工執行混亂。
常見的原因是上級領導越過你的直接領導對你下達指令,而上級領導對于項目的具體情況并不非常清楚,容易導致指揮失誤。
05.缺少績效考評制度
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執行力的重要措施是績效考核。
企業缺少完善的績效考評制度,工作主動性全憑員工自覺,這樣的管理方式很難達到科學的管理。
小結;人員管理散亂的原因,先要確認企業對于人員崗位規劃和崗位說明是否清楚,再評估人員工作監督和考評制度的科學合理性。
企業現在執行的是扁平化管理,對于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優勢和劣勢是否清楚?下面進行簡單的匯總說明:
01.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優點
管理層級少,壓縮了職能部門,
管理成本低,中間管理層盡可能的少
反應速度快,指令下達的層級少
共同參與決策,更多的人員參與到決策中
管理層控制加強,因為管理層可以直接面對基層
02.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不足
需要上層領導,老板有充足的精力
隨著企業人員增加,扁平化管理難度變大
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需要員工高素質
升職空間不足,員工工作動力不強
小結:每一種管理模式都有優缺點,別人企業的成功經驗并不一定適合自己,要抓住管理模式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企業現階段的管理模式。
如何來解決企業現在面臨的困難?是全部推倒重建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是應該先改進流程還是先提高人員執行力?
下面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01.員工的工作態度要優先解決
在人員管理中,員工的工作態度要放在第一位,如果員工對于自己工作不重視,態度不認真,那么工作質量就會收到影響。
如何讓員工高度自律?改變員工態度,讓員工在思想上重視安排的工作是自律的第一步。
員工工作態度的轉變需要領導的監督和員工績效的刺激。
02.執行力是管理措施得到實施的保障
再好的管理模式,再好的執行方案,如果離開員工的執行就是空談,所以,在人員管理中,提升員工的執行力非常關鍵。
A、提升員工執行力的前提是告知員工如何執行,指導員工給出執行的方法,確定員工知道如何執行。
B、提升員工執行力需要加強目標管理,通過目標達成反推員工提升執行力。
C、提升員工執行力需要績效制度的輔助,對于執行不力的要進行處罰。
03.評估公司的現有管理模式是否適合企業現階段的發展
不論是扁平化管理還是垂直化管理,每種管理模式的盛行都離不開具體的大環境,扁平化管理在互聯網公司得到快速發展,例如小米公司。
對于管理模塊的選擇都需要根據管理模式的特點結合企業的現階段的情況,
一般來講,規模較小、人員較少的公司適合采用扁平化管理,而規模大,人數多的公司適合采用垂直化管理。
具體采用哪種模式的原則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合理的。
04.組織架構的建立和崗位說明書的描述不可缺少
在選擇管理模式之后,需要根據企業規模大小,部門職能分工,人員配置,匯報路線等信息繪制完成企業組織架構圖。
A、通過組織架構圖需要明確企業的部門組成、部門職能、人員配置、匯報路線等信息,
B、具體每個崗位的崗位說明書信息要完善,要包含崗位職責,工作要求,入職條件,匯報和晉升路線等信息。
05.要發揮績效管理的作用
每個企業都在使用績效考核,但是卻沒有反思績效考核有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的已經淪為一種形式,更談不上激勵的效果。
A、通過績效管理中的關鍵考核指標(KPI)實現企業、部門和員工的目標一致
B、通過績效管理促進員工提升自己,創造更高的效益。
C、通過績效管理幫助管理者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達到優勝劣汰。
建立對員工有刺激作用的績效管理才能發揮績效該有的作用。
人員管理的情況每個企業各不相同,具體每個人的工作經歷和想法也不一樣,文章通過原因分析,管理模式特點分析,給出提升人員管理的幾點建議,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希望對你的問題解決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人員管理散亂問題的解決,優先要解決員工思想問題,提升員工執行力,然后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公司,適合現階段發展的管理模式,再結合績效管理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