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三觀”這個詞被炒的沸沸揚揚,于是跑出來一些延伸的詞,比如三觀不合,三觀不正。如果用科班的解讀,三觀,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個人最好維度的觀點和看法。三觀決定了一個人時間軸上的一生所為。如果用通俗的講法,三觀其實就是自己的思想或思考的結(jié)構(gòu)。
一、世界觀。
世界觀就是世界在一個眼里是什么。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決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世界觀的內(nèi)容包含了自然、政治、物資、經(jīng)濟等內(nèi)容。有些人相信這個宇宙是神造的,所以一切都要遵從神的旨意行事;有些人相信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所以不斷地通過各種方法探索、探求其形成和運行的規(guī)律;有些人是無神論者,大自然是自發(fā)的;有些人認為政治是有權(quán)人的手腕,有些人認為政治是國家機器。有些人認為世界是黑暗的,有些人認為世界是光明的。由于科學(xué)自身的一些限制,現(xiàn)在沒有定論,敢說世界是這樣或那樣的,我們只能根據(jù)現(xiàn)有的一些知識自身對其作出自己的判斷。于是有了不同的世界觀。回望歷史,有多少人認為地球是平的,有多少人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再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地球是橢圓形的,而太陽、太陽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科技讓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只是,對世界的認知是無限的。
二、人生觀。
人生觀,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和觀點。有些人認為人的一生毫無意義,人一生出來就開始邁向死亡;有些人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他的使命,要為社會、為歷史留下一點什么,才叫獲得有意義;有些人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傳宗接代,讓自己的子孫生生不息;有些人認為人的一生就是要及時行樂,否則死的時候會后悔,而有些人則認為人的一生要為下一代打好基礎(chǔ),留下自己的貢獻和痕跡。人生觀,引導(dǎo)著一個人選擇著不同的人生之路,有些為了做事,有些為了做人,有些人則說要做事先做人。
三、價值觀。
價值觀,代表著一個人對正確和錯誤判斷的標準和觀點,價值觀決定了一個人的微觀行為。當一些人認為“員工出錯”就應(yīng)該處罰的時候,另一些人則認為“員工出錯”情有可原;當一些人認為殺人就要償命,而另一些人認為殺人要看殺人動機;一些人認為偷盜是一種可恥的行為,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偷書不算竊”;有些人怕辜負了別人,對不起別人,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些價值觀決定了一個人的微觀行為或日常行為。當然價值觀的差異遠遠比我所描述的復(fù)雜得多。所以,看看周邊來來往往的人,各懷心事,有些人成團,有些人成堆,同道人相聚,價值觀使然。
小結(jié):世界觀不同,讓人們有了不同的信仰;人生觀不同,讓人選擇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價值觀不同,讓人們選擇了不同的朋友或伙伴。于是,信教的人把傳播的媒介放在了人群中,信佛的人把傳播的媒介放在了杳無人煙的山上;有些人成了領(lǐng)袖,有些人成了老虎,有些人成了蒼蠅,而有些人成了雷鋒;富人和富人相聚,窮人和窮人扎推。但是,三觀會隨著一個人的閱歷、經(jīng)歷變化的。變,是永遠的、永恒的。所以,敵人最后成了朋友,朋友最后成了陌路。三觀合不合,不能說不重要,但最終能夠決定的,是利益是不是一致。我想,這是現(xiàn)實,容不得咱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