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氣憤于寶寶說謊的行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寶寶已經長大了,懂事了,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而說謊是不良行為,應該杜絕。
然而,父母們卻不知道,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其實,5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謊,因為他們還不能把事實和幻想區分開來。
小冉3歲了,卻時常說謊,令全家都很頭疼。小冉聽別的寶寶說去游樂場玩飛船了,很是羨慕。她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我們開的汽艇可快了!”
事實上,小冉說的話就是因羨慕小朋友而產生的想像,并不是事實,也沒有惡意和破壞行為。因此,媽媽想到這點后,并沒有訓斥或懲罰小冉,而是特別選了個日子,帶著小冉去玩了飛船,幫助小冉落實了她的想法。
寶寶們并不知道謊言與事實的區別,請不要輕易將謊言與孩子的品質劃等號,因為謊言有時只不過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盤。
在2~4歲的寶寶,一般都比較喜歡說大話。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他們簡直可以說就是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們常常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事實上,在寶寶的謊言當中,更多的是一種想像力的發揮。當你帶孩子從動物園回家的時候,他告訴你他在動物園里看見了獨角怪獸。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騙你。真正的原因是,他的智力還處于不斷發育的階段,還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幻的。如果他做了一個夢,他也會將之當成真實生活。
珍妮是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她把自己的一個布娃娃取名為“簡”,并一口咬定“簡”就是自己的妹妹。
此后,珍尼進入了一個幻想的世界中,她向媽媽講述自己與妹妹“簡”的故事,說姐妹倆一起上天入地,最后她們姐妹都嫁給了一個古代王子。
然而,母親并不能接受珍妮的“謊言”,她總是將珍妮的布娃娃取走。可是,每當母親取走布娃娃時,珍妮便又哭又叫。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爸爸媽媽都受到過寶寶的“愚弄”與“欺騙”。經歷了多次“愚弄”,或面對多次無計可施的尷尬之后,很多爸爸媽媽頗覺憂心忡忡:要是孩子沉醉于幻想之中,會不會因此而變成一個說謊者呢?
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美國教育界權威認為,帶有荒唐色彩的幻想,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表現,若是引導得當,不僅不會對孩子的人格造成不良影響,還能對孩子的人格成長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
所以,家長不僅不應將孩子的幻想視作“洪水猛獸”大加“討伐”,反而應該理智地鼓勵孩子張開幻想的翅膀。
當你的孩子說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事情時,別立即打斷他,更不要當即呵斥他,而應該幫助寶寶去想像。
有3歲的小男孩,他每天晚上都跟媽媽說,自己在幼兒園交上了個名叫“查理”的好朋友,還夸獎“查理”如何勇敢、如何聰明,對自己又是如何講義氣等等,簡直把“查理”形容得活靈活現。他的母親對此信以為真,也對孩子擁有一個卓越的好友而高興。
然而,后來母親去幼兒園參加家長會時,問起幼兒教師,才知道幼兒園根本就沒有叫“查理”的孩子,很顯然,這個“查理”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人物,完全是兒子杜撰的。也就是說兒子一直在說謊。
可是,母親并沒有教訓小男孩的說謊行為,她依然每天聽小男孩講起“查理”的故事,有的時候,她還會幫助小男孩補充一些情節:“哦,查理長得很漂亮,所以很受歡迎,所有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吧?”“是的,媽媽。”小男孩對著母親會心一笑。后來,母親讓小男孩把“查理”的故事寫了下來,就是因為寫“查理”,小男孩喜歡上了閱讀和寫作。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幻想是想像的基礎。善于幻想的幼兒長大后往往會擁有較豐富的想像力。在幻想世界中,孩子可通過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來體驗喜怒哀樂以及遺憾、嫉妒、驚恐等種種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體驗到的情感。這對于孩子的情感感知能力大有好處。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幻想,可以幫助寶寶保持心理平衡。2~4歲的寶寶,已開始了解世上有不少東西是自己永遠無法擁有的,有不少事情也是自己無能為力去做的,通過幻想,他們可以找到一個發泄情緒的出氣口,這對于其心理平衡發展很有利。
不過,專家們也提醒,父母仍須對孩子的幻想進行合理、科學地引導,幫助分析其不合理性,從而誘導孩子步入一個更為健康的幻想世界,同時,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謊。
當然,也有的孩子會因為害怕父母的責備和懲罰,而真正地說謊。對于這樣的行為,父母應該有所把握。這么大的小孩子因為說謊就受到懲罰,沒有任何意義,也許還會有副作用。這時,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一些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掉說謊的不良習慣。
有一次,媽媽偶然看見孜孜在床上吃葡萄。孜孜看見媽媽來了,馬上就把手背放在了后面。媽媽見狀,知道她知道犯了錯,便說:“媽媽看見你在床上吃葡萄,如果葡萄掉在床上,會弄臟被子,洗不干凈的。”
孜孜聽了,立刻承認了錯誤,說:“媽媽我以后不在床上吃了。”
孩子犯了錯,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點出,孩子通常會很快承認錯誤,可是,有些父母并不是這樣,習慣故擺迷魂陣,問:“寶貝,你在床上干什么?”這就給了她說謊的機會。換句話說,其實就是父母在誘導孩子說謊。直接點出事實,在事實面前,孩子也就沒有說謊的機會了,這樣的方式對于孩子很重要。
如果你明知孩子說謊,不要對他一再追問。對說謊的孩子提問題,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謊言遮掩他先前的謊言。其實,父母是希望能夠再給孩子一次說實話的機會,若是提問的話,反倒給孩子一次說謊的機會。與其如此,還不如對寶寶說:“我不問你,我相信寶寶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會告訴媽媽真相的。”
除了防止孩子說話,讓孩子自動說出真相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在生活上以身作則,以誠實為寶寶樹立榜樣,努力做到不失信、有信用,做到有錯就改等。
面對寶寶的“說謊”行為,父母滿腔怒火,將之徹底貶低,事實上,小寶寶的說謊行為多為一種正常現象,即便有些真的說謊,也多是因為害怕被懲罰而為,父母不應對此大發雷霆。對于寶寶的正常“說謊”行為,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保護其想像力,糾正其不良的說謊行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