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可見舌頭兩側有牙痕聽說“舌邊有牙齒壓出來的痕跡是脾虛的表現”,這個說法正確嗎?
什么是脾虛,可吃什么藥調理?舌邊有牙齒的痕跡是脾虛的表現,不過這個“脾”類似于西醫的消化系統,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是主管飲食的 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轉運的器官,為維持生命活動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當脾功能不好以后,機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得不到所需的營養物質,就可產生一系列的問 題,舌邊有牙齒的壓痕只是癥狀表現之一,另外還可出現腹脹、大便稀不成形、頭暈目眩、內臟偏離正常位置向下垂(如胃下垂)、脫肛、水腫等情況,可在中醫師 指導下服人參健脾丸等藥調理。
舌尖紅是心火旺的表現照鏡子經常能發現我的舌尖明顯比舌頭的其他部位紅時,這是為什么,要不要調理呢?
舌尖紅一般是“心火旺”的表現。中醫認為,舌體的色澤、形態、舌苔等都能為疾病診斷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所以看中醫時常常被要求伸出舌頭。至于 舌尖紅要不要調理,還要結合其他癥狀。中醫有“舌為心之苗,脾脈連舌本,腎脈夾舌本,肝脈饒舌本”的說法,說明舌頭與內臟之間是有聯系的,并且聯系是多方 面的,需根據不同癥狀用不同的藥物進行調理。
口腔潰瘍經常反復發作是怎么回事?每年夏天及秋天,我都會起口腔潰瘍,總是好了這邊,那邊又起,我該吃點什么藥?
通常,中醫認為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為陰虛火旺的表現,也就是機體的精血或津液虧虛后,虛火上擾,熏蒸口腔黏膜,從而引起口腔潰瘍,這種情況一般較 頑固。口腔潰瘍既是一種疾病,也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癥狀,所以在用藥時還需要看機體其他的表現,如是否存在睡眠不好、煩躁、消化不好、手腳心熱、口燥咽干、 大便干燥等癥狀,綜合分析后對癥下藥。
口臭可是胃熱表現 我的胃一直也不太好,而且自己經常也能聞到口腔的異味,朋友說口臭是胃火的表現,是這樣嗎,該怎么調理?
口臭多為胃有積熱引起,脾胃熱引起的口臭,一般除口臭癥狀外,還伴隨面紅身熱、口渴喜喝涼飲品、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表現。口臭的調理也要根據 不同的癥狀表現,一般可應用促進脾胃功能及助消化的藥物,如焦三仙、麥芽、神曲。胃火較重時可以選擇有消胃火功能的藥物,如牛黃上清、牛黃解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