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東提到現在要緊跟外資,緊跟大部隊,抱外資機構的大腿,暫時不要跟著那些正在互相拼刺刀,互相算計的超短資金追漲。不過,到底哪些才是外資比較喜歡,比較符合價值投資標準的股票呢?
目前3000多只股票,咱們不可能,也沒有精力逐個去看,必須要用一些標準進行篩選。東東今天打算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看過的一些比較厲害的人介紹的經驗,和大家交流一些篩選的指標。
1、凈資產收益率ROE>15%。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的是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這個既要看絕對數,又要看穩定度。絕對數方面,東東認為至少要有15%以上,20%以上優秀。比方說,如果東東投資100萬開了個水果店,年底結算發現一年一共賺了30萬,那么這個水果店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30%。凈資產收益率越高,意味著這個公司盈利能力很強。比如說有名的格力,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常年在30%以上。
有些公司,看起來凈利潤很多,但其實賺的是辛苦錢,比如某個做液晶面板的企業,已經做到世界前幾名了,但如果看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常年在10%以下徘徊,更要命的是,它不穩定,高的時候有9%,低的時候只有2%。這意味著:它的盈利波動比較大。這種公司,往往是產品議價能力不強,受經濟環境、上下游影響比較大。一般來說,東東會關注那些過去3-5年ROE一直大于15%的公司。
2、現金收入比。
這是一個投資高手分享的,他認為是財務指標中最重要的一個。比如東東賣的水果10塊一斤,賣100斤能收到1000塊,那么現金收入比就是100%。但如果買東東水果的人,里面經常有3成是賒賬的,東東賣100斤水果只能收到70塊的話,那么現金收入比就是70%。如果東東的水果實在太好吃了,且經科學家認證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吃了以后男的英姿勃發,女的嬌艷動人,桃花運爆表,很多人都等不及東東進貨了,經常給東東打2個月的款,和東東預訂的話,那么東東每個月賣100斤,會收到2000塊,其中1000塊是預收賬款。這時候,現金收入比就比銷售收入還高。
這種公司可以說是比較稀罕的,宇宙酒茅臺就是一個。
大家打開F10,拉到下面的現金流量表,會看到茅臺經常收到的現金比當年的營收還高,預收賬款高達上百億。
銷售商品收到現金不多的,一旦碰到經濟不好,流動性不好的時候,市場參與方可能就會憂慮它的回款能力和壞賬問題。從長期看,如果一個公司每一年收到的現金都低于營收的話,就很有問題。
3、扣非凈利潤增速。
當時東東開始重視ROE以后,曾經用ROE大于20%篩選過一批股票,里面不乏大牛股,但是東東同時也發現里面有一些股票股價實際上是一個大區間震蕩。究其原因,發現是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速不穩定。也就是說雖然盈利能力很強,但每年只賺那么多。比方說東東那個水果店,每年都只賺30萬,但隔壁西西的理發店,同樣投資100萬,但今年賺30萬,繼續研發新發型,升級設備,明年賺40萬,后年賺50萬的話,那么西西和東東的店一起上市的話,西西的股票漲得會比東東的好。
東東發現,只有那些凈利潤長期不斷上漲,凈利潤增速保持穩定,最好保持20%以上的公司,它的股價才容易不斷漲漲漲。
不過業績增速是很有迷惑性的,比如如果今年東東參加了店長風采大賽,獲得了最帥店長獎,被政府獎勵水果店30萬的話,那今年的業績增速就變成100%了,但這個業績增速是不可持續的。如果東東明年參賽時忽然刮起一陣狂風,把發型給吹亂了遺憾拿了第二名的話,這筆收入就沒有了。即使東東由于風華絕代,每年都得獎的話,那業績也還是每年60萬,除非每年的獎金都變多。所以,看業績增速的時候一定要看是不是非經常性損益導致的,其次,營收增速是不是也能跟得上,一般來說營收維持差不多的增速是比較健康的。有時有些公司由于管理效率提升,或者把競爭對手干掉了,競爭格局改善,產品價格慢慢提升,毛利率逐年上升的話,這種是沒問題的。
不知不覺就講了這么多??戳艘幌虑昧?000字,剩下的下一篇再講,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指正,或者分享自己的財務指標選股經驗。
最后,在上一篇的東東投資手記,東東搞了個熱點板塊預測,最后發現,獲獎的竟然是——東東自己?哈哈哈。東東發現自己寫了句:“應對之計東東認為第一個思路是繼續緊守價值和估值,到市場被人忽視的,有價值的方向去,比如東東提到的醫藥、白糖、高業績增速低估值的科技股。”結果周五白糖期貨忽然發癲,白糖股都大漲了。
好啦,開玩笑,其實剛好白糖漲也是東東運氣好。但是有一點思路還是對的,我就埋伏,然后等市場發現。
東東根據周五市場的狀況,熱點板塊有“豬肉、醫藥、農林牧漁、維生素、釀酒”等。說中以上板塊的,就算中獎了!
還有這位朋友,說的不是板塊,但弄了個漲停出來,也一起算了。
以上資料由國信證券編輯
林雄建投資顧問(執業資格:S0980610120209)
朱智勇投資顧問(執業資格:S0980610120135)
林奕濤投資顧問(執業資格:S0980611110026)
袁宇軒投資顧問(執業資格:S0980612080011)
-風險提示-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