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欣,河北淶水縣人,曾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現居北京。
版畫作品《驚懼》、《笛聲》分別獲得“全國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版畫展覽”銅牌獎,多件作品獲省市美術展覽各種獎項,數十件作品在國外展出,多件作品被收入國家、省大型藝術畫冊發表并被廣東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四川神州美術館、安徽美術館、江蘇美術館、河北畫院等多家國內及國外美術展館和個人收藏。
文章:“駿馬圖”是中外古今畫家都愛表現的對象,這大概和古人對于駿馬高貴的品格與文人雅士所追求的自由不羈的精神訴求有極大的關系。
然駿馬性烈,如果沒有騎士精神,沒有終日與愛馬相依為伴的大愛之心,是很難把馬畫的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的。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所繪《八駿圖》雖然開創了中西合璧的繪畫方式,畫面寧靜安詳,但是卻缺少了中國文人畫所追求和講究的高遠風骨,所以也只能算是供貴族們觀賞的能品之作。
徐悲鴻從西方留學回來時是帶回了一副完整的馬的骨架的,所以他繪制的《八駿圖》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每匹馬都骨骼精奇,正符合了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八駿之名,一曰絕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暉,六曰超光,七曰騰霧,八曰挾翼”。
徐悲鴻開創了中國畫駿馬圖的新樣式,在此后的許多年里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學習這種樣式,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進取,終于有所突破并且形成自己嶄新的繪畫風格和格局,河北籍藝術家苗桂欣就是其中一位。
苗桂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獲國內美術大獎,其研究和涉獵的繪畫范疇有版畫、油畫、國畫等。然而在他眾多風格畫種的藝術作品中最能引人注目的則是“駿馬圖”,看來君子情懷早已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和徐悲鴻的馬比起來,苗桂欣的馬少了些拘謹之氣,但是卻增添了桀驁不遜的氣質。也就是說同樣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藝術家所處大時代不同,其作品的精神面貌也是截然不同的。時下正處社會繁榮、文化昌盛之大好時機,藝術家將自己所感悟到的激昂情懷融入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也是必然中的必然。
從繪畫技法上分析,苗桂欣所畫的駿馬以線為骨、濃墨揮灑、淡墨韻染、留白恰當,無疑是近年來畫馬藝術家中的杰出者。對于傳統藝術的研究與當代人文境遇的結合顯然他是做到了極致。
東方美學所傳達的審美需求一向都不是外在畫面表象的簡單顯現,所以說我們通過苗桂欣的作品所領悟到的首先是:高遠、深邃、潔凈、感動。就像評論家評論徐悲鴻的作品一樣,我想用相同的方式作為本文的結尾,看苗桂欣先生“駿馬圖”是中外古今畫家都愛表現的對象,這大概和古人對于駿馬高貴的品格與文人雅士所追求的自由不羈的精神訴求有極大的關系。
備注:張大欣系著名美術評論家、撰稿人、文化部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