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古老的傳統,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早已經被大多數年輕人忘得一干二凈。那如果大家能夠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并不是所有傳統,都是陳舊、落后的代名詞。很多在農村地區流行的俗語,其實就是老祖宗的留下的人生智慧。
俗語雖然看起來比較粗俗、淺顯,但如果能夠深挖屬于背后的含義。就會發現如果能夠真正理解俗語的意義,不僅會讓人生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而且還會在社會中遠離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如果從這一點來看,俗語確實非常值得推廣。
俗語“馬看四蹄,人看四相”, 雖然看起來會給人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但如果大家能夠深入分析其中的含義,就會發現這些俗語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而且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也是生活在農村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經驗。
相信大家都聽過“伯樂相馬”的故事,而且人們也常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相傳伯樂在相馬的時候非常認真,因為他不但要仔細觀察這匹馬的外形,而且還會細致觀察每一個馬蹄子。可能很多人對這件事都會特別好奇,伯樂為什么要觀察馬蹄呢?
一匹高大威猛的駿馬,從外觀上看就應該是一匹千里馬,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一種想法。但事實上如果僅從外表去觀察一匹馬,到底是不是一匹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馬,不僅特別片面而且也缺少相馬的經驗。
伯樂在相馬的時候之所以會觀察馬蹄,主要是因為馬蹄是衡量千里馬的一個標準。只有馬蹄健壯才具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正所謂一匹擁有優秀四蹄的馬,才符合一匹千里馬的基本要求。而所謂的四蹄則是指:“蹄緣、蹄冠、蹄壁以及蹄底”。
《荀子·勸學》中曾言:“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雖然千里馬,具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的能力,但是普通大馬只要努力也可以到達目的地。
實際上如果從根源上去分析這句俗語,可以得知大家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的只看表面而不看細節。就像在看一匹馬是否是千里馬,如果只看這匹馬的外表而不看四蹄,那么就很可能因為看走眼。
只有把握細節并做到面面俱到,在做人、做事的時候才會游刃有余。大家平時能夠多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在做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去看表象,只有一針見血的看到事情的本質,才能夠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所謂“人看四相”就是認真觀察一個人的整體,千萬不要以偏概全否則就會大失所望。“四相”主要是指“五官、肉相、骨相、氣色”。根據這四個方面就可以了解到一個人的內心,這樣大家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才不會因為看走眼而吃虧上當。
現實生活中有人長得慈眉善目,也有人的長相看起來特別兇狠。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慈眉善目的人未必就是好人,相反長相兇狠的人也未必是壞人。大家只有認真觀察這個人的“四相”,才能初步了解此人的個人情況。
“肉相”其實指的就是皮膚的顏色,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長得膚白肉嫩,那么就很有可能生活在富貴家庭。當然這種現象也并非絕對,皮膚黝黑的人也未必家庭困難。這就要求大家應該多掌握一些,能夠辨識真偽的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俗話說“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雖然“骨相”無法用肉眼看到,但是卻可以從高矮胖瘦去進一步分析,但是希望大家千萬不要盲目下定論。因為每個人的外貌不同,所以單一的憑借某方面去評價別人,這樣做反而不利于識人。
“馬看四蹄,人看四相” 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卻道盡了為人處事的方法,以及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與相處的技巧。實際上如果大家能夠深入了解這句俗語,不難發現告訴大家的就是看事情不要看表面,只有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才能真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