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正能量滿滿地度過每一天,可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壞心情就像大姨媽,每個月總會定期來訪那么幾天。此時你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Oh no,只不過是被負能量暫時控制了而已。只要掌握技巧,就可以像驅散烏云一樣,把陽光重新帶回到情緒中來。作為一個常常受負面情緒困擾的人,以下這些方法,都是自己親身實踐過后覺得有效的。下決心要寫一個總結帖和大家分享。也歡迎各位多多補充,一起和負能量說byebye!
1、食物
簡而言之,就是“吃”!研究表明,甜品能給人帶來味覺和心理上的雙重愉悅。另一種說法則稱,由于在嬰兒時期,母親大多會以食物或安撫奶嘴來平息我們的哭鬧,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種潛意識中驅散負面情緒的習慣。因此心情低落時不妨吃些冰淇淋、巧克力或其他做工精致的甜品。或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粥,一碗內容豐盛的湯面,一頓想了很久卻一直沒吃的大餐。都可以通過撫慰我們的胃進而撫慰我們的心。(但也要注意控制,避免演變成暴食癥。)
2、規律的作息
放假一個人住的時候,由于太過隨心所欲,常常半夜兩三點不睡,第二天中午才起床。看似自由,卻反而使整個人懶懶散散,渾渾噩噩,時間一長,各種虛無感和無意義感就會自動找上門來。工作后,每天不得不早上六點準時起床,也不得不吃早餐否則一上午都會肚子餓,晚上10點左右就會自動開始犯困,10點半就去睡覺了。這樣下來,反而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整個人也更加積極向上。仔細想過后發現,規律的作息帶來的是以下好處:
健康的感覺:吃早餐對人的身體真的有很大益處。而規律作息也符合人體生物鐘。因此精神自然會更好。
更高的效率:古人云“一日之計在于晨”是有道理的。早晨是人大腦最清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原本晚上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做完的工作,早上兩個小時就全部搞定。這樣一是可以避免拖延,二是對自己的能力會更有信心。而且通常完成工作之后還會發現這一天才過了一半不到。那種感覺就像撿到寶貝一樣。
清晨的陽光:朝陽是最能給人正面能量的。每次下了地鐵后走在大街上,看著朝陽冉冉升起,都會覺得這像是一個美麗的儀式,讓人意識到新一天的正式開始。因而也會更加珍惜生命,感恩自己被賜予這全新的一天。
3、使自己感到舒適
很多時候心情低落只是因為你累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能以最低的成本釋放緊繃了一整天的壓力。如果有空,去做個全身SPA或足底治療,再美美睡上一覺,也能通過放松身心而排解負面能量。
4、練習微笑
想要改變心情,首先改變表情。練習微笑是我體驗過的最快速有效的辦法。當覺得不快樂時,向下的嘴角弧度只會把心情拽向谷底。這時只要控制自己的臉部肌肉使嘴角上揚,就會發現它像變魔術一樣,使內心的情緒也一下子有了轉變。這個練習不一定要面對鏡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5、深呼吸
深呼吸是我驅趕壞情緒的另一個小魔法。來到戶外(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譬如陽臺),深深地吸氣時,想象自己正在把滿滿的正能量吸收進自己的身體里。而后長長地呼一口氣,想象自己把身體里全部的垃圾和負能量全部呼出去。配以伸懶腰或簡單的身體放松活動。如此反復幾個來回。這個方法原理與瑜伽相通。只是更為簡單方便。
6、運動
簡而言之就是要“出汗”。這不僅能幫助身體排毒,也能象征自己的負面能量隨著汗水的揮灑而被排出體外。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之后,往往會覺得一身輕松,晚上入睡也會更加容易。
7、收拾房間、保持空間的整潔
很難想象在一個雜亂無章、布滿垃圾的房間里要怎么覺得開心。因此,在心情低落時整理房間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它象征著你在整理自己的內心——把雜亂的事物一一理清,分門別類地擺放妥當,把沒有用的垃圾打包裝好,一次性全部扔掉。書桌上盡量不要擺放太多東西,因為需要保持視線的開闊,相當于給滿滿當當的心里留出一個可供喘息的空間。建議再擺放一盆綠植。綠色會讓人放松,而蓬勃生長的葉子和花朵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8、學習新的技能
我最近一直在自學吉他,不為了考級也不為了表演,只是單純自己喜歡,所以并沒有想要去請老師來教或是逼自己一定要達到怎樣的高度。每當我學會一首新的曲子時都會特別開心。沒事時我會去圖書館參加繪畫小組,跟著瞎畫幾幅畫,我完全沒有美術天分,所以并不追求自己能畫出什么好畫,只是很喜歡用顏料在畫布上涂涂抹抹的感覺。兩個月前我開始每天定期學習俄語,我也不知道自己學俄語來干嘛,不指望能當什么翻譯或是變成俄語專家,只是單純地很喜歡把一個原本像天書的單詞變成一個有意義的詞匯的感覺。所以我的每一天都有新發現,都有事情可以做。
學習一種或幾種新的技能,不為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催促自己或給自己制定嚇人的學習計劃。只是單純地想要了解更多自己喜歡卻未知的新世界。這種感覺能夠避免你自己陷入無所事事的虛無之中。而你取得的進步所帶來的成就感也能幫你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9、改變用詞習慣,多用正面詞匯
語言是有魔力的,你所習慣使用的負面詞匯無形之中會塑造你的性格,從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如果想說“活著真是毫無意義”——不如說“活著一定會有某個意義的,只是我暫時沒發現而已”。
如果想說“我覺得好難過”——不如說“我覺得不太開心”,然后進一步想:“我暫時不太開心,過一會兒就好了。”
總而言之,當一個負面的詞匯自動跳出來想抓住你時,用一個與之相反的正面詞匯去對抗它。然后不斷強化正面的詞匯。反義詞練習,會做吧?仔細品味這個正面詞匯中蘊含的能量,讓它感染你,給你信心和勇氣去打敗那個負面的想法。這就是借助語言的魔法。關于這一點,推薦一本叫作《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的書。雖然書名比較俗氣,可是全書最后篇章里所提供的辦法,我在試驗過后覺得相當有效。
10、記錄美好瞬間
日記是一個很好的傾訴渠道。(想起《安妮日記》里那個dear diary....)但我要說的不是如何寫日記。而是如何利用記錄瞬間的習慣來幫助自己建立一個快樂記憶寶藏。
大概兩年前,我開始試著記錄生活中那些使我感到快樂和開心的事情。哪怕只是非常微小的瞬間,也會用文字或照片記錄下來。
比如,2010.07.27 ,在去實習的路上,記了這么一條:“從路邊拽了一支狗尾巴草。編了個小小的草戒指,套在小手指上。一顫一顫的可好看了。自己給自己的小幸福。”
再比如,2010.04.28,記了這么一條:“北京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晚,昨天裹著大衣走在路上,突然看見路邊的樹發了嫩芽,清淡的綠色,像是一樹的綠色蝴蝶,輕盈地停在枝椏上。”
會想要開始這么做是因為那時剛和ex分手,雖然覺得生活一片昏暗,但心里總有個小念頭,堅信一定依然會有美好的事情值得珍惜。現在回頭去看這兩年多來記錄的點點滴滴,覺得它成了我的正能量源泉,不開心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眼,就會增添很多信心和快樂。
同樣的理念還有“365攝影計劃”、“365日記計劃”等等。
11、別活在未來,活在當下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曾寫過:“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 ‘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活在當下的感覺,其實就像——吃蘋果,你就專心致志地吃蘋果,別去想別的任何念頭,別去想吃完蘋果你要接著干嘛,只要專心致志地用手指去感受蘋果皮上每一個細小顆粒,用味蕾感受蘋果的每一滴汁水所散發出來的清香。用喉嚨感受吞下去的蘋果滑過食道的觸感。
這就像做減法,減去那些過多的欲望和使你內心狂暴不安的念頭,讓精神回歸到最簡單最純樸的當下一刻。然后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你會意識到自己是——活著的。這就比什么都好,比什么都重要。
推薦一篇叫《精神病人的世界》的文章,很長,里面有一小篇名為《蘋果的味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越來越覺得,比起一難過就四處找朋友去傾訴而言,是時候學著如何自我調適了。不想再做正能量的黑洞,只知道吸收而不知道給予。也不想再做一個巨大的病源體,把負面能量的病毒傳染給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作為一個曾游走在抑郁邊緣的長年和負面情緒作斗爭的人,最近居然可以做到自己治愈而不必打擾朋友們或心理醫生。雖然知道前面的路還有很長,但終歸是一個好的開始!
加油吧,劉小飛與你共勉~
----------------------------------------------------
1、這篇文章不適用于抑郁癥患者。我身邊很多朋友得抑郁癥。其中一個因為這個自殺。抑郁癥是一種病,不僅和心理有關,也和生理有關。是絕對需要專業醫生干預治療的。
2、文章內提及的辦法只是我自己試驗過覺得有效而已,未必對每個人都有用。
3、如果上述辦法對你始終沒有效果,請自己摸索其他方法。請相信自己的力量。
4、如果任何辦法都無法使你開心,并且常有輕生、絕望、壓抑等念頭,請認真考慮自己是否罹患抑郁癥。
5、我最糟糕的時候……就不說了。但是好在一切都慢慢地在被療愈。
6、我不知道最后會怎樣,可是這些辦法正在讓我變好起來。希望你也一樣。
以上是一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