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時間還有很多,經得起我的漫不經心和浪費。但是后來才知道沒有來日方長,只有時光匆匆,很多人和事都是一去不復返,再也無法追回。
我們常說改天再聚,以為未來會有很多機會再見。于是,每次有人提議聚會,都會有人用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參加,然后說下次有機會再參加。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全員到齊的聚會只有一次,但是這次之后有的人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再也沒有下次了。
我們常說有空再做,等有空閑了卻懶得去做了,就推說下一次。時間不等人,在我們能夠完成的時候就要抓緊時間去做,不要等沒有能力和條件的時候才后悔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所以,不要總說忙得沒有時間,只要是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再忙碌也能抽出時間去做。
時間很神秘,我們猜不透它。如果我們蹉跎了今天,以為還有明天,時間可能會給我們一個意外,可能會讓我們失去明天,只剩下殘余的今天。
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長短,但是我們能夠決定生命的過程是什么樣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己的精彩,就算明天就是末日或是死亡都不會感到恐懼和遺憾。
沒有來日方長,只有時光匆匆。
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把該做的和想做的事情留給遙不可及的未來,我們能把握的只有今天。
一個孩子只有童年幸福,父母給夠了成長必備的“奶”“蜜”“鹽”,才能經得起社會摔打。“奶”“蜜”“鹽”,人類生活中極為常見和必不可少的三種物質,在家庭教育層面,它們意味著什么?它們會怎樣影響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
怎樣的孩子才經得起社會摔打?
此次慈懷媽媽邀請到了被譽為“最懂素質教育的專家”教育學者張文質,講解“怎樣的孩子才經得起社會摔打?”因材施教是兒童教育的對癥下藥,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采取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自然是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育兒方法。
課程介紹
上課形式 :線上直播間:語音 文字
課程時間:2017年3月3日 (19:00-20:30)
講師介紹
張文質,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長期植根于中小學課堂,與千萬家長保持直接的互動與聯系。被譽為“最懂素質教育的專家”!多部作品入選“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課程形式與報名方式
來源:書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