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人修德,以德養慧;慧智雙運,培賢育圣.教中寓學,德養心性;學中寓教,道德復興.
誦讀經典,德化心靈,開慧啟智,培賢育圣.
享譽中外的當代國學名家熊春錦先生提出了與中華傳統教育模式一脈相承的中華德慧智經典誦讀教育理念。其理念是:“德慧智”三個字。經典誦讀教材以兩經一書為主,這就是《老子·德道經》、《易經》、《大學》,在此基礎上配以輔助教材和其它具有上善屬性的經典。
德慧智經典誦讀教育口號是:“與老子同在!與孔子同在!與道德同在!起心動念時刻相應,不離道德!”
“德慧智”三個字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德,是指道德品格與道德能量,是超越宗教觀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我們通過回顧歷史,分析中外,結合科研成果,已經不難十分清晰地明白:生命雙重結構的精神系統,最好的精神食糧就是道德;上善治水,唯有道德才是真正的上善能量。上善的道德能量,既是科學創造力的源泉與動力,又是生命慧識和智識的最佳營養。只有道德才是高質量培育、滋養慧識生成和迸發科學創造力的上善能量。德的品格性形成和德性能量的充分獲得,是精神系統獲得圓滿發育成長的基礎,是慧識與智識同步開發提升的前提和根本,是科學創造力產生的源泉。
德慧智經典誦讀教育的理念,始終運用旋極圖的“象”、老子“三生萬物”的“數”和老子“中氣以為和”“執一以為天下牧”的“理”,運用雙經一書中豐富的能量(氣),組成完美的“象、數、理、氣”四元素,在《老子·德道經》一元的統領之下,作為理論和方法的總綱。
用這個一元四素方法論,整體把握教學和進行教育運作,指導教育實施的全過程。為國家、為民族培養具有豐富科學創造力的道德棟梁之材,為在中國本土培養世界級科學名流奠基,為迎接中國式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出現而努力。
運用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理念,結合中國古老的生命科學理論,進行全面深刻的德慧智培養,使參與經典誦讀者的慧與智獲得同步開發、提升和形成。使每位參與者成為既具有道德心靈,又具備慧智雙運的頭腦富含科學創造能力的新世紀人才,為道德復興、振興民族,興旺國家而共同奮斗。
祝福每一個參與德慧智經典誦讀教育的學生,在道德光芒的照耀下,在道光德能的哺育中慧智開發成功,科學創造的潛能充沛,終生幸福順遂,并且福澤家庭,利益民族和社會!
借用黃帝的一段話而言:“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黃帝四經》)。也就是說,將道德根文化的三部經典,作為全民教化的必修課,進行民俗化、通用化、普及化、晉升提級考核常規化,進入民俗習慣之中,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行為準則;那么,只需要用一年時間,就可以將對道德根文化經典誦讀的方法全面社會習俗化;堅持二年時間,通過經典誦讀而德化的結果就能初步顯現出來;開展三年,全民就能從誦讀中獲得明顯的德治效應;持續四年時間,民族精神凝聚力將會形成,政令將會暢通無礙;五年時間,法治就會清明簡略,刑正合德而成為全民自覺遵循的法則;六年時間,全民必然會自覺地尊道貴德,敬畏大道而自覺修德,由被動教化接受,轉化成為主動需求自覺;堅持七年,推行經典誦讀就能夠執一以為天下牧,使整個社會走向符合自然大道客觀規律的正確發展之路。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的盛世,也就必將會出現!真正的無為而治必然將會出現,而且成就將會遠遠超越文景、光武、貞觀、開元之治,而創造出中國歷史上第五次真正的、更為燦爛的輝煌!我們應當堅信,21世紀中華道德根文化必定能夠復興,創造歷史中最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