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會一直以為要會做人,結果我們把同事的關系除的很好了,自己的業績也有提升,能力也有增長。可是結果升職就是輪不到我們。反而那些同事關系處的并不是很好的人,獲得領導的青睞而升職。
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少見,這些人際關系好、有能力但又沒有升職的員工最后會認為,是領導不賞識自己,別人會拍領導馬屁。總之自己一點錯都沒有,都是別人的錯。要我說,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既不是人家會拍領導馬屁,也不是領不賞識我們。其實在升職前領導已經深深的考慮過我們,但是錯就錯在,我們表現的太完美了。
那么我來告訴你為什么那些有能力、人際關系好的人最后都很難升職。
不可否認,職場中和同事搞好關系很重要。但是我想問大家一句,我們升職同事能決定嗎?現實是我們升職同事并不能決定,那么你花那么多精力去和同事搞好關系干嘛!可能很多人會反駁,那不要和同事保持好關系咯。其實,我們都把重點搞錯了,同事之間的關系保持一般好就行了。目的只是讓他們別拖自己后腿、背后使壞就行了。
很多人可能知道二八定律,同樣職場中也是如此,把自己80%的精力用在維護20%的人的關系上。那20%的人是誰,是自己的領導、是老板。他們才有權力決定自己是否能資格升職。在職場中老板和領導是有權力、有資源的人,只有貼近他們自己才能獲得權力和資源。你的同事有什么?抱歉一個都沒有。
對于升職,無論是領導還是老板拍板,認可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他們在考慮我們是否合適升職到更高層次的崗位的時候,還會考慮到組織和自己的利益。這些利益不是選和合適的人坐合適的位置,而是保證組織運行和權力的穩定。試想一下,如果自己和同事關系很好,領導把自己升職了,那么自己手下瞬間就有一大批心腹,這對于領導來說就是一種威脅。萬一自己辭職創業很有可能把這一批人給拉走。因此領導要的是什么,是有能力的獨臣、孤臣。
像水滸傳中,王倫不接納晁錯就是因為,晁錯帶了一票人馬怕自己被取代。而后面宋江收買人心,成功的把晁錯架空了,最后把借史文恭的手把晁錯給殺了。其實就是一樣的,因為你的重心不再領導身上,而是在其他的同事身上或自己身上,這種人不是爛好人就是野心家。
升職是什么?職位上提升,當然責任也提升,從獨立做事情,逐漸轉變為管理別人做事情。可要知道,管理其實更多是反人性的。我想問問大家,如果可以上班不干事多拿錢,你們愿不愿意、高不高興?可是管理卻是讓我們多干事,少拿錢。所以說,要不是為了養家戶口,誰想上班?
在我看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關系上天然就是存在矛盾和沖突。那么和被管理者要那么好的關系干嘛?再好的關系,最后都會變成上下級關系。既然是管理者,那么會不會因為關系好就不讓員工做事了?這也是不可能的。
有朋友可能回想,我現在和同事們關系好,將來好管一些。可實際上是,將來那些和你關系好的同事,會逐漸疏遠你。
管理者或者領導是做什么事情的,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管理者和領導就是完成上級領導交代的事情,為了服務領導而存在的中級。不然干嘛叫中層領導,中層的作用其實就是將上級和下級聯系起來,讓具體做事的下級把上級的想法和意愿變成現實。
西漢初年,劉邦稱帝后,那些從龍功臣還和以前一樣肆無忌憚,后來劉邦讓儒生制定禮儀,規矩了那些功臣的行為。從合作伙伴變成了君臣。
升職的時候,領導不光考慮我們的能力,而且還會考慮,我們能不能管好手下。每個公司有各自的制度,能夠獲得好人緣把同事關系處的很好的自然是有一套本事,但是在領導看來,上班時間還有時間處人際關系,看來是事情不飽和,甚至用公司的利益來成就自己的好名聲。
在領導眼中,升職那些和同事關系處理好的員工,那么將來是否能夠鎮得住這些原來關系好的同事?如果他們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又是否能夠嚴肅處理?這都是風險因素。而且,對于這些關系好的同事,管理起來也不好管。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進入和自己一群同學進入公司,后來自己升職了,需要管他們,你能擺正過來心態嗎?他們的一些無理的小要求你回答應嗎?對于那些和自己關系平平的下屬你是否能夠做到一視同仁?說真的,很難。
所以,我們現在和同事關系很好,可領導認為,這樣的關系并不適合升職后擔任管理崗位,因為升職關系的轉換,很難讓人轉換過來。領導會考慮這個風險,然而選擇一個同樣能力的其他員工,這樣的風險就沒有了。
人際關系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和同事之間。畢竟升職是利益之爭,就算是和同事關系好,面對利益的時候,也難免撕破臉。
如何在與同事有好的人際關系的同時,為自己升職打下基礎,請記住這三點:
1.把主要精力放在維護與主要領導的關系上。
2.多爭取帶有管理組織的工作。
3.樹立自己在同事中間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