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探討古代壁畫與油畫的關聯,來闡明油畫并不是歐洲一家獨占,色彩是油畫的重要語言之一,而壁畫對色彩、構圖、技巧等方面倒有非常的講旯,它是一種以寫實與飾相結合具象與抽象為調和,象征與寓意相統一的藝術,全文以唐代壁畫藝術為中心,從中國壁畫對色彩的研究,到技法的探索,分析了唐壁畫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最后結合唐代壁畫的題材、構圖、技法、用色來談一下油畫刨作,進而由唐代壁畫的藝術價值來闡述一下中國油畫的處展前景。
關鍵詞:色彩;題材;構圖;技法;壁畫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一9795(2014)05一0103一01
中國畫的精華在筆墨,西方傳統油畫的精華則在色彩,油畫傳給中國至少一百多年了,油畫西來,中國人提筆學習油畫的歷史,從世界全局看,正是中華文明注人油畫天地的歷史 油畫過去被稱作西洋畫,它是從西方傳來的一種繪畫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油畫也不是歐洲一家獨占,如敦煌壁畫用色的方法及處理光和線等與西方油畫有著相似之處色彩是油畫的重要語言之 ,而中國古代壁畫對色彩、構圖、技巧等方面都非常的有講究 中國古代壁畫發展到唐代以趨巔峰,幾乎所有壁畫使用的方法都可以在唐代壁畫中找到這個時期的壁畫色彩、壁畫中人物的線條、壁畫的材料等等表現手法都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
壁畫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石窟壁畫就記載了人類早期的活動,可以說是繪畫藝術的先驅,它是一種以寫實與裝飾性結合,具象與抽象為調和,象征與寓意相統一的藝術。在西萬尚未采用油畫工具之前,人們在繪畫方法上作過多種探索古時候的膠彩畫,羅馬時代的蠟彩畫,中世紀的濕壁畫、鑲嵌畫、玻璃畫,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雞蛋清畫膠粉畫等都是當時最成功的嘗試一在這些畫種中,以蠟彩畫、雞蛋清畫膠粉畫最接近油畫效果 單憑肉眼觀察是很難將它們與油畫區別開來的。
其中西歐最古老的膠彩畫是畫在洞穴里或墓室中的,而最初的油畫以木板為底面,大多勾精搜微,畫風精致嚴謹,到意大利又藝復興盛期,畫家達·芬奇注重光影轉換和體積感的造型特點,創造了令人嘆服的“漸暈法',其中以蛋彩和油彩混合繪制的《蒙娜麗莎》充分運用了.漸暈法'和在蛋彩畫上進行透明畫的油畫技法,把細節融入整體的柔和之中,體現了物象與空間的新和諧。提香開始在亮部直接厚涂之先河,這種厚涂的亮部在之后的罩染中使透明釉質層產生對比,在筆痕溝處有很多留存,并與筆痕薄色釉質層產生對比,形成了豐富的筆觸美感我們在歐洲古典畫中發現大師們是以單色通過筆觸和油畫厚膩的肌理材料來獲得造型的真實和生動,然后以暈染的方式罩染上豐富透明的色層,這樣才能做到筆觸的生動和色彩的豐富。
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多用暈染法而少用明暗法,但北魏時期的敦煌壁畫出現了既染色又有明暗,用白色顯示高光使得人物立體感加強,如莫高窟第254窟西壁中部的《白衣佛》,這是北魏時期的遺物,佛的袈裟,赤色為威猛白色為清靜慈悲之色.所以我認為油畫并不是歐洲一家獨占,例如歐洲的透視法這一概念是產生于 14一巧世紀,而敦煌壁畫早在7世紀之前就已經有力法在平面圖中表現出立體的場景,在唐代壁畫中最常見的經變畫中,畫家通過對畫面中每一個環境因素的布局,如一條河、一座山、一座宮闕、幾棵樹或人物,把整個畫面融合在一起,把觀者融入到畫面的整體環境中,以產生立體空間的感覺這種空間意識對宋元z后的山水畫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標準和情趣,是 國人自己發明的·透視法'一因此中國敦煌壁畫的用色處理、構圖及技法等與油畫有著相似之處 。
油畫創作主要遵循的是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藝術原則,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收集創作素枷形成主題明確的藝木構思,通過創造生活清景的某一瞬時狀態體現藝術主題。而唐代壁畫風格豐富多樣,線條流暢,色調鮮明,富有裝飾趣味,對壁畫中的色彩、構圖、技法是那樣的講究,它們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審美文化。唐代壁畫中,創造了多種多樣有鮮明特的藝術形象:典雅的佛、親切婉麗的菩薩、健康優美的婦女、勇猛的天王力士、激辯中的維摩詰、激烈痛苦中的佛弟子虔誠的信士飛翔著的飛天伎樂等一這些人物形象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復雜,還具有一定的現實根據,體現了一定的理想,并出現了美的典型的創造。這時的壁畫風格多樣,中原與來自印度或西域的風格都受到推崇,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繪畫##美術##油畫##中國畫愛好者#
“飛天'是中國審美文化史上一個不朽的藝木形象,在她身上凝聚有太多的文化信息、,在某種程度上說她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標志性符號,不僅是壁畫藝術的某種創造陸表現,更是中華藝術文化在這土壤上結出的健全果實。藝術創作的主要思維活動的形象思維,它是創造性的想象,而靈感是創造性想象中的特殊狀態,是溝通理想與非理想、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梁一色彩在繪畫中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講,沒有色彩便沒有了藝術一唐代壁畫色彩濃郁,色調鮮明,富有裝飾趣味一般來說豐富變化的色彩總是要服從總體色調,并且常常是在平面色彩的基礎上,顯示基本的變化,因為這樣的色彩效果,感覺堅實,它舍棄了外光色的偶然上而表現了色彩的水 恒意味,色彩的美既要求鮮明豐富又要求諧和統一。
一幅油畫是藝術形式的統一體,色彩的主調統一于畫面各局部的顏色,局部色彩在過渡的漸變中互相形成和諧的關系,不存在孤立的色塊一筆觸基本上是為塑造形象而運用,顯露的程度有限,并統一在或曲長、或短促的某種有序傾向中,被描繪的物象統一在中心焦氦的構圖中,形成與真實視域同構的效果一傳統油畫在色彩方面通過形、色的結合,以色彩構成的面與面的交錯來塑造形象:以色彩的變化來表示體積,展不空間;以色調的運用來指揮總的氣氛和情緒油畫色彩的魅力在于色彩的微差。一般人不易分辨之微差,區別冷暖,分清層次,辨明色相,使那些貌似相同的顏色產生不同的神韻,錯綜融合,諧調呼應,使各色塊互襯互托,組織色彩的合奏。
油畫的豐富表現力在它的發展中愈益顯著,是世界上溝通人類情感的一種重要的藝術語言歐洲的藝術發展史一直有著非常清晰明朗的線索,每一次創新都是在傳統上的突破一而我們的畫家雖然學會了西萬現代繪畫的技巧和方法,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卻很難做到突破,因為他們是游離于西方美術傳統之外的,沒有屬于自己的根敦煌的發現及對于敦煌美術的研究改變了中國傳統美術史觀,讓中國的藝術家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根。
人們常說,學畫一定要去羅馬學習進修之后才有權威性。在我看來,敦煌就像歐洲的羅馬一樣,是中國藝術的圣地,從這里了解到中國古代最純正的藝術.一個藝木語言體系的完成,總背倚著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當西洋油畫語言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內容民俗風格和人物形象時,油畫語占無疑會經過另一種文化審美的整合。從歷史或現狀看,從外國和中國藝術發展的總趨勢看,都是多樣化、個化,今后我國油畫藝術也將向多元、多極、多層次的方向發展,就最近若干年油畫的現狀來說,總的趨勢也是在力圖克服單一模式,總的傾向是在從客觀反映向主觀表現轉變,由此引起對油畫藝術自身的美感,形式美、技藝美的濃厚興趣,引起對藝術中自我的表現、個性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寧強敦弗教藝木]臺0高雉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2]投文扎中國豐術全隼[M]上海.上海人民木出版社
[3 ]李廣元.東方色彩研究[M] ·黑龍江美肀出版社1994.
[4]中國油畫[J].天津美木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