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3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三字經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相結合的,文字雖少,內涵卻極為豐富,歌頌了祖國的悠久歷史、大好河山,以及勤勞、勇敢的華夏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團結奮進、開拓創新。整篇課文體現了期待兩岸統一,祝愿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懷。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中華民族的情況,了解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等地理名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
3、感受祖國的偉大。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導入
1、教師展示一組圖片:黃山、長城、布達拉宮、長江、黃河、云海、珠峰等等壯麗的風景圖片。
2、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教師邊聽邊板書邊引導學生把詞念準確
3 、你有什么感覺嗎?這就是咱們中國,偉大的祖國,你知道咱們祖國還可以稱什么?教師板書:神州、華夏、中華。隨機學習生字:神 州
4、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的名稱中也有這個“州”?如“州”(杭州、廣州、蘇州、溫州),這些都是我們神州大地上的一座座美麗的城市。再讀詞語“神州”。
5、看到這么美的風景,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隨機比較“州 ——川”
6、這句話你能讀懂嗎?學生朗讀,說出自己的理解。
7、這么美的祖國,有人用三字經的形式三個字三個字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非常有趣的文章。
二、讀課文,自主識字
1、利用拼音自己小聲地朗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語。
2、去掉拼音讀一讀詞語。
3、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逐句讀。
4、調動學生生活積累識字。 “島(海南島、舟山群島)、民(人民路、人民政府、江澤民)等。
5、通過朗讀句子或介紹記生字的好辦法識記生字。
6、多種形式讀詞語。
7、指四名學生逐句讀。
8、挑自己最喜歡的一句練一練。
三、看看說說學習第二句
1、 課件出示:黃河洶涌奔流的情景。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你用哪個詞?為什么?出示詞語:黃河奔
2、 你能否用同樣的方法來說說下面幾幅圖?課件出示圖片:長江、長城、珠峰
板書:長江( )長城( )珠峰( )
3、 請每一小組派代表說出自己的答案,還要說說理由。
4、 出示句子: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讀一讀,匯報自己讀懂的內容,再讀,讀出祖國山河的壯美。
5、 你還能這樣說說其他地方嗎?學生試說,如:故宮大 花園美 公路長
四、寫字指導
1、出示:夕、與、川、洲。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把自己發現的要注意的地方告訴大家。
2、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范寫。
3、學生臨寫,組織評議。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開火車認讀生字
2、 出示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用不同的形式來讀
二、學習三四句質疑解詞:
3、 課文除了寫祖國的山河壯美、風景如畫,還寫了什么?請大家自己讀讀三四行。自己練讀課文,同桌互相聽聽。
4、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討論,小組解決不了再提出來。
如:臺灣在哪里?為什么說臺灣和大陸是一家?各民族是哪些民族?我們自己是什么民族?
3、全班討論交流。
學生上黑板指中國地圖,看圖解決“隔海峽”的意思。教師用多媒體出示臺灣的風景名勝圖,激起學生對臺灣的感情,了解大陸與臺灣的問題,明白寶島臺灣與大陸是一家,兩岸人民盼望著早日實現祖國統一。朗讀句子。評議。
學生認識民族。你是哪個民族的?教師出示課后的“讀讀認認”,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民族。你還知道有哪些民族?展示圖片。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各族人民正在齊心協力,奮發向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呢!朗讀句子。評議。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升華主題。
4、讓我們把整篇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吧。分組讀、男女讀、師生讀。試著背一背。
三、書寫指導
5、 根據以往的要求,讓學生觀察,并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6、 結合學生的分析,教師范寫。重點指導“爭、民、族“
四、課外拓展
1、上網或從書上查一查我國少數民族的資料,收集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和圖片。
2、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照片和圖片拿出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9、歡 慶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規范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入境融情在歡慶國慶的場面中,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有國慶的錄像、圖片或資料介紹),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教學“歡慶”
1、我們剛歡度完祖國媽媽的生日,是什么節日?(國慶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首歡慶國慶節的小詩。
2、出示卡片“歡慶”(帶拼音),讀詞語。“慶”字還可以組成什么詞?(慶祝)對比“歡慶”和“慶祝”。師生釋疑:題目著重突出慶祝場面的熱鬧。
3、除了說歡慶國慶節,還可以說歡慶哪些節日呢?
4、寫好“歡慶”兩個字(范寫,生試寫,指導點評)
二、激情回放,暢談感受
1、每年的國慶節,全國人民都會興高采烈地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讓我們重溫那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吧!(多媒體展示:
2、看到這,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3、回憶這歡慶的時刻真是激動人心啊,課文又是怎樣描寫歡慶的?打開課文,放出聲音讀課文,努力讀通順,讀正確。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反饋字詞,區分多音字“樂”,讀詞卡“歡樂”,“樂曲”,再給“樂”組詞。
2、讀短語:“歡樂的樂曲”——“奏起歡樂的樂曲”——“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3、讀詞卡:獻上 潔白 旗幟 億萬
4、再自由讀課文,想想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歡樂與喜慶。
5、指名讀,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四、朗讀感悟,入境融情
1、研讀前面四行
(1)自由讀前面四行,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這前面四句詩就像四幅畫,你能讀出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嗎?
(2)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會奏哪些樂曲呢?他們演奏得這么熱鬧,為的是什么?
(4)分組合作讀這四行詩句,并指導朗讀。(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
2、研讀后面四行。
(1)出示后四行詩句,齊讀,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2)指名朗讀交流體會。
(3)質疑:你有什么想問的嗎?(預設:十三億孩子?對于祖國媽媽來說,你是祖國媽媽的孩子,我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他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全國十三億人民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
(4)祖國媽媽過生日,十三億人人民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同學們,我們的祖國五十多年以來,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遠的不說,剛剛過去的雅典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取得了獎牌總數第二名的成績,國歌一次又一次在雅典奧運會上響起。再來讀讀這四行,把你心中的那分熱愛,崇敬都讀出來。讓我們也加入這歡慶的隊伍吧!齊讀體會。(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實踐,升華情感
在這歡慶的日子里,你還有什么更好的禮物和祝福獻給祖國媽媽,老師建議大家課后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可以做卡片,可以畫畫,可以寫幾句祝福的話,可以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也可以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
第二課時
一、活動導入
1、小組展示自己送給祖國媽媽的禮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2、國慶節——祖國媽媽的生日,讓我們一起來《歡慶》
二、再讀入情
1、讓學生看圖找句,練習朗讀。老師借圖指導。
2、指名讀,學生評,互相讀、互相評,直到背誦。
3、看圖自由輕聲地背誦,指名背誦。
三、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給生字找朋友,看誰找得多。
2、介紹經驗識字。如加一加:大——慶 只——幟 南——獻
猜字謎:一借再借。(歡) 拆掉床木架,一人好住下。(慶)
兩層樓,六間房,兩個煙囪在中央。(曲)
四、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現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有重點地指導。
“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億”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曲”字的“口”應寫得扁些,兩豎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
3、學生描紅臨寫。
10、北 京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首都北京的美景。有莊嚴美麗的天安門,有寬闊肅穆的天安門廣場,有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課文配了三幅圖,一幅是雄偉、莊嚴的天安門;一幅是現代化建筑立交橋;一幅是美麗的北海公園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帶生字的新詞,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
3、有熱愛祖國,熱愛首都北京的意識和感情。
教學重難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為重點,難點是感受到首都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有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感情。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引發興趣
1、[課件出示北京的圖片]師:小朋友,看這是哪里?你到過北京嗎?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師:不管你是否到過北京,今天,讓我們一同做一次北京之旅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播放課文朗讀,學生思考:對于北京你有什么印象?
2、師:是呀,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它又是我國的首都。出示課文第一段: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換句式說話。
3、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找,哪幾自然段具體寫了北京?(二——四自然段)
4、指名五人讀課文的五個自然段,遇到難讀的句子請多位學生讀。讀后交流提出的問題。
三、以學定教,快樂識字
1、師:這課的生字朋友特別多,你已經認識了哪幾個?怎么認識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2、出示詞語:紀念碑 高樓大廈 名勝古跡 花壇 綠毯 黃瓦 圖案 中央 四周 莊嚴 寬闊
出示句子: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
小組檢查讀記不認識的字詞。
3、同桌互查課后生字,用星號評價對方。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北京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2、指名多人讀第二自然段,做到不破句。教師相機出現圖片: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并注意擺放位置,以了解它們的方位。評價中理解中央(天安門就在我們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標志)相機講解“天安門廣場”(占地700多畝,可以同時容納十幾萬人呢。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矗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么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的中央?革命烈士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我們能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甘愿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永不磨滅,英雄們的高大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無比崇敬之情再讀這個詞語”。)
3、重點學習第一句: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
(1)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看圖理解紅墻,黃瓦。
(2)結合天安門的歷史理解“莊嚴”。
天安門是古時候皇帝頒布詔書(皇帝的命令)的地方,也是皇帝出征打仗等辦大事的時候才能出入的皇門。1949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宣告新中國的成立。從此,天安門成了首都北京的象征。他是那樣的莊嚴,那樣的雄偉,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
(3)指名讀句,評讀。
五、讀背積累,指導書寫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書寫“央、交、市、旁、優、陰”。
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央”字,讓學生說明要注意的地方——突出主筆“長橫”,然后書空、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用詞說話,導入新課
1、憑自己第一節課的印象,用“北京”說一句或幾句話。
2、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這節課,我們繼續游覽北京,更深地感受北京的美麗和莊嚴。
二、自主學習,感悟交流
1、北京還有什么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美的詞語,并說說你的理解。重點點撥“綠樹成陰、鮮花盛開、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等。“綠毯似的草坪”可以換成“綠色的草坪”嗎?為什么?
3、練讀第三段,評讀。
4、看圖背誦練習。
5、北京還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學習第四自然段。你知道北京都有哪些名勝古跡?風景優美的公園嗎?多媒體展示北京的風光圖片。(故宮、頤和園、長城等)
6、齊讀第四段。
7、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新變化嗎?(從而豐富對北京的認識。)
三、畫面展示,情感提升
1、看了這么多有關北京的圖片資料,你最想對北京說什么?學生自由練說。
2、出示最后一段,讓生齊讀。
3、配樂讀全文。
四、讀背積累,指導書寫
1、讀讀背背第三——第五自然段。
2、書寫“壇、城、國、圖”。
五、彈性作業,拓展延伸
一星級:積累本課中的優美詞句。
二星級:當一回北京的小導游,向家里人介紹北京。
三星級:想知道更多有關北京的知識,請課外上網或閱讀書籍查找一些資料。
六、板書設計:
北京 (美麗)
愛——首都
11、我們成功了
教材分析:
《我們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制第三冊第十一課的教學內容,這篇課文寫的是北京終于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人們得知喜訊聚集在一起歡慶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學申不宜采用理性研讀的方式,甚至對文章的結構也無需梳理,而是應通過反復的有感情地朗讀品味,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
3、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規范書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板書:成功]什么叫“成功”?相信小朋友都有過成功的經歷,請大家說說自己有什么成功的經歷?
2、大家說的都屬于個人成功,有沒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幾千、幾萬人、幾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呢?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
3、還記得這情景嗎?學生將自己知道的中國北京申奧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老師再補充一部分小資料。(如:奧運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能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是非常光榮的。那么能舉辦奧運會的國家更是實力強大的,奧運會的舉辦會給這個國家帶來很大的榮譽。)從而幫助學生了解人們的心情。誰知道是什么時間?
(點擊出示句子: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了。)啊,北京終于成功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吧。(自由讀,指名讀)
這個喜訊傳來,中國十三億的兒女是多么的自豪啊。今天就讓我們去看看全國人民是如何歡度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的。(播放申奧成功的課件圖像:并解說: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億萬雙眼睛在電視機前等待著薩馬蘭奇最后的宣布,當他說到2008年的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時,在場的中國人都跳了起來,熱情地歡呼著。頓時,喜訊傳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紛紛涌上街頭慶祝,北京更是成了歡樂的海洋。工人、學生;老人,小孩都揮舞著國旗,熱情的高喊著: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人們相互擁抱,擊掌。國家領導人也來到了歡樂的人群中。北京度過了一個歡樂的不眠之夜。在電視機里,“我們贏了,我們成功了”的字幕一遍遍地放大。)
4、“我們成功了”,自豪地告訴大家吧!學生讀題。
5、課文用生動的語言記下了這振奮人心的時刻,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下面的生字圈出來讀讀。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讀課文,讀通句子,碰到對方讀錯了馬上幫助并接讀。
3、你能讀流利了就起立讀。
三、自學交流,再讀課文
1、認讀生字詞
(1)指名當小老師到前面領讀讀得準和喜歡的生字。
(2)(點擊課件逐個出示生字)齊讀生字。
(3)自由讀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4)課件出示詞語:喜訊、傳來、不約而同、聚集、揮舞、鑼鼓、歡呼、擊掌、擁抱、淚水、江澤民、奧林匹克、飄揚。)學生自由讀,同桌比賽讀。
你們真能干,做成功手勢表揚自己。
2、帶著成功的喜悅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中你喜歡的段落。
(1)把你喜歡讀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一聽。
(2)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很感動,也想加入你們的隊伍,歡迎嗎?
四、指導記字、寫字
1、觀察分析字的結構,記字形。引導學生發現:“擁、抱、揚”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淚、洋”都有三點水,也是左窄右寬的字;“淚、相”都有共同的部件“目”。比較:匹——四
2、教師范寫學生認為難把握的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如:“京”的上橫、“互”的下橫是長橫;“申”、“洋”二字的豎為主筆;“互”字中豎折的豎和橫折的折筆應該向左邊斜;“匹”字的筆順是:橫、撇、豎彎鉤、豎折。
3、學生練寫其他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喜歡的體育項目以及你知道的奧運會比賽項目。
二、指導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1、舉辦奧運會也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在十多年前的1993年中國北京曾經申請舉辦2000年的奧運會,在最后的投票選舉中,北京僅以兩票之差,輸給了澳大利亞的悉尼,確實非常可惜。但是中國人民并沒有氣餒,不斷地建設祖國,我國的實力一天天的強大,北京也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美麗城市。北京申辦2008年的奧運會成功了。當申奧成功的喜訊傳來,人們都是怎么做的?點擊出示句子:喜訊傳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自由讀一讀,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嗎?(“不約而同”,比如:我們班在拔河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我們不約而同地……;涌:就是象潮水一樣快速的沖過去。因為人們聽到這個好消息太激動了。都急著要去街上慶祝。)指名讀,齊讀。
2、讓我們走進這歡樂的海洋,加入到慶祝的隊伍中吧。瞧天安門廣場多熱鬧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點擊出示第二段:天安門廣場聚集了幾十萬群眾。人們揮舞著國旗,在歡慶的鑼鼓聲中一遍遍高呼:“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指名說。讓我們一起高呼吧!(學生入境演一演)指導朗讀:用你的朗讀來表現你的心情吧!指名讀,小組讀,全體朗讀。
3、讓我們再去中華世紀壇看一看吧!(點擊出示句子:中華世紀壇人如海,歌如潮。人們相互擊掌,相互擁抱,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你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朗讀句子。
快看,中央領導人也來到了人群中,(點擊圖文: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來到歡樂的人群中,與大家同歡呼,共歌唱,把慶祝活動推向了高潮。)學生讀:與大家同歡呼,共歌唱,把慶祝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總結,朗讀全文。
1、同學們,
2、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我們成功了。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世界選擇了北京,北京將還世界一個驚喜。出示:留言板——“我為2008年奧運會出力”,想想我們能為2008年奧運會做寫什么?
12、看 雪
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八單元的第23課。課文主要寫臺灣小朋友只看見過棉花做成的雪,沒有看過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課文以對話為主,內容貼近學生心理特征,前面語言淺顯易懂,師生最后的對話蘊含著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省、店”等10個生字,會寫“講、打”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祖國統一的美好愿望。
教學的重點:在朗讀重點詞句中,體會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學的難點:激發學生盼望臺灣回歸,祖國統一的愿望。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識字
2、是啊,臺灣和大陸本來是一家,可是,由于種種原因,致使海峽兩岸骨肉分離,但是兩岸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盼望親人早日團聚。今天,我們就來聽聽臺灣小朋友的心聲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讀一讀,還可以查字典認識他們,把生字和讀不懂的詞、句劃一劃。
2、同桌或小組同學合作,一起讀課文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3、選擇自己讀得最棒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當評委,為他的表現打星。(師生相機糾正字音。)
4、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以學定教,指導識字
1、出示生字卡,學生讀字音,可讓學生互相提醒,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省、櫥、指、仗”等字都是翹舌音;“鋪”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pu”。
2、出示詞卡,學生開火車讀,也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臺灣省、商店、櫥窗、指了指、接著、講故事、鋪著、雪毯、銀裝、打雪仗。
3、交流識字方法。
這些字你在哪里見過,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如:形近字比較:講——進、鋪——輔等;做動作:指、接、講、鋪等;編謎語: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4、設計游戲鞏固識字。開火車讀、摘桃子、找朋友等,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如:“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發給學生,拼音與生字一樣的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學說:“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的同學說:“我是‘櫥’,你的朋友在這里。”
四、比較兩幅圖,感受北方雪景的美
1、課件出示圖(1)。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上畫有什么? (這幅圖中畫有用棉花做成的雪景,很多小孩站在商店櫥窗前看用棉花做的雪景。)學習第二自然段。你能猜出他們看到用棉花做的雪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嗎?
課件出示圖(2),同樣讓學生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畫有什么?(這幅圖畫的是北方孩子盡情玩雪的場景。)
2、投影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出我國臺灣省和北京的位置。老師說明:我國臺灣省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很少下雪,所以臺灣的孩子很難看到雪。
3、比較兩幅插圖。哪幅圖畫的是臺灣小朋友,哪幅圖畫的是北京小朋友?哪里的小朋友看的是真雪景?哪里的小朋友玩到真雪?讓學生說說兩幅圖的異同。
4、借助圖畫,美美地感受下雪時的景象。
(1)看圖(2)找句子:讓學生用“——”劃出描寫美麗的雪景的句子,把自己喜歡的詞、句多讀幾遍。
(2)談感受:回憶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說說當時的心情。
(3)讀句子: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這句話,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在讀中理解“飄著、鋪著、披著、堆、打”等動詞的意思。(注意詞語的搭配,可相機完成課后“我會連”的練習。)
(課件出示北國雪景風光片,體會北京孩子玩雪的高興勁。)朗讀體會“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的快樂情景。
五、指導書寫(講、打、指、接)
1、“打”“指”“接”三個生字,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
2、老師范寫,學生書空。學生練寫。
六、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臺灣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交流展示
1、復習生字:自讀生字,男女賽讀并組詞。
2、課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有關臺灣的資料,拿出來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看看自己對臺灣的了解有多少?
二、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
(1)指名讀畫的句子,讀完貼出四個問句。
(2)怎么把這四個問句讀好呢?我們把句子放回課文中去再讀讀。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2、創境朗讀。
(1)孩子們,現在你們就是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
指名讀第一個問句,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多名學生問,相機指導讀。大家一起問老師吧。(老師微笑點頭)
(2)誰還想接著往下問?(提醒學生后面的提示語是驚奇地問)誰也想問這一句?
(問問想好的孩子)你現在心里怎么想的?
再指名讀,你又是怎么想的?帶著各自的想法再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老師回答并指地圖。
(3)接著問第三個問句。師回答:不算太遠,誰還想問?
①師描述: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②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可以邊讀邊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讀得更好了。指名讀,把你的感情讀出來。教師結合課文中的文字進行評價。
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
(4)臺灣小朋友們,讀到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讀第10自然段。)看文中的孩子們怎么問老師的?指導讀好停頓。學生表演讀一讀,體會爭著問。
(5)指導讀好最后一自然段。老師是怎么說的呢?老師想到北京去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深情地說”?你希望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嗎?教師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朗讀。同學們剛才一句一句問得真好,能連起來問嗎?師生合作表演讀3~11自然段。
同學們剛才把自己當作了臺灣小朋友,讀書體會得真好,現在我們分角色在小組里讀讀課文。[板書:盼著]
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4、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我們祖國的寶島,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的一員,相信不久的將來,兩岸小朋友的愿望一定會實現。
三、指導書寫
1、觀察“驚、故、候、奇”四個生字。
2、“候”字書寫時要注意什么?老師范寫,學生描紅。
3、學生書寫。
四、拓展活動
給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五、板書設計
12 看雪
臺灣 北京
盼著
語文園地三
教學目標:
1、復習反義詞,發現新識字方法
2、復習近義詞,練習說句子。
3、做個小導游,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這一部分是讓學生發現反義詞在詞義上的特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
1、讓學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讀一讀六組反義詞,再讀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自己是否發現這幾組詞的共同點(每組的兩個詞意思相反)。
2、教師示范讀和師生對讀這幾組詞,注意把生字讀準。
3、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怎么記住這些生字,互相檢查是否每個同學都認識并能讀準九個生字。教師可抽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4、給生字找朋友。
4、用“我說你說”的方式,師生或生生之間對說反義詞,先說教材里的六組反義詞,再擴展說其他反義詞。
二、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含選近義詞、說句子、讀短詩等三項內容。
1、“我會選”是讓學生仿照示例(中心、中央)給“著名、特別、漂亮”選擇近義詞。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近義詞。可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自己發現這些詞語在詞義上的聯系,然后選詞配對,再讀一讀。
2、“讀讀說說”是讓學生仿照例句說句子,目的是讓學生感知感嘆句和陳述句的句式特點,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要注意,前后兩句話之間有一定的因果聯系,比如,“我要把它拍下來”,是因為“花壇真漂亮”。第一次仿說,在內容上有一定的限制(說北京),第二次則沒有限制。不管哪一次,都要注意引導學生說不同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去說,盡量不要和其他同學雷同。
3、“我會讀”是朗讀《我愛祖國》這首短詩,主要是讓學生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同時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讓學生自己朗讀,詩歌的意思不必講解。可鼓勵學生背誦。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展示資料,選擇伙伴
展示地點可設在教室,也可設在寬闊的操場,甚至野外。讓學生在展示出的資料中了解自己關心的風景名勝,并在此過程中選擇好自己的交流對象,完成分組。注意在選擇交流對象過程中的交往方法和注意事項。
2、分組交流
這是這次口語交際活動的重點。可以讓學生通過商量,選擇下面的交流方式。
1)、“導游”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解答。
2)、“導游”在介紹的過程中,“游客”隨時提問,導游靈活安排介紹和答問兩方面的內容。
3)、“游客”先提問,“導游”一一作答,然后“導游”再介紹游客沒有問到而自己認為有必要講的情況。
3、全班交流
各組推選最好的“導游”,在全班介紹風景名勝,并進行交流。如時間不允許,可先讓各組代表簡單說說自己準備介紹的內容,讓大家選出兩三個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像小組交流一樣,也可以變換方式,注意體現師生和生生的互動。
4、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可一起分享搜集資料的經驗,交際的經驗,也可評“最受歡迎的‘導游’”,“最受歡迎的‘游客’”等。
二、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提示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展示課外識字成果,展示自己搜集的與本組學習內容相關的明信片,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能。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可以把展示活動和口語交際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