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6
設計理念: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蹲R字6》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教學中,力圖把識字教學和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的發展以及人文教育的熏陶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多創設情境,多創設活動,多創設形式,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化,在掌握生字的同時,在學生的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預設目標:
1、 認識“恨、漠”等9個生字,會寫“丑、永”8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3、 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讀寫生字;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音樂磁帶學習。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舊知,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學過一些對子歌,誰來背一背?(一年級下冊的識字3和識字7)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由反義詞組成的對子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 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
3、 再自由讀課文,課文里有幾對反義詞,用〇圈出來。
4、 指名說,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用紅色顯示。)
美――丑 愛――恨 真誠――虛假 冷漠――熱忱
貧――富 冷――暖 饑寒――溫飽 索取――奉獻
自由讀,讀準生字字音。
同桌對讀,互相正音。如果同桌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不愿意幫助同桌,這就叫――冷漠。很樂意幫助同桌,這就叫――熱忱。
你覺得哪個字記起來有困難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你。(重點交流:“索”和“緊”進行比較;“奉”和“春”進行比較。)
三、再讀課文,繼續認字
1、自由讀課文,給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交流:重點理解詞語“雪中送炭”和“助人為樂”。板書兩個詞語。
3、出示詞語:
愛恨 冷漠 貧富 饑寒 奉獻 雪中送炭
虛假 真誠 人間 索取 永遠 助人為樂
自由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
4、看課后生字表,同桌互讀生字,每個人都真誠地去幫助有困難的同桌。
5、 書寫指導:饑 飽
有什么發現?(都是食字旁;是一對反義詞。)
師范寫食字旁;學生練寫兩個生字。
四、感情朗讀,體驗情感
1、把剛才讀過的生字、詞語再放到課文中去讀讀,看看課文的哪句話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2、指名說,預設:“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人間怎么會永遠是春天呢?說說學校里、生活中助人為樂或者獻愛心的事情。
小結:是啊,有了愛,我們的心永遠是暖洋洋的,所以說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板書:愛
3、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4、感情朗讀: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飽含著感情一起來讀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游戲鞏固生字:愛心樹(讀對愛心上的生字,愛心就作為獎品送給學生)
2、 找朋友游戲:把寫有詞語的卡片分給學生,分別找到自己的朋友。
愛――恨 真誠――虛假 冷漠――熱忱
貧――富 饑寒――溫暖 索取――奉獻
游戲后,全班齊讀這些反義詞。
3、 口頭組詞:饑( ) 飽(?。》睿ā。∧ā。∮溃ā。√浚ā。 ?/span>
二、書寫指導
1、 出示:丑 永 溫 暖 貧 富
2、 學生自主觀察,發現字的特點。
丑:豎稍微向左斜;永:注意筆順和每一筆的位置;
溫:右邊的“皿”比“日”寬;暖:右邊不是“愛”
貧:上面的“分”寫得扁一些;富:“口”寫得小,“田”寫得寬一些。
3、 哪個字特
4、 學生練寫,評議,再練寫。
三、誦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梢酝缹ψx;可以自由選擇伙伴,讀給小伙伴聽;也可以自己小聲地讀,邊讀邊品味對子歌蘊含的情感和韻律美。
2、齊讀對子歌,會背誦的學生可以背誦。
四、情感升華
1、學習了這首對子歌,你有什么話想說?寫下來,有愛心卡的同學寫在愛心上。
2、交流展示:指名讀自己寫的話。
3、寫在愛心卡上的同學把愛心卡重新貼在愛心樹上,讓這棵愛心樹留在教室里。
五、拓展活動
1、 學生自主閱讀《笠翁對韻》(部分)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2、 搜集反義詞,編對子歌。
硬――(?。?;深――(?。徽D―(?。?;危險――( );容易――( )
(?。┄D―(?。 。ā。┄D―(?。 。ā。┄D―(?。?/span>
板書設計:
識字6(對子歌)
雪中送炭 助人為樂
愛
22 窗前的氣球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充滿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短文。紅氣球是孩子平時喜愛的玩具,可在特殊時刻卻成了小伙伴們傳達內心感情的工具,從孩子們天真的想象和行動看到了孩子們心靈的純潔、感情的純真。紅氣球是伙伴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的表現,紅氣球是伙伴們的笑臉、真誠的問候……教學生閱讀時,既要要體會人物的感情變化,真摯感情的理解,又要讓學生釋放、表達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體會生活的“美”。
設計意圖: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仍然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課文以一只普通的氣球,捧出了一顆顆活潑的童心,折射出童年真摯的友誼。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他們難以理解這種情感,因此我因勢利導,以氣球為切入口,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感悟科利亞及小伙伴們的內心世界,緊緊抓住“真沒意思”、“科利亞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等重點詞句讓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地感悟,而且利用課文中的空白點,為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教學目標:
1、認識“科、亞”等7個生字,會寫“戶、亞”等8個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說句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科利亞的情感變化,感受同學之間的真摯情誼,并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科利亞的心情變化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氣球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謎語:大似西瓜,輕似鴻毛,不長翅膀,倒會飛跑。--------打一玩具。
(氣球)師板書。
2、誰能親切地叫叫他的名字。指名讀、齊讀。
過渡:小朋友真是聰明,誰能說說自己見過的氣球?
3、指名說。
小結:氣球不僅漂亮,還能治病呢!(師板全課題)不信,請你們打開書105頁,仔細聽老師給你們講講。
【動動腦筋,猜猜謎語,既是學生最高興的事,又能提取學生的生活經驗來了解氣球,可謂一舉兩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3、展示讀:把你認為讀的最好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及時正音。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充分地朗讀,能幫助學生培養語感,開拓思維,進行語言積累。】
三、多種方法,識字寫字。
1、 合作識字。(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同桌合作識字。
2、 交流識字。你記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辦法?全班交流。
3、競賽識字。模擬“幸運
4、抓住“病、床”比較,認識新偏旁“疒”,并指導書寫。
5、鞏固識字。給生字“病”字找朋友,看誰找得多。
四、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師描述:(模仿科利亞)
小朋友們好,我得了傳染病住院了,真沒意思。
1、自讀課文,找出帶有“病”字的句子。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給病字找了很多朋友,現在請你們把他們所在的句子找出來,好好讀讀。說說你的感受?。?span lang="EN-US">
【以體會“真沒意思”,進行教學。】
2、交流:(以下句子根據情況教學)
⑴、他得的是傳染病,醫院規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①、指名讀、自由讀。
②、讀著讀著,你知道了什么?(理解“傳染病”)
③、感悟:如果你是科利亞,你覺得怎樣?
初步感受 『真沒意思』
⑵、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
①、 指名讀。
②、 想象說話:科利亞呆呆地望著窗戶,他會想些什么呢?
③、 小結:是呀,科利亞想起
再次感受 『真沒意思』
⑶、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除了對面的樓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見。
①、教師引讀。從三樓能望得到什么呢?……
②、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
③、師:小朋友們,你們轉頭看看窗外,你看到了什么?(理解“一角”)。科利亞天天面對一角天空,自然會感覺很無聊
強烈感受 『真沒意思』
【到這,學生應該能一次比一次感受到科利亞的沒意思。】
3、小結。
小朋友,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看到了科利亞孤孤單單地躺在病床上,他覺得 『真沒意思』
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科利亞的孤單、無聊的生活吧。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4、拓展說話。
小朋友們,如果你是科利亞,這時,你最想要什么?
科利亞有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呢?我們下節課再去看看,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想念你們了,這回他們躲到一個新環境中去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五、鞏固識字。
1、兒歌鞏固生字:
病房有個科利亞,
誰也不準來看他。
靜靜躺,呆呆望,
孤孤單單想回家。
科利亞,別難過,
同學想出好辦法。
紅氣球,飄來啦,
祝你快快康復早回家。
2、指導寫字
出示:戶、亞、角、周、床
指導并書寫亞和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還記得科利亞嗎?
他在病房里真沒意思,我們陪他做做游戲,好嗎?
游戲一:我讀你聽。(科學、亞洲、呆呆地、開始、猜謎語、栓住、逗樂)
游戲二:我寫你看。(讓學生書寫“始、張”)
師描述(模仿科利亞):小朋友們真棒,看到你們表現得這么好,我的心情好多了。
(復習生字以游戲的形式。做游戲是學生很樂意的事,并且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師引說:瞧,一個紅氣球……
生讀第三自然段。
2、想象說話:(師指著學生們)科利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指名說。
抓住“紅氣球、搖搖擺擺、一上一下”等詞語來體會心情的變化。
朗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他還會怎么想呢?指名說。
誰知道嘰嘰喳喳是什么意思?
想象:他們會嘰嘰喳喳說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交流)
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科利亞的心情從孤單變得高興,這是米沙等同學的幫助。在這一片段教學中,我緊緊地抓住“科利亞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讓學生多次進行感受,從而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那種深深的情誼。】
4、引讀第五自然段。
五、拓展想象。
過渡:望著窗外的氣球,科利亞高興地笑了,他為什么笑呢?你們想不想也升起氣球看看科利亞呢?
1、動手寫話。
那就請你們拿出氣球卡片把你們對科利亞的關心和祝福寫在上面吧!
【寫話能填補課文中的空白,增強人文內涵的內化】
2、交流:
請小朋友到黑板前把自己的話貼在黑板上,讀一讀,交流一下。
(教師隨機進行點撥用“可愛的、高興地”進行說話。)
3、師小結。一個兩個……科利亞看到我們的氣球了。
師描述:同學們,謝謝你們的氣球,我很快就會好起來了。
師: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快樂的氣球吧,他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幸福。
六、作業:
小朋友們,除了用“氣球”去看望科利亞的方法之外,還有哪些又新又巧的方法呢?
板書:
22、窗 前 的 氣 球
科利亞
沒意思—-----à高興
23 假如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設計理念: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文語言的優美,讓學生在讀中積累,并學以致用;應該利用課文中的空白,滿足學生表達的愿望,讓學生在表達中悟情、明理;讓學生的情、作者的情與教者的情相互交融,達到一致的境地。
教學目標:
1、認識“良、縮”等9個生字。會寫“尋、哭”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認識9個生字,能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滲透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思想。
課前準備:收集《神筆馬良》的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 師:小朋友有用相機拍過照嗎?假如,現在給你一個照相機,你最想拍什么呢?
2、師:孩子們,雖然只是假如(師板假如),可都是你們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題目:假如)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2、分節檢查課文,正音。教師指導讀準“縮著身子”、“遙遠”、“尋食”、“哭泣”“健康”、“操場”等難讀的詞語。
3、 學習最后一段。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4、生自由讀課文:書上的小朋友用這枝神筆給誰畫什么了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
(1)交流并板書: 小樹 紅紅的太陽
小鳥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雙好腿
(2)說話:書上的小朋友給……畫了……,將板書內容連起來講即可,允許學生有多種表達形式。如:給……給……還給……;不僅給……而且給……還給……等。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愿望用心讀一讀。
2、交流:(以下教學依情況而定)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 小樹在冬天里是怎樣的?
現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樹,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2、 自由讀第一小節,理解“縮”、“縮著身子”并做做動作。
3、說說“縮”的反義詞,并積累詞語“伸縮”。重點落在: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4、帶著自己的感情讀第一小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小朋友,小鳥在家里等待,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說。
2、理解“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鳥媽媽還在遙遠的地方尋食,小鳥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五個小時過去了,鳥媽媽還在遙遠的地方尋食,小鳥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天黑了,餓呀,怕呀,鳥媽媽還在遙遠的地方尋食,小鳥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重點落在:鳥媽媽“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這上面。
3、帶著感受去讀第二小節。(自由讀、男女生讀)
★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出示圖:西西會想些什么?心情怎樣?
2、我看到西西這樣傷心,我是怎么做的?(師引讀第三小節)
3、指導朗讀第三小節,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四、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良、食
1、觀察發現區別。
2、教師范寫,學生摹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認讀生字卡片。
2、給生字(課件出示)“縮、良、食、操、康”找朋友,能干的小朋友用上生字詞說句話。
二、讀詩背詩。
1、 師配樂朗讀。
2、生配樂自由讀。
3、指名讀、模仿讀、男女生比賽讀。
4、選一節最喜歡的背下來。
三、拓展延伸。
作者有這么多美好的心愿,其實,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以及我們身邊的朋友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假如你也有一枝這樣的神筆,你會給誰畫什么,為什么呢?自己試著把它寫下來。
1、教師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
畫 。
。
2、生自由思考,指名說,同桌交流。
3、小組合作、展示。
將每個人寫好的詩句連起來讀一讀,組成新的詩歌。
四、指導書寫。
出示要寫的6個字:尋、哭、雙、體、操、場
1、你怎么記住這些字?
2、在寫的時候,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重點指導:
哭:兩個“口”大小要適中,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雙:左邊的“又”寫的稍窄些,捺變點。
操:右上方的三個口要寫的扁而小,不要超過橫中線。
場:右半邊不容易寫好,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
4、教師示范,學生書寫。
五、板書設計:
23、假如
小樹 紅紅的太陽
小鳥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雙好腿
…… ……
(根據學生寫的內容板書)
24 日記兩則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記錄了“我”的兩次“夢”。記錄了“我”的夢與現實生活之間由矛盾到統一的過程,記錄了在城鎮的“我”與貴州山區小女孩阿英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她們之間的差別。“我”那白紗裙的夢,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這個故事很有時代意義,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時要結合生活現實,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看到自己平時的影子,能夠想起自己平時的思想與行為,也許還能夠讓學生從學習這篇課文開始,學會多想想別人,少想一點兒自己。
教學目標:
1.認識“則、咋”等13個生字。會寫“份、粉”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體會小女孩團結互助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新詞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導語:小朋友,我們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情,有些事情還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過把其中的一些事記下來呢?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日記兩則。(板書)“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體會“則”是量詞。課題還可以說成“兩則日記”。
能談談對日記的了解嗎?
日記是每天記錄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寫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把字音讀正確,同桌互相檢查。
2、了解日記的格式,讓學生發現今天學習的課文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記的格式。
3、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4、自由讀兩則日記,思考:“我”做了一個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
三、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過渡:在兩則日記中,我的夢想都沒有實現,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樣呢?讓我們先來朗讀感悟第一則日記。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2、小組分工讀,指名讀。解決“我”為什么怪媽媽小氣呢?(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羨慕”。)
指導:“我”的夢想沒有實現,要把“我”不高興的語氣讀出來,還要注意標點的停頓。
3、指名、分組或齊讀第一則日記。
四、小結。
寫日記就是要把當天發生的、印象深的事記下來,而不是像流水帳一樣,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來。
五、指導書寫。
出示: 同偏旁:昨、晴
同部件:份、粉
1、認讀要寫的字,教師重點正音。
2、觀察字形,發現規律,分類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事項。
3、示范書寫,重點指導。日字旁:寫的瘦長一些,折筆稍向里收。
4、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復習引入。
“一字多詞”:
“粉、料、套、貴、費”等字,讓學生找朋友,看誰找的多。
二、朗讀感悟第二則日記
1、指名分節讀課文,大家評議。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我”又做了一個夢,又夢見了那條心愛的白紗裙,這回“我”有沒有得到這條白紗裙呢?
3、反饋:體會“我”的高興的心情。
4、聯系上文,感悟我變化的原因
“苗家、貴州、失學”抓住這些詞語來理解。
聯系自己身邊的生活,舉例說說這些因生活困難而失學的感人事跡。
教師可補充幾個事跡。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要把“我”夢中開心的事,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6、說說“我”是個怎樣的人?
三、指導書寫。
出示:同偏旁字:姑、娘、妹
1、重點指導:女字旁:撇點的撇要寫的長一些,第三筆不要超過右邊的撇。
妹:右邊的部件上橫短,下橫長。
讀:第五筆是橫鉤,不是橫折鉤;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2、學生練寫。
四、鞏固識字。
1、用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完成“看看寫寫”的練習。
五、課后延伸。
按照日記的格式寫一則日記。
六、板書:
24、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喜歡) (生氣) (高興)
補充材料:
六年來,她的飯盒里只有霉干菜
貧困學生潘環芬被大學錄取后面臨學費難題
永嘉縣張溪鄉石陣村臨近仙居縣,小山村四面環山,零零落落散布著幾戶人家,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村里人都知道,潘環芬的家境特別困難。7年前,也就是潘環芬小學快畢業的時候,她父親潘玉付病倒了,右腿萎縮并且開始變短,后來還被診斷出肝硬化和肝腹水等疾病,完全失去了勞動能力。家庭的一切活都落到她的身上,我們在他家看到了一塊長毛的臘肉,她說洗洗再吃……
高考中,她考出了優異的成績,不過大學現在離她還有一步之遙。生活又在逼迫小姑娘憂慮,大學考上了,學費哪里來?生活費怎么辦?能夠借到錢的親戚那里都借過了!
愛心如潮,涌向貧困學生潘環芬!很多愛心人士又捐錢、又買衣,有一家企業還與潘環芬簽訂了《助教結對協議書》,協議書寫明:在開學前半個月將一學年的學費交付給潘環芬,并且為她提供在校期間每個月600元的生活費用。潘環芬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把協議書久久捧在自己懷里,在簽字的那一刻,潘環芬滾落的熱淚打濕了協議書。這不僅僅是份協議書了,這是愛心的化身呀,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但愿我們每人都能獻出自己的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25 古詩兩首
教材簡析:
《回鄉偶書》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一、二句,詩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于平靜。首句寫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次句寫自己的“老大”之態,暗寓鄉情無限。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詩的感情自然、逼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地。全詩在有問無答中作結,哀婉備至,動人心弦,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贈汪倫》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四年(755),是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涇縣,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經做過縣令,辭官后居涇縣桃花潭,家有別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詩人相友好,常有詩文來往。李白這次來訪汪倫,汪倫以美酒招待他,李白臨別時寫增此詩。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時古詩教學我側重從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客、何”等8個生字。會寫“舟、乘”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友情。
教學重難點: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內感情,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課前準備: 課文磁帶和旋律優美的古典樂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渲染情感,談話導入。
1、出示“情”,讓學生找朋友。像親情、愛情、友情、鄉情、別情……
師?。涸谖覀兩钪?,親情、愛情、友情、鄉情、別情……他們都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贊美過這些情感,今天我們來學習25、古詩兩首(板書)就是兩位詩人寫的兩種感情。(板《回鄉偶書》《贈汪倫》)這節課先學習《回鄉偶書》。
2、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有離開家的體會嗎?誰能說說想家的體會?你們離開家才幾天就開始想家了,那么,一個人離開家幾十年后又回到故鄉,該是怎樣一種心情?。〗裉煳覀儊韺W習這樣一首詩。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4、誰讀懂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5、介紹詩人。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通古詩,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讀。聽聽對方是不是把字音讀準了,詩句是不是讀通了。
3、說說自己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三、交流學習,感悟詩情。
1、聽教師示范朗讀課文,說說自己從老師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
2、學生質疑,同學之間相互答疑,教師做點撥、講解。
交流:
★學習第一、二行詩。
(1)指名讀詩。這兩行你體會到什么?
(2)除了“鬢毛衰”外,詩人的模樣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這么多年來不變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詩人“少小”時的樣子,再看插圖,用幾個詞語來形容詩人“老大”時的模樣。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詩人不變的是什么?鄉音--------思鄉之情。
(3)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家鄉會有什么樣的變化,詩人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4)有感情地朗讀這兩行。
★學習第三、四行詩。
過渡:詩人沒有忘卻故鄉,那故鄉還認得這回歸的游子嗎?齊讀三、四行。
(1)想象這群嬉鬧的兒童看到詩人會問些什么話,帶著表情問一問。
(2)指導朗讀。讀出兒童的天真、熱情。
四、配樂吟誦,升華感情。
1、播放優美的古箏曲,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學生評議,教師適時點撥。
3、這么美的詩你能不能很快背下來?背誦《回鄉偶書》
自由背、同桌互相背、全班配樂有感情地背。
五、指導書寫。
出示要求寫的字:音、客、何。
1、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重點指導:
客:寶蓋兒不要寫的太寬,第五、六筆要舒展。
何: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臨寫。
4、展示作業,學生評議。
六、拓展練習。
“我”回到了故鄉,見到了親人,會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背誦古詩導入。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回鄉偶書》,大家一起來背背。你們誰還會背其他的古詩?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吧!
2、分組背古詩比賽。剛才小朋友背了很多李白的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他的送別詩。
板書課題,指名讀。
3、介紹李白和汪倫,理解題意。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習要認的字。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同桌互相讀全文。
三、熟讀成誦,入情入境。
1、自己試著按節奏讀。
2、小組推薦讀。
3、看圖:說說李白和汪倫間發生了什么事?再指名有韻味地讀一讀,讀出詩人和朋友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4、想象: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離開的時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遠的路才分手,這時,你最想說什么話呢?
5、把這種感受放到古詩中,自己背背古詩。
自由背、小組內背,男女生背。
四、指導書寫。出示要求寫的字:舟、乘、汪。
1、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重點指導:舟、乘:注意提示筆順,并范寫。
3、學生觀察、臨寫。
4、展示作業,學生評議。
五、拓展啊:想想還有那哪些古詩也是寫朋友依依惜別的?
六、完成課后“我會填”。
語文園地六
教學要求:
1、發現漢字結構特點。
2、發現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發現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別字形
1、出示生字,學生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學生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學生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學生分一分。
二、我會填
1、學生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學生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學生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三、課堂回顧:
1、學生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識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學生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二、我會填
1、學生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學生讀,大家指正。
3、請學生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三、我會讀
1、結合字音,學生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表演。
7、教師與學生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游戲導入,深入感受
1、讓學生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學生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我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己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如果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幫助他們?
三、實際演練
讓一位學生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幫助,把說的和做的表演出來。
四、提出倡議。
第四課時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學生跟唱。
2、學生感受歌曲意境。
二、認讀歌詞
1、教師出示歌詞。
2、學生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三、展示日記
1、學生朗讀自己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華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