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八單元

識字8

課前透視:
  本課由兩組四字詞語組成。一組反映的是古代神話,另一組是現代科技。通過鮮明的對比,既讓我們驚嘆神話傳說的神奇,又讓我們感嘆科學成就的偉大。這八個詞語,既讓學生識字,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各個詞語的意思雖然獨立,但讀起來能使人感到韻律美。教學時,除重點抓好識字、寫字外,還應該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愛聽故事、好奇心強是小學生的普遍特點。教師應該抓住這一特征,組織學生到課外收集相關的故事和資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在交往與互動中學習生字,積累詞語,提高認識,發展能力,受到愛科學的教育影響。

預設目標:

1、認識“射、衛”等9個生字,會寫“衛、運”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3、有主動閱讀中國神話故事、了解當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學重點:讀寫生字;了解文中涉及的神話故事和科技成果。

教學難點:培養主動閱讀神話故事,主動探索宇宙奧秘的品質。

信息資料: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人造衛星、航空母艦,宇宙飛船,運載火箭的資料和古代神話傳說故事的資料,如圖片,文字介紹,音像材料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片,讀詞語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出示和四個神話故事有關的圖片,欣賞。

2、這四幅圖都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呢!出示四個詞語(帶拼音):

后羿射日 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指名讀,正音,特別注意多音字“奔”的讀音;全班齊讀。

3、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同桌互讀,互相訂正;同桌展示讀。

4、逐一出示圖片,生說出和圖片相對應的詞語。

二、讀故事,明詞意

1、每幅圖、每個詞語中都藏著一個故事,你們想讀嗎?最想知道哪個故事?為什么?

2、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分給四個故事的材料,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來讀讀,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你讀了哪個故事?知道了什么?(理解詞語的意思)

4、這些故事,你覺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指名說(都有神仙)

師:你們會叫這些神仙的名字嗎?(后羿 精衛 嫦娥 女媧)

三、讀句子,記生字

1、后人根據想像,編出了一個個故事,這叫什么故事?板書:神話故事

2、老師選了兩個故事,連成一句話,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話故事,女媧補天也是神話故事。指名讀,師評議。如:聽出來他很喜歡這些故事。齊讀句子

3、學習生字:嫦 娥 (嫦娥是古代美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4、你能再選其它詞語也像老師這樣說一句話嗎?指名說,出示:后羿射日是神話故事,精衛填海也是神話故事。

給生字“射、填”組詞。書寫“衛”: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豎在豎中線上)生練寫

5、齊讀兩個句子。

四、拓展延伸,培養興趣

1、你還知道其它的神話故事嗎?(夸父追日 開天辟地)

2、中國流傳著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閱讀這些故事,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推薦圖書《神話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出示詞語:后羿射日 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指名讀;齊讀。

2、師:其中的嫦娥飛上了月亮,這在古代只是神話,而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登月已經變成了現實。這節課就讓我們去了解一些現代的科學發現。板書:古、今、科學發現

二、看圖學詞,識記生字

1、出示人造衛星的圖片:這是什么?

你知道人造衛星有什么本領嗎?指名說

2、出示句子:人造衛星能飛上太空。誰來夸一夸?指名讀。

3、出示宇宙飛船的圖片:這又是什么?指名說。

出示生字:宇宙 怎么記住這個詞?書寫指導:宇宙,范寫;練寫。

4、宇宙在你的想像中是怎么樣的?指名說。

出示滿天星星的圖片:面對這浩瀚的宇宙,你想說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愿望?指名說

師:宇宙飛船就能帶著你們到太空去探索奧秘!出示句子:人造衛星能飛上太空,宇宙飛船也能飛上太空。讀句子,讀出自豪感。

5、出示航空母艦和運載火箭的圖片:它們分別是什么?

出示詞語:航空母艦 運載火箭;指名讀,正音。

記住生字:載,箭;(“載”和“栽”進行比較;古時候的“箭”是竹子做的。)

6、出示有關航空母艦和運載火箭的相關資料,學生自主閱讀。你讀懂了什么?

2003年,誰就是靠火箭來到太空的?(楊利偉“神州五號”)

二、感情朗讀,感受語言美

1、這篇課文由8個詞語組成,這8個詞語連在一起讀,我們會感覺到一種氣勢。

師范讀,生聽后,說說老師讀得怎么樣?

2、朗讀指導。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三、尋找規律,寫字練習

1、出示:航 艦。學生觀察,發現共同點。舟字旁和“舟”有什么不同?

2、教師范寫“航”。

3、學生練寫。

4、、學生自主觀察“運”,進行練習。

 

板書設計: 

識字8

 

                               

       神話故事      科學發現

 

 

 

 

30 我是什么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系。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設計意圖:

力求把語文課堂演繹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說教的舞臺。課堂上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設計水滴的卡通形象——水娃娃),把學習課文放在與水娃娃交朋友的過程中展開,使文本情趣、教學情境情趣、學生主體情趣發生聯動和共振。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流程中,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生活引進課堂,同時教師以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加入課堂,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享受認知趣味,受到情感熏陶。
預設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1
、小朋友愛看《西游記》嗎?你最喜歡里面的誰呀?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會72般變化的孫悟空)
  
這節課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像孫悟空一樣,也會多種變化的新朋友,大家歡迎嗎?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什么也沒有)老師故作驚訝:咦,新朋友怎么不肯出來了?哦,它說要跟聰明的孩子交朋友,如果你們能猜出它是誰,它就出來和大家認識。
3
、范讀,學生邊聽邊劃出生字。
4
、聰明的小朋友,你猜出這位新朋友是什么了嗎?(板書:我是什么   水)

二、樂闖三關,學習字詞
1
、小朋友們真聰明,猜對啦!瞧,新朋友出來啦!(課件出現水池里水滴娃娃的卡通形象)板貼,小朋友,請跟水娃娃打個招呼!
2
、水娃娃說:“小朋友們好!大家要想和我交朋友,還得通過以下三關呢!”
3
、第一關:我會讀。大屏幕出示:
     f
ú  pèng    báo    bàozào  guàngài    qì   yānmò     jià     hu?    zāi
 
漂浮   碰到   雹子        機器     莊稼   沖毀    災害
1)請小朋友跟字寶寶們打聲招呼(自己練習讀一讀)。
2)哪位小朋友先說說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是怎么認識的?老師隨機將全班都會的去掉拼音,個別學生不會的先處理,把大部分不會的字加粗線。
3)你發現哪些字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的呢?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重點:“躁、災”的平舌音,多音字“沒”)
4)字寶寶拿掉帽子了,你會讀嗎?開火車讀詞語。
5)把你認為難讀的詞語讀給同桌聽。
4
、第二關:我巧記。
1)四人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一記生字的字形。
2)組內交流巧辦法。(預設如下:猜字謎。)

一只小黑狗,長著四個口。(器)       水大好發電。(淹)   禾苗的家。(稼)

家里玩火,闖了大禍。(災)     一只腳踢三球,一踢踢到樹上頭。(躁)
3)根據自己組的學習經驗,提醒其他組注意容易寫錯的字或筆畫。
5
、第三關:我能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的字有什么特點。
 
2)學寫“沖、浮、池、曬”。
①重點指導“兩點水、三點水”的寫法。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沖、浮、池”:提示注意左右比例:左窄右寬;提示“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②學生先書空,再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

三、了解好友,朗讀課文
1
、闖過了三關,讓我們去聽聽新朋友“水娃娃”在說什么?
2
、課件出現水娃娃,師講述:“小朋友真能干!水娃娃愿意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嗎?那就趕快拿起書本去了解它吧!”
3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4
、指名分節展示讀、正音、評價。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師講述:“小朋友,水娃娃像孫悟空一樣會變化,雖然沒有72般變化,但也會很多變化,你能把它的各種變化找出來嗎?”
 2
、學生自由讀課文。
   
回答后板貼:汽、云、雨、雹、雪。句式說話:水會變成       ,會變成      ,還會變成     
3
、你知道水娃娃是怎么變的嗎?
1 相機理解:“白衣服”——白云,“黑衣服”——烏云,“紅袍”——朝霞、晚霞。
2)請生把板貼汽、云、雨、雹、雪的位置擺一擺,說理由,體會水在自然界的循環。

4、你最喜歡水變成什么樣子呢?把你喜歡的這句話練習好,一會讀給大家聽。學生比賽讀,評議。

5、點擊出示“落、打、飄”,這里的三個詞能不能換一換呢?為什么?
5
、除了書本上介紹的,你還知道水會變成什么嗎?
6
、小結:水真是有趣,它真會變,會變成汽、變成云、變成雨、雹子、雪,還會變成霧、露、霜和冰呢!

四、作業
1
、完成課堂作業本中相關“我會連、我會讀、我會寫
2
、搜集有關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猜字謎游戲:器、淹、災、害、躁。
2
、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接龍讀(一人讀生字,一人讀組詞)
3
、出示含生字的詞語及“我會讀”中的詞語,學生認讀。
二、水娃考友,品讀感悟
1
、上節課,水娃娃看到小朋友們聰明又能干,這節課又來了,瞧—— 點擊課件水娃娃,它說:“二( )班的小朋友們,你們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間要互相了解,下面我就要考考你們對我了解了多少?”你們知道我會變成什么嗎?
2
、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點擊課件,水娃娃:“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不管我怎么變,大家都還會認出我來,現在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嗎?”播放音樂,師范讀,生想像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

2)你們想讀嗎?學生自由練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3)指名讀,評價。相機指導(水娃娃在睡覺呢,請你讀得再輕些,不要吵醒他;水娃娃在散步,多悠閑呀,放松點;水娃娃在奔跑,多起勁,快點兒呀;水娃娃在唱歌、跳舞,開心點呀)挑戰讀,誰能超過他?

4)課件播放,配樂齊讀:水平如鏡的池子,緩緩流淌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  
4
、學習第四自然段。
  
水娃娃:小朋友們真了解我,可你們發現了沒有,我的脾氣有點怪,(板書:脾氣古怪)說我老實吧,有時我的確很乖;但發起脾氣來,又很壞。請到課文中找找,我有什么脾氣?
1)學生讀課文。
2)水脾氣溫和時做了什么好事?理解詞語“溫和、灌溉”。
3)你還知道水會做哪些好事?(聯系生活實際)句式:水能      ,能      ,還能     
4)水脾氣暴躁時又做了哪些壞事?
   
課件播放水對人們的危害,從中理解詞語“暴躁、淹沒、沖毀、災害”。
5)男女生分角色讀水的溫和部分與暴躁部分。
6)人們想出了什么辦法,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三、救救朋友,升華情感。
1
、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平靜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麗的水圈構成了萬物生長的源泉。水是萬物生長的乳汁,水是生命的搖籃,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最想做什么?    
2
、點擊水娃娃不見了:我能幫人們做很多好事,真開心,但是人們一點也不珍惜,現在我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請小朋友們快來救救我吧!
3
、你有什么辦法救救水娃娃?(重在引導學生如何保護水資源)
4
、你看,聽著小朋友真心的話語,水娃娃開心得裂開嘴笑呢!
  
點擊水娃娃:謝謝小朋友們,我有救了!
5
、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保護水資源出一份綿薄之力,向家人宣傳保水資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名節水小衛士!

四、學寫“災、害、黑、器”。
1
、重點指導:“器”
  
觀察“器”字怎樣寫才好看?強調各部件靠得緊很團結,“點”用彩筆描出。
2
、學生練習書空、描紅、臨寫。
3
、教師巡回指導。
4
、優秀作業展示、激勵。
五、作業
1
、完成“讀讀填填、我會變、我會讀(彩色的雨)”
2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做一名節水小衛士。

 

 

板書設計:

                           30、我是什么

 


                                 

會變     脾氣古怪

 

 

 

 

 

 

 

 

 

 

 

 

 

 

 

 

 

 

 

31 回聲

課前透視:
  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設計意圖:

本課涉及到的是自然當中的一種物理現象,大多數二年級學生對回聲知識了解的不夠多,多數學生不知道“回聲”是怎么回事。因此,課前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學生可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表達自己對回聲的認識;還可借助網絡幫助學生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讓學生學會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另外,在課堂中通過觀察和實驗演示,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預設目標:

1認識6個漢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教學難點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信息資料: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引發興趣

1、  師:“聲”想請同學們幫它找朋友,誰愿意?“聲”有一個詞語朋友叫“回聲”(板書)。

2、師:關于“回聲”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疑:回聲是什么聲音?在哪能聽到回聲呢?……)。就讓我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①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②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檢查生字讀音,讀生字卡。

3、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自主識字,短文復現

1、  師:這課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經認識了哪幾個?怎么認識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呱、哩、圈、紋、返都可以啟發學生自學,讓學生發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自己認記,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紋、反返。認記時要注意讀第三聲,而讀輕聲。)

2、  出示詞語,同桌互查,用星號評價對方。

四、圖文結合,學習第一段。

1、出示多媒體畫面。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怎么樣?(優美)

2、出示課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3、圖文結合,讀一讀,說一說:美在哪里?

4、誰能用贊美的語氣讀?

五、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短文復現,鞏固識字:

  一天,聰聰來到魚塘邊,看見青蛙游來游去,就呱呱呱地學青蛙叫,還撿起石頭扔過去。水的波紋組成一個個圓圈,由小變大,可還沒碰到岸邊,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來的樣子。

 

2、出示“紋、影、倒、洞、游”描紅后觀察。

  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左窄右寬:洞、紋;左寬右窄:影)

3、示范指導。

 (1)范寫紋、洞、影、倒、游四個字,讓學生仔細看,一筆一畫都要認認真真寫好。

 (2)講解要點:的紋絲旁是三筆寫成的,第三筆是提;字右邊的三撇,起筆應該在一條垂線上;倒、游各部分應該寫得瘦長,三個部件緊湊一些。

4、學生臨寫。

 (1) 古箏響起,讓學生在幽靜的音樂聲中進入潛心寫字狀態,做到“頭正、肩平、臂開、腳穩”。

 (2)臨一遍、對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觀察前邊的范字,看準后再臨寫。

(3)教師巡視,發現姿勢、書寫等問題及時糾正。

六、注意事項

布置學生利用網絡查找有關回聲的資料 ,沒有上網條件的同學向家人請教有關回聲現象。

 

第二課時

一、引讀第一自然段

二、導入新課,學習二、三段

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學生自由讀23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小青蛙發現另一只青蛙學它說話。)

2、快速閱讀第2自然段,思考:那只看不見的青蛙學它說什么話?把它們說的話劃下來。

3、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回聲的話,體會兩次話的語速、語調都一樣,理解回聲的特點。

4、青蛙自己說的兩次話語氣一樣嗎?你怎么知道的? 應該怎么讀?誰來讀?((從標點:問號、感嘆號等來體會第一次是高興的語氣,第二次是奇怪的語氣。)

5、這時候,小青蛙心里會怎么想?(誰來學我?它在哪里)

所以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奇怪極了)

6、于是,它就去問媽媽,誰來讀,讀出奇怪的語氣

7、媽媽是怎么回答的,我們也跟著媽媽一起去看一看。

三、實驗演示,突破難點

1、思考: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請大家默讀第四段,用   標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

2、演示解疑。(或者板畫)

 (1)實驗演示:(下面的實驗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觀察水波的蕩漾。)

  在投影儀上放一個圓形水盆,里面放適量淡紅色的水。打出畫面后,先讓學生觀察水面靜止的樣子。然后,教師把一顆小石子輕輕投入水中,再讓學生觀察水面的變化。最后,讓學生口述觀察到的情形。

 (2)朗讀課文第四段,并指導學生將文中的詞語老師實驗時引用物品、所做動作的詞語加以比較,撿拿,扔投,河岸盆壁。

 (3)結合詞語比較,復習撿、扔、碰、圈等字,并相機進行字義的理解。

3、朗讀感悟第五段

1)指導朗讀青蛙媽媽的話。

    青蛙媽媽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問,要讀出耐心、親切的語氣,節奏應該稍慢。

    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或領讀(如果學生讀不好)—練讀指名讀齊讀。

2)小青蛙聽了媽媽的話恍然大悟,它非常高興,要讀出歡快的語氣,節奏要稍快。

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或領讀(如果學生讀不好)—練讀指名讀齊讀。

4、學習第六段

1)自由讀,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歡快)

2)用高興的語氣讀這一段。

3)通過朗讀與第二段的“高興”進行比較。

四、分角色朗讀,總結全文

1、分“青蛙媽媽、小青蛙、回聲”等朗讀全文。

2、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填空:回聲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來的自然現象。還有哪些地方也能產生回聲?

3、小結:同學們只要多看、多聽、多實踐,就一定會比青蛙聰明。

五、指導書寫——岸、園、圍

六、讀讀抄抄(課后題)

七、彈性作業,拓展延伸

一星級:積累本課中的優美詞句。

二星級:回家后用臉盆做一個實驗,觀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蕩回來的樣子。

三星級:同學間合作,自編自演課本劇。

 

板書設計:    

31、回聲

           

                        

                

      水波 ) ) )  ) 河岸      聲波 ) ) )  )障礙物

 

             蕩回來                     返回來

                                    

                

 

 

 

 

 

32 太空生活趣事多

設計意圖:

1、樹立大語文觀念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體現在語文學習綜合性特點。因此,我設計了再尋趣事,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對科學事業的熱愛。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度。”(《禮記·中庸》)我們倡導生成的課堂教學不是不要預設,而是改進預設。葉瀾說:“一個真正把人的發展放在關注中心的教學設計,會使師生教學過程創造性的發揮提供時空余地。”因此,我設計了感悟有趣中的發現、介紹和找原因,關注課堂上學生的精神生活,設計“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預設方案。

預設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了解有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必”的臥鉤以及書寫的筆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看過《藍貓三千問》嗎?那肯定知道藍貓和楊利偉叔叔一起去太空探險,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

 2、(出示楊利偉的照片)你有什么話想問楊利偉叔叔嗎?

 生可能會問:你在太空生活得好嗎?你在太空上都看到了什么?在太空怎么生活呀?你在太空活和我們一樣嗎?……

3、播放楊利偉叔叔的邀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小朋友們一定等不急了吧?別急,要想了解清楚呀,就得先學好生字,讀通順課文。就請小朋友們邊讀課文,邊把生字寶寶圈出來,想想辦法把它們記住。最后,還要請你給每一個小節標上序號。

2、指名讀生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3、摘星星(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4、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有趣的事?

5、交流,板書有趣的事。

6、初步感知有趣

1)小組內朗讀:每人讀一段有趣的事,看誰讀得好,選一名同學把自己讀的最好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2)出示學生比較難讀的句子,指名讀。

3)比賽讀。

四、學寫生字

1、生字都會讀了,能寫好它們嗎?實物投影出示“杯、件、住、須”,你有什么發現?(左窄右寬)

2、范寫,生每個字寫2

3、評講。

4、出示:能、飄,你又發現了什么?(左右均勻分布)

5、范寫,仿寫。

6、出示楊利偉圖片:小朋友們,你們都學會生字了嗎?

太空中的生活說起來還挺有趣呢。下節課繼續去看看有趣的事情!

 

第二課時

一、空中探險導入(出示課件)

1、  生字卡片抽查認讀情況,給生字組詞。

2、  做書上154頁的讀讀說說。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課文中有一段話跟題目的意思是一樣的,找找看。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讀讀,你讀懂了什么?

   有趣:就是有意思    

   挺:你能給它換個詞嗎?(真,很,怪,真是)

二、感悟有趣和不容易

(一)小組學習討論,太空生活怎么有趣?與我們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啊?

(二)匯報:

1、你從什么地方發現太空生活特別有趣?

2、你能讀出新鮮有趣,讓人聽了就覺得很驚奇嗎?

 

睡覺——把自己綁在睡袋里

1、把有趣的現象讀出味道來,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在讀中感悟有趣。

3、是的,沒法睡覺,睡得不安心,在課文中就有一個詞跟這個意思相反的,你能找出來嗎?(安穩覺)

4、是的,如果不綁在睡袋里,就沒法睡個安穩覺。我們一起來看看,宇航員在太空睡覺的情景。(出示課件圖片)齊讀。

 

喝水——用帶吸管的塑料杯

1、你發現怎么有趣、奇特了?(水很難喝到)

2、你能讀出這么有趣的事情嗎?

3、這是怎么回事?

 

走路——帶鉤的鞋子  帶網格的地板

1、你又有什么發現?怎么有趣了?(我們在地上走路很平穩,而宇航員很麻煩,得穿帶鉤的鞋子。我們地板很平滑,而他們的地板是帶網格的。)

2、是的,請看看這幅圖。想一想,宇宙飛船里為什么要這么設計呢?

3、你能讀好這句話,讓別人很好地了解宇宙飛船的這個獨特的設計嗎?

4、還有什么發現,讓你感到有趣呢?(在地面上,怎么用勁,怎么咳嗽都好好的,可是在宇宙飛船里卻不一樣,會飄到半空,還有可能后退。)

 

洗澡——特殊的沐浴器

1、怎么有趣了?你能讀好這幾句話嗎?突出沐浴器的不同、特殊。

2、聽聽世界首位太空游客蒂托回到地球后說洗澡的趣事:

首位太空游客蒂托于200156日離開國際空間站安全返回地面時說,太空沐浴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洗15分鐘的澡,準備工作要做幾個小時。太空人首先要把自己罩進一個密封的帆布罩里,防止洗澡水到處飄飛。然后把雙腳固定起來,不然,飄浮的身體被水一沖,會不停地翻跟斗。在失重狀態下,水呈一顆顆圓圓的小水珠狀,它們飄在四周對人的安全威脅極大,一滴水就會嗆傷人。沐浴前,太空人還要戴上呼吸罩和保護罩。洗完澡后,水不會自動流走,人身上的水連同洗過的污水都要用泵吸走,沾在帆布罩上的水,也得用吸塵器—點點吸干。

3、這么有趣,你能讀出這么有趣的感覺嗎?

(三)感受不容易

1、太空的生活在我們看來,是那么有趣,可是在宇航員的眼里,卻不是那么回事。你們試想一下,如果你們長期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感受?(很不容易)

2、師就拓展文字(為了能適應太空生活,宇航員在地球上刻苦訓練的例子)

3、圍繞刻苦鍛煉的主題,展開多種句式的說話訓練:

在太空中,宇航員                必須             

不然                                          

為了能在太空生活,宇航員必須                             

(四)再讀課文

三、找找原因

1、太空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我們到太空這么游玩了一番,領略了那么多新鮮有趣而又奇特的太空生活,太令人難忘了。現在,你腦子里有沒有一個大問號?有疑惑嗎?(在太空中生活為什么會這么奇特呢?)

2、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個答案就藏在課文里,其中有一句話可以為你解答。

3、了解失重(課件演示)

四、再尋趣事

1、你們還知道太空生活中別是趣事嗎?是怎么知道的?誰來向大家介紹?

2、播放楊利偉叔叔的期望。

3、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再去太空看看,播放課件。

五、指導寫字“必、事”

重點指導:1、“必”的臥鉤以及書寫的筆順

2、“事”的筆順。

六、布置興趣作業:

1、寫話練習:根據手上的資料,展開合理的想象,假設自己在太空會發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為題目寫一段話。

2、繪畫:自由想象太空的奧秘,用彩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板書: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覺          綁睡袋

 走路        穿鉤鞋

喝水          帶吸管

洗澡          沐浴器

 

 

資料袋:

太空吃飯講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別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吃飯時,宇航員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面對擺在餐桌上的飯菜,千萬不能著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夾飯、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調。端碗要輕柔,動作太猛,飯會從碗里飄出去。夾飯、夾菜要果斷,要夾準、夾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飯菜夾住后,張嘴要快,閉嘴也要快,因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閉嘴它也會“飛”走。咀嚼時節奏要放慢,細嚼慢咽利于消化,還可以減少體內廢氣的產生和排泄,避免宇航生活環境的污染。在太空吃飯最忌諱的就是邊吃邊說,這樣會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飛出嘴外,飄在餐廳或生活艙里,宇航員稍不注意吸進鼻腔就容易嗆到肺里發生危險。

 

 

 

 

 

 

 

 

 

 

 

 

 

 

 

 

33  活 化 石

設計意圖: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預設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
.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學習第一段,指名讀。
4
.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
.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
.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
.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
.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
.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識記生字。
1
.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
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h
é         quēfá
核桃       缺 乏
2.
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游戲:識字擂臺賽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四、指導寫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
.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 范寫,生練寫,評講。
 3
、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布置作業。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聽寫四個生字,并組一個詞。

二、感知活化石的特點。                                                                                     1、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為什么稱它是“活化石”呢?學生自由讀,找找銀杏樹的特點,用――劃出來。
2)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 
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 
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4.
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你們想看嗎?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三、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四、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五、指導書寫“滅、克、歷、史”

1)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2)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六、課后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擴展練習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雙雙——      一位位——

七、 作業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34 農業的變化真大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彩用連環畫的編排形式,把圖文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

設計意圖:
  本課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在識字、讀書的同時,吸引學生關注科學,愛科學,學科學,引發孩子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動口,又動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擴展自己的視野。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
、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在感情朗讀中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向長輩了解農業的變化 ;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興趣

1、師板書課題后生讀題。(板書“農”時,邊板書邊說筆順,要求學生認真看,仔細聽。)

2、談談課前了解到的農業的變化。

3、師述: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農業的變化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學生給大家提個醒,明確讀課文時要注意做到: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同學或老師;

2)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3)讀課文,結合圖,想想課文的意思。

2、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學生試讀,指名讀,及時正音。(重點知道讀好“產”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開火車認讀生字。

2)學生說說自己已認識或剛認識的生字,怎么認識的?提出比較難識記的字共同討論。

3)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4)選出自己認為最難讀的句子,請大家讀讀。(隨機指導讀好2個長句子的停頓)

a、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b、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4)分節抽讀課文,及時正音。

5)談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農業的變化。(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三、寫字指導

1、師范寫生字:廠、產、介。

2、生仿寫,師要求第2個字比第1個寫得好。

3、組織評議。

四、課后實踐

搜集農業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教師逐一出示生字,學生讀并組詞,看誰反應最快。(對于難識記的字要多出現幾次)

2、看教師嘴形,從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尋找并讀出來。

二、圖文對照,精讀課文

師述: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文具體介紹了(雜交水稻良種、大棚種植、彩色棉花、無土栽培)。看到農業的這些變化,“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高興、興奮、激動、好奇)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1、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變化,對照圖,練習朗讀。

2、交流朗讀 

1)第2自然段結合朗讀,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讓學生閉目想象,朗讀好百花盛開\瓜果飄香

3)第4自然段重點讀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圖理解十分茁壯

5)出示后三個自然段,你發現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體會過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師述:了解了這么多,你最想說什么?(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句子: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農業的變化真大!

 4、小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無土的水中,栽培著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其實,農業的變化遠不只這些.

三、爭當小講解員活動

1、把自己課前搜集的農業科技成果拿出來,試著在小組內當講解員介紹。

2、推薦優秀者上臺介紹(教師把學生搜集的資料貼在黑板上)

3、小結。

四、積累詞語

1、請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

2、出示讀讀記記中四字詞,選其中的詞語說話,并說說類似的詞語。

五、寫字指導“科、技、紡、織”

1、教師逐字范寫,邊寫邊講解注意要點。

2、學生仿寫,師要求學生第2個超過第1個。

3、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板書設計:

 雜交水稻良種

農業的變化真大         大棚種植

(先進的科學技術)       彩色棉花

                         無土栽培

 

語文園地八

教學要求:
 1、擴展識字量,反義詞練習,朗讀、識記成語,能寫話,口語交際,才藝展示。
 2、通過認、讀、識、記、說、做完成練習。
 3、培養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1、利用部件區分形近字,擴大識字量。能看圖說反義詞。
 2、能在具體語境中區分意思相近的詞語。
 3、培養學生朗讀、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具準備:形近字卡片,找反義詞的畫面,幾種熟悉的動物、植物畫面。
課時劃分: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這個活動安排了兩部分內容:一是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二是通過看圖,引導學生發現由圖中的事物可以構成許多反義詞。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材所提供的內容,讓他們去主動發現,自主歸納,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1、讀小泡中的話,然后讓學生自己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這一漢字特點。

 2、讓學生展開想象認記這些字。如:第三組的四個字可以這樣記,衣被是一家,用手來披掛,土坡一口缸,砸破石頭上。

 3、“看看說說”讓學生自己發現,不必引導。指名說。如:黑、白,大、小,長、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單、雙。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

  本部分安排四項內容:讀記四字詞語;選詞填空;寫話;讀短文。“讀讀記記”重點是指導學生讀熟、記住,通過創設語言情境幫助理解詞語的意思。“我會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產生寫作的愿望,對于內容和語言方面不必提出過多限制。“讀短文”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1、自己讀詞語,一起讀。

  創設情境幫助理解:如,太陽一出來——金光閃閃,黃山的風景——秀麗神奇,小兔子跑進樹林——無影無蹤,廣闊的大海——無邊無際。

  2、自己想辦法記住這些詞語。(也可以讓學生的把這些詞語寫在自己的積累筆記上。)

二、我會選

  引導學生自讀詞語和兩個句子,想像一下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自己選詞填空,請同桌檢查,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三、我會寫

  1、啟發談話:平時你們有很多悄悄話在心里藏著沒有說,你想說說嗎?

  2、組內同學互相說自己想說的話。(內容不限,長短不限。)

  3、你可以說更可以把他寫下來。這樣自己以后看了還能想起來呢。

  4、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了解。也可以組織組內同學互相讀讀一讀,評一評。

四、我會讀

  1、自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同學比賽讀,讀給老師聽。

3、組織學生說說韓愈聰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是本組教材主題的一個延伸,融科學自然教育于口語交際活動之中。目的在于通過學生的交流活動,豐富學生的對生物知識的認知,培養他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解生物,保護生物的意識。活動中教師應該按照教材安排,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準備,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評價,以達到此次活動的多重目的。

交際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動物、植物的有關資料(文字、圖片等)。

  2、相關的動物頭飾、寫有動物名字的標牌等。

  3、動物自我介紹的錄音。

  4、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

教學過程:

  1、小組討論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同學間互相閱讀。

  (2)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3)用簡單的話想全班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2、召開“動物,植物介紹會”

  創設情境:大家看了這么多有關動植物的資料,掌握了這么多動植物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動植物的小專家了。我們組織一個“動植物介紹會”好不好?

  示范引導:昨天,我請作北極熊做了一次講解,下面我把錄音放給大家聽聽,我們可以學著它的樣子介紹一下自己。

  3、分小組準備講稿。

  4、學生在小組內練習講解,講解的同學要戴好相應的頭飾,掛上相應的動物標牌。(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

  5、各組推選最佳講解員參加全班比賽。

  6、師生共同評議。

 

展示臺

  這是本學期結束前的一次展示,可以把本學期的學習成果都那出來展示。教師要組織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學生一個學期以來的收獲。鼓勵學生大膽展現自己,總結收獲,在相互的交流中促進學生積累,培養學生的表達和自我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1、日記展示可以讓學生自己讀,也可以擺出來參觀,或是打印成冊發行在全班,全年級,家長。

  2、中華鱘等資料可以以資料卡片的形式展示。自然博物館見聞可以在小組內介紹,再在班里介紹。(條件不允許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集相關的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組織學生進行展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巴青县| 全椒县| 双桥区| 新闻| 东乡县| 新营市| 名山县| 集贤县| 德钦县| 雷山县| 正镶白旗| 赤城县| 仁寿县| 车致| 石城县| 定边县| 梅河口市| 丰城市| 凤庆县| 上高县| 泸州市| 阿拉尔市| 林周县| 贵阳市| 银川市| 西城区| 娱乐| 视频| 沽源县| 卓尼县| 出国| 鲁甸县| 汉阴县| 乡城县| 西昌市| 保靖县| 靖边县| 鲁甸县| 高唐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