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聯動城市建設
應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
為了深入貫徹學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市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南移西進,北展東擴,提升品質,重塑形象”的城市建設總要求和“改造舊城,建設新城,開發古城”的三城聯動總思路,根據十一屆市政協第九次主席會議精神,圍繞三城聯動這一主題,通過視察和調研,太原在三城聯動的城市建設中應特別注重文化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具有標志性文化內涵的建筑還充當了一個現代城市的名片,體現出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如國外的悉尼歌劇院、巴黎凱旋門、美國迪斯尼、維也納的金色音樂廳,國內上海舊有百樂門,今有明珠塔,北京古有紫禁城,今有世紀壇、國家大劇院等。我市有著2500年的建城歷史,而且全市上下正在為建設特色文化名城而努力奮斗,但目前的文化設施存在著設備陳舊、規模較小、沒有特色等問題,與北京、西安等文化古城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在三城聯動的城市建設中應注重文化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我們認為:舊城改造要在改建上下功夫,保護和擴大現存的文化設施;新城建設要力求做好文化設施的規劃,要從藝術的角度深入挖掘,立足于風貌展示,充分體現新城生態型、數字化、國際化和現代化的文化特征;古城開發要著重解決好恢復與配套的關系,以古城為依托, 恢復性建設一些具有太原特色的文化設施,并同時配套部分現代文化設施,使古城開始能健康持續發展。
一、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在三城聯動城市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
(一)文化是城市建設的靈魂,文化標志性建筑更是一個城市的名片。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沉淀、累積下來的精神財富。城市則是生產力不斷發展、經濟積聚的產物。文化與城市有著共同的特點:一是它們都是人的“居所”,前者是精神上的,后者是身體上的。二是它們都會留下標記。文化成為區分和辨別人的基本符號,而城市也正在成為國家的符號。三是它們都要求和諧存在,文化系統和城市系統的內部都是一種系統的、有機的、相得益彰共榮互榮的關系。經濟是現代城市的力量,景色是現代城市的形象,文化則是現代城市的靈魂,只有文化內涵豐富、發展潛力強大的城市才是魅力無窮、活力無限的城市,才能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不斷開拓,永遠興盛,笑傲于世界城市之林。
文化設施建設含量的比例,直接關系到城市的整體氣氛??匆粋€城市不能片面的看高層建筑有多少.商場有多少,賓館飯店有多少.霓虹燈裝了多少,而應注重看一個城市濃厚的文化氛圍。文化標志性建筑充當著現代城市的名片,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諸如巴黎的盧浮宮、悉尼的歌劇院,美國迪斯尼、維也納的金色音樂廳在文化古都北京,天壇、中華世紀壇、長安大戲院、現代文學館、西單圖書大廈、國家大劇院、奧運鳥巢運動館等一批蘊涵深厚文化氣息的建筑都成為北京市的名片。美國華盛頓除了國會、白宮、五角大樓等一些政府機構,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杰弗遜紀念堂、肯尼迪藝術中心、國家宇航博物館、國會圖書館、國家藝術館、國家檔案館、歷史與工藝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國際東方藝術長廊、西方藝術長廊、非洲藝術長廊、世界大氣和太空展覽館、國際水族館、國際郵政博物館等一座挨一座的別致新穎的歐美建筑都是文化設施??傊?,一個城市有了給人打烙印的文化設施,這個城市將會充滿活力地屹立在世界之林。
(二)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是貫徹十七大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構建和諧社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效后的現實要求,也是步入富足年代的城市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客觀需要。和諧城市是和諧社會的基礎與核心,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的建設將推動和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文化的傳播、文明的傳承都必須依靠文化設施這個載體,傳遞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神所向,滿足人們的文化精神需求。因此,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是貫徹十七大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三)有著2500余年建城歷史的太原,傳承文脈,建設特色文化名城,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更有重要意義。
一個城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某種程度可以說是取決于它的有特點的有意義的文化設施。北京在全世界聞名,是因為有了天壇、長城、故宮博物院和頤和園等。南京出名是因為有中山陵、夫子廟等。深圳建市僅20年,但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歡樂谷等旅游和文化設施.成為深圳的吸引力所在,加深了人們對這座新興城市的美好印象。
太原作為一個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古都,是東方文化的源頭之一,代表著華夏文化的主干。她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地延續下來,一個內在的因素就是這座千年古都,始終代表著民族的傳統文化,曾創造了無數的文明成果,給人類留下了最珍貴的歷史記憶。 市委市政府把建設特色文化名城作為太原城市發展定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著眼于提升城市“軟實力”,發揮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巨大驅動作用。只有加強大型文化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升文化品位、展示文化魅力、吸引世界眼光,才能將太原打造成聞名世界的集三晉文脈與現代氣息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
二、太原市文化設施的現狀與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差異
太原市的文化設施種類齊全,具有代表性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館等設施均有分布,但不平衡,多集中在迎澤區、杏花嶺區,以迎澤大街為軸線分布。二是文化設施規模和檔次多處在中下游水平,不論是公益性還是經營性的,具有文化標志性的建筑沒有一座,更談不上影響力。由政府投資興建的一些文化設施處于年代久、裝備差、機制僵、投入少、效益低的落后狀態,新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速度過緩,與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城市化進程不同步。三是歷史欠賬太多,加之經濟的制約,觀念的影響和管理體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還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和文化事業整體發展的要求。
北京市在“九五”期間,先后建成長安大戲院、現代文學館、西單圖書大廈、首都圖書館、中華世紀壇等文化標志性建筑。本世紀的前八年,規劃在建的文化設施達650多億元,超過前50年投資的總和。北京市僅公共圖書館就有26家,門類眾多的博物館已超過百家。一批融合現代感和民族特色的雕塑亮相北京街頭。為北京作為現代化的大都市又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據陜西日報報道,西安市公共文化體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建成了像西安博物院、環城西苑、大雁塔北廣場等一大批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西安廣電中心、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貞觀文化廣場正在積極建設之中,西安音樂廳、西安大劇院、曲江電影城、陜西文學館、陜西民間藝術館、陜西藝術家展廊六大新文化場館以及東門民俗文化廣場、中山門永興坊大型文化廣場等也已啟動建設。古城南京依托明城墻建成較為完整的明城墻風光帶和一個較大規模的歷史文化景區,加強如雨花臺烈士陵園、梅園新村紀念館、八路軍辦事處、孫中山紀念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行知園、渡江勝利紀念碑等近現代歷史紀念地建設,同時建設了新華發行集團新港物流中心、鄭和寶船廠遺址、石頭城公園、南京圖書館新館、南捕廳歷史文化街區、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瞻園等,2008年將建設南京大劇院、小紅花藝術學校等重點文化設施。
三、太原城市建設中文化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的建議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我們必須樹立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的理念。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標志,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是吸引力,更是競爭力。城市發展的持續力在于它的文化力、在于人們的精神狀態、在于對自己城市的認知能力。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照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牢固樹立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在城市建設中,一要注重人文資源的保護與繼承,避免在城市建設中只重視物質環境改善,而忽視文化內涵構建的現象,堅決杜絕大肆拆毀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街區、胡同、建筑物、文化設施,破壞原有的城市風貌。二要樹立“開發是政績,保護也是政績”的觀念,在對歷史文化資源、設施進行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再進行開發和利用。三要依托豐厚的人文資源,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二)用城市建設規劃確定,引領保證文化設施建設。
文化設施反映了城市的經濟、文化水平,代表著城市的現代文明和建設成就,是城市整體形象的一部分。要從城市建設的戰略高度出發,大力抓好文化設施的中長期規劃和建設工作。要積極探索公共文化設置為民、利民、便民的路子,為廣大群眾文化消費創造便利的條件。
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通過城市建設規劃確定,引領城市文化設施的建設,做到使文化設施總體布局科學合理,單體新穎別致。文化設施,是為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質,滿足城市居民精神需求服務的,因此,在文化設施建設上,一定要隨著城市小區建設,在規劃上同步進行。一個小區,要配套建設的文化體育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使小區居民在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的同時.也使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相應地得到提高和滿足。北京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新建改建小區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實行指標管理的通知》,上海市提出使居民步行15分鐘能到達文化活動場所的目標。為此,我們必須通過規劃手段,充分考慮文化設施用地,審批新建、改建的居民區時要堅持文化設施與綠地、體育設施等配套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文化設施的建設,滿足人們對文化藝術的渴求,提高現代文明素質。
(三)“三城聯動”注重文化設施規劃建設的思想原則。
1、改造舊城,要注重加強原有文化設施的保護性改造和建設新的文化設施。
改造舊城,就是要改造出一個環境友好的宜居舊城。以“拆舊城、創精品、保古建”為重點,全面推進舊城改造,加快舊城人口疏散,調整舊城功能布局,改善舊城生存環境,將舊城打造成為城市的歷史文化區、中心商務區、休閑旅游區。特別要對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和街坊進行保護、恢復和展示,形成具有晉陽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風貌。
改造舊城中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的關鍵在“改建”。 “改建”是指對舊城過去的一些文化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保留,通過資源的置換,重新建設或擴大文化設施或項目,滿足文化需求。一方面是加強對原有文化設施的改造,通過資源配置或利用空間優勢,不斷強化原有文化設施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在改造中要重新規劃一批新的文化設施,這是因為一是改造后的舊城將成為中心商務區、休閑旅游區,就要求有強大的文化設施來滿足人流、客流增加對文化的需求,二是文化設施體現著一個城市的風貌,加強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將促進晉陽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風貌的展示。
2、建設新城,科學合理規劃體現新世紀群眾休閑娛樂及公益文化設施,并注重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
建設新城,就是要打造出一個亮點突出的魅力新城。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確定按照“兩軸、兩片”的空間結構,啟動長風街以南80平方公里的南部區域建設,突出“汾河景觀、生態景區、電氣城市、立體交通”四大亮點,高標準建設長風商務區和汾河景觀區,實施晉陽湖開發工程,加快城市電氣化改造和立體交通設施建設,努力把太原建成全國第一個電氣化城市,使新區成為展示太原文化內涵、開放形象和城市魅力的標志性區域。這些都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合理性。我們非常贊同。
我們在這里主要指出的是:建設新城中注重文化設施建設關鍵在“規劃”。“規劃”是指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規劃如圖書室、科技館、群藝館、影劇院、公園、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用地,政府安排資金建設,解決當前文化設施布局不合理,群眾文化活動難的問題。新城文化設施規劃要從藝術的角度深入挖掘,立足于風貌展示,傳承中華民族燦爛文明,體現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反映太原乃至全國各個歷史階段不同建筑經典風格和時代頂級水平;新城文化設施規劃立足于外向型經濟,規劃要豐富和融通東西方建筑文化,兼備世界各國風格,能夠適應國際不同民族居住、生活和文化的需求;新城文化設施規劃立足于以人為本,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繼續在城市生態和都市旅游上深化,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使整個規劃要有時代性、民族性、世界性,要充分體現新城生態型、數字化、國際化和現代化特征。
3、開發古城,展現歷史文化設施遺跡,并要規劃與古城相符合的文化配套項目,促進古城健康持續發展。
開發古城,就是要開發出一個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啟動晉陽古城保護挖掘工程,對古城遺址進行科學挖掘、合理規劃、開發修復和包裝宣傳,讓晉陽古城重現三晉大地,成為能與陜西兵馬俑媲美的文化熱點和旅游熱點。
古城開發中注重文化設施規劃與建設關鍵在“恢復”、“配套”。“恢復”是指在古城開發中對過去的戲臺、戲院、字畫店等文化設施進行恢復性建設。“配套”是指在一定的建設量中須保證安排一定的文化項目及設施。開發古城要充分發掘歷史文化資源,依托古城遺址,整理、修復、保護、恢復一些古代文化設施,充分展現濃郁的古晉陽文化特征,歷史文脈,同時要注意建設一些影視城等文化項目及設施,給古城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比如西安依托古遺址建成了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環城西苑等新的文化設施與人文景觀,讓人們 “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
(四)堅持城市文化設施建設管理體制的多元性
文化設施的建設總體上應分為兩大類:一類應屬于政府決策規劃設計,政府出資建設并由政府來經營管理的。一類應用于政府規劃,由民間出資建設并由民間經營管理的。同理,政府采用文化設施代建制。
1、重要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應是政府行為。屬于政府管理的文化設施.不僅應重視經濟效益.更應重視社會效益。重要的文化設施包括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紀念館、大劇院、城市廣場、公園以及體育中心、大型體育場館等,這些設施是與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是一個城市必須具備的。這些設施應是政府規劃設計、出資、建設、經營的,美國華盛頓就有幾十家這樣的博物館,不僅政府設計、政府出資建設、政府管理,而且對外開放一律不收參觀費。
2、把文化設施建設管理與市場行為結合起來。文化設施不一定都要政府出資建設,而應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居住小區的文化設施,應調動街道、個體以及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來投資建設,政府補貼、政策傾斜,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比如美國洛杉磯的迪斯尼樂園、好萊塢影城等,都是私人投資建設和私人經營的,這些地方不僅收費,而且還比較高,但是參觀的人非常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非常好。
3、文化設施實行代建制
所謂代建制,是指將項目建設與項目使用人分離,由項目出資人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企業對項目招投標、設計、施工等建設過程進行管理,項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項目建設管理方式。對一些文化設施,采用政府規劃建設,經營管理委托經營公司或單位,對建設成本投入的回收進行監管,實現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
總之,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城聯動”城市建設的思路是一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城市建設發展之路,我們將堅決響應,積極行動,大力支持,努力為實現把我市建成集三晉文脈與現代氣息為一體的特色文化名城的宏偉目標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