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平時生活中,總覺得脖子疼,肩膀疼,關節疼,怕冷,腰酸腿軟,疼得也不是非常明顯,有時候還會頭暈眼花,心慌心悸,還容易怕冷,手腳冰涼,不喜歡喝水等等。
中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血脈不通,氣血虛弱,陽氣不足了。氣血可以營養我們的全身,讓我們全身的器官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還能濡養我們的筋脈,讓我們的筋骨充盛,不容易疼痛抽筋。如果長時間的血脈不通,全身失養,還會出現肌肉萎縮,關節失靈的情況。
今天推薦的這個方子,就可以溫經散寒,養血通脈,出自醫圣張仲景之手,對于血脈不通,氣血虛弱,陽氣不足導致的全身各處不舒服,有很好的作用。這個方子就叫做當歸四逆湯,用到的藥物分別是當歸,桂枝,細辛,芍藥,甘草,通草和大棗。
血虛寒凝,既要驅寒又要補血,所以此方中用甘溫之藥當歸,和辛溫之藥桂枝,在補肝養血的同時,還能溫通經脈,既能將血脈之中的寒邪驅逐出去,又能補氣養血,兩藥合用,共為君藥,是為養血溫通之法。
然后是白芍和細辛為臣藥,白芍有養血調經、柔肝止痛之效,與當歸、桂枝合用,既能補血又能和血;而細辛這味藥辛溫解表,在內可以溫通臟腑,在外可以溫通經脈,表里兼顧,可以幫助桂枝驅散寒邪。
而通草藥如其名,它的功效便是一個“通”字,可以通氣、通血、通脈,為佐藥。最后再配以大棗和甘草來健脾益氣,調和諸藥,并且大棗和當歸、白芍合用,既能補血,又能防止桂枝和細辛這兩味藥的藥性太過燥烈,損傷陰血。
當歸四逆湯整個方子,有辛溫通陽的藥物,還有補血活血的藥物,同時還用了緩和潤燥的藥物,整個方子在藥性不太猛烈的情況下,還能達到活血通脈的作用,很適合陽氣不足,血脈失養導致的癥狀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