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時候,朋友去給家里的老人辦理慢病醫保,在審核之前需要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原以為檢查會很順利,結果發現醫院里竟然人滿為患,朋友直說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多人患上了高血壓。
高血壓本身僅僅是血壓升高,而因為血壓升高卻引起的很多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之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腦卒中,腦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也因此而成為人類死亡的第一殺手。而一旦患上了高血壓,往往是終生與之為伴。除了按時服用相關的藥物,飲食上也要注意。有些食物,雖然好吃,但是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能少吃就要少吃,能不吃就盡量不吃。
在食鹽緊缺的年代,老百姓購買食鹽也犯愁。如今的情況,則是老百姓吃鹽有點多。食鹽攝入量超標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膳食中高鹽攝入量是引起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病最主要的發病因素。研究發現,每天食鹽攝入量大于12克的人,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增高14%。少吃鹽,控鹽已經是勢在必行。
高熱量的食物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肥胖是原發性高血壓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肥胖者的體質指數已經超過了28,隨著體質指數的增加,血壓進行性增高,肥胖與高血壓的關系呈正相關。對于已經出現肥胖的人來說,減肥首當其沖。很多肥胖者,在減肥成功之后,血壓也恢復正常。而高熱量的食物,雖然好吃,卻是飲食禁忌。肥胖的人和高血壓患者還是盡量不要吃高熱量的食物。
喜歡喝酒的人,從古到今已經不再少數。高興的時候要喝酒慶祝,煩惱的時候還要借酒澆愁,生活之中處處存在酒水的身影。為了喝酒,男人們會找各種借口。其實,飲酒作為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已經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加以證實。即使是飲用價格更為昂貴的酒水,也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乙醇在低劑量的時候可能會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是在高劑量的時候則對血管產生收縮的作用。調查發現,平均每5高血壓患者中就有1個人是因為飲酒所致。
大多數人對于糖的印象是停留在白糖、紅糖等精制糖上,吃糖多了會引起蛀牙和肥胖,這可能是老百姓對于糖的印象。其實,很多食物中往往也含有糖,卻被大眾所忽視。而這些額外添加在食物中的糖,也就是游離糖。游離糖也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而且游離糖也被稱為是高血壓的第二殺手。過量的糖,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泄減少,增加了血管里的容量,血壓自然就會升高。
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在按時服用藥物的基礎上,要強調生活方式的調整,這樣的做法既有利于高血壓的預防又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進行飲食治療。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減輕體重、增加運動、限制飲酒和減少鈉鹽的攝入以及采用合理的飲食模式。
高血壓的發生并非一天而出現的,控制血壓也不能急于求成。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同等重要,三者共同作用下,控制血壓也就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