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活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婦女,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腦里長出蛔蟲的人!
震驚她自己的同時,也震驚了整個醫學界。
2021年1月,在經歷了三周的腹痛和腹瀉,以及隨后出現的持續干咳、發燒和盜汗后,她(暫且稱她為S女士)被家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腦部的掃描顯示,S女士的大腦右額葉內存在非典型病變,但醫生并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以為只是罕見的肺部感染,開了一些對癥的藥。
直到2022年,S女士發現自己開始變得非常健忘,抑郁癥也在不斷惡化。她終于下定決心不在地方醫院看病,而是轉診到位于澳大利亞首都的堪培拉醫院。
按照慣例,醫生給S女士做了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異常,需要手術。在多名醫生的幫助下,神經外科醫生從S女士的大腦中取出了一條長達8厘米的淺紅色蛔蟲,甚至還在蠕動。
傳染科醫生桑賈亞·塞納納亞克(Sanjaya Senanayake)說: “對于經常處理大腦感染的神經外科醫生來說,手術已是家常便飯了,以往他們碰到感染的都是細菌病毒之類的。但這一次,他們卻在人類的大腦中發現了一條會蠕動的蛔蟲,這也太可怕了,整個職業生涯中估計也就這一次了。”
圖片來源:Canberra Health Services
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促使醫院許多科室的醫生迅速聚集在一起,討論這是什么蛔蟲,以及進一步的治療計劃。一開始,他們只是查閱教科書,查找可能導致神經系統侵襲和疾病的所有不同類型的蛔蟲,然而這樣大海撈針似的搜索毫無結果,醫生只能向外部專家尋求幫助。
塞納納亞克說:“堪培拉是一個小地方,所以我們將仍然活著的蛔蟲直接送到了一位對寄生蟲非常有經驗的專家手里,他是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一名研究員。當時,他看到這條蛔蟲后也非常震驚,不敢相信這是從人類大腦中取出來的。”
羅伯特氏蛔蟲(Ophidascaris robertsi)是一種常寄生于地毯蟒蛇(Morelia spilota)體內的蛔蟲,常見于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通常情況下,蛔蟲的幼蟲寄生在小型哺乳動物和有袋類動物的身上。這些被寄生的動物被蟒蛇吃掉,蛔蟲會在蛇體內完成整個生命周期。
羅伯特氏蛔蟲在地毯蟒身上很常見,通常生活在蟒蛇的食道和胃部,并在宿主的糞便中產卵。堪培拉醫院的這名患者,是世界上首例在人體中發現這種寄生蟲的病例。那么,它是怎么鉆到人的大腦里的呢?
A)通過液體衰減反轉恢復獲得的患者大腦磁共振圖像,顯示右額葉病變增強;B)從患者右額葉取出活的羅伯特氏蛔蟲第三階段幼蟲;C)立體顯微鏡下(原始放大倍數×10)的羅伯特氏蛔蟲第三階段幼蟲。
塞納納亞克分析認為,這名婦女居住在地毯蟒棲息地附近,盡管沒有直接接觸蟒蛇,但她經常采集當地的野菜為食。
這些植物恰好被地毯蟒的糞便所污染,蛇糞中含有大量的羅伯特氏蛔蟲卵。患者接觸了這些植物并將蟲卵轉移到食物或廚房用具上,進而轉移到食物上,或者是吃了含有蟲卵的蔬菜,從而感染了寄生蟲。
S女士所經歷的各種癥狀都是因為寄生蟲卵和幼蟲從腸道逐漸遷移,通過各種其他器官,到達大腦所致。
該患者接下來需要接受可能侵入她身體其他部位(例如肝臟、肺部)的幼蟲治療。但鑒于之前從來沒有患者的大腦鉆進寄生蟲過,對其大腦進行治療需要小心謹慎。例如,一些藥物可能會在幼蟲死亡時引發炎癥,造成大腦傷害。
????
研究人員說,這一案例顯示了疾病和感染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危險增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人類新發現或新出現的傳染病中約75%是人畜共患病。這和人口激增,我們越來越接近并侵犯動物棲息地脫不了干系。
傳染病醫生彼得·科利尼翁教授表示,一些人畜共患疾病病例如果罕見到連醫生都不知道要在人體中尋找什么,就可能永遠無法診斷出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