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情緒(開心、激動、生氣、郁悶、焦躁等)、看待事情的角度、為人處事的方法都與心理健康有關。長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會增加情緒問題:情緒不穩定、易怒、失眠、頭痛等;同時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嚴重擾亂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作業太多做不完/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被領導批評能力差/想去旅游有時間卻沒錢/雙十一后付不起尾款......這些都能讓人感到抑郁。但其中大多數人的不快樂屬于正常范圍,通過跟閨蜜傾訴/睡一覺/吃頓火鍋/買個包包等方式就能緩解或消除。這樣的抑郁情緒,往往不是抑郁癥。真正的抑郁癥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開心不起來,總感到悲傷、悶悶不樂;伴隨普遍的興趣下降、愉悅感喪失;持續兩周以上。
抑郁癥是一種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自殺率的慢性精神障礙。目前青少年抑郁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顯示,一線抗抑郁藥治療,僅30%左右的患者達到臨床痊愈。首次抑郁發作緩解后約半數患者不再復發,但3次發作,未接受維持治療的患者,復發風險約100%。所以,正在服藥抗抑郁治療的朋友們:
千萬不要自行調藥或停藥!
千萬不要自行調藥或停藥!
切記:遵醫囑服藥,如有不能適應的副作用,一定要到門診復診,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抑郁癥最嚴重的后果是自殺企圖和自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2019數據:全世界每年有大約80萬人死于自殺,每40秒就有人通過自殺來結束生命,比死于戰爭、謀殺的人數加起來還要多。這個數據還在逐年攀升,自殺已成為15歲至29歲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于道路傷害。在中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死于自殺,8人自殺未遂。逝去的不僅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逝者的整個家庭也會因喪失陷入痛苦的深淵。
1、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態處于哪種水平,是否需要采取干預措施(如去醫院、進行心理咨詢)?
2、目前的心理困擾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情緒?認知?其他?
3、有哪些需要警惕的、威脅心身健康的高風險因素(如抑郁、憤怒等)?
4、針對目前的心理困擾,現有的內心資源和支持系統是否足夠支撐自愈?
5、如果想要保持心理健康,應該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心理能量的維護?如果您近期感到壓力很大/情緒不好/失眠,想知道自己心理健康狀態;或您準備去看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生,可于我中心預約進行測評。采用加密的心理健康測評系統,可全面評估客戶的情緒、人際交往、學習能力/方法、個性、婚戀、家庭功能等;并確保每一位客戶的個人心理健康資料不會意外泄漏。備注:
①小于16歲的未成年人,需監護人陪同;
②測評不適合:意識不清、不能理解文字的人群
(包含處于精神疾病發作期、已入院治療的人群)。
參考資料:
[1]. 抑郁癥認知癥狀評估與干預專家共識[J].中華精神科雜志,2020,53(05):369-376.
[2]. 盧瑾,李凌江,許秀峰.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讀:評估與診斷[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7,50(03):169-171.
[3]. 李佩佩,談博,黃曉楠,王海艫,李婷,馬淑然.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34(07):3135-3137.
[4]. 楊光,李春陽,陳超. 情感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發病的季節特點[A].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2011:2.
[5]. 梅舒婕,戴萬旻,包愛民.抑郁癥:恐懼止于理解[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9(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