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腸道內含有的數(shù)量可達1014 之多。正常情況下,腸道內的菌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與腸黏膜一起構成維護腸道健康的天然屏障。一旦,這種平衡遭到破壞,就會發(fā)生菌群失調癥。
下面,小編帶大家走進腸道菌群的世界,了解一下腸道菌群的那些事兒。
一、腸道菌群的種類
腸道菌群主要分為三類:共生菌、中性菌、致病菌
1.共生菌,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益生菌,指能與人體共同生存的細菌,主要的作用是協(xié)助胃腸道進行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代謝、吸收和消化,還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這類菌群主要包括:優(yōu)桿菌、類桿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以及消化球菌。
2.中性菌,是介于共生菌和致病菌之間的一類細菌,又稱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者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fā)許多問題。常見的有:大腸桿菌、腸球菌等。
3.致病菌,即普遍意義上的“有害菌”,這類菌群能直接導致腸道發(fā)生疾病。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致病菌較少,不會出現(xiàn)致病性。但在人體抵抗力低下或者飲食不潔、吃了含有大量有害菌的食物時,導致腸道內平衡遭到破壞,就會產(chǎn)生疾病。這類菌群主要包括:韋氏梭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以及假單胞菌等。
二、腸道菌群的功能
1.代謝和營養(yǎng)作用:正常的腸道菌群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包括蛋白質、糖、脂肪、鐵、鈣及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B、C、K、煙酸和葉酸等),維持正常的腸道運動。
2.免疫功能:由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組成的菌群通過占位保護、產(chǎn)生細菌素、有機酸、過氧化氫等物質,阻止或抑制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襲腸黏膜產(chǎn)生非特異性免疫效果。腸道菌群可以作為抗原刺激和促進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其功能的成熟,使機體獲得對許多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抵抗能力。
3.抑癌作用:在菌群平衡的情況下,腸道內菌群能抑制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雙歧桿菌等有益菌能將亞硝酸銨降解為亞硝酸鹽與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腸桿菌、梭狀芽胞桿菌、腸球菌、擬桿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與胺結合成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亞硝酸胺。所以腸道菌群是促癌還是抑癌,關鍵取決于哪些菌群占優(yōu)勢。
4.抗衰老作用:在菌群平衡情況下,腸道菌群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內毒素的濃度,具有抗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