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書譜》真跡,流傳有緒,原藏宋內府,鈐有“宣和”、“政和”二印,宋徽宗題簽。后入藏清內府,歸藏故宮博物院。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本卷紙墨精好,神彩煥發,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著作,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范本。卷中融合質樸與妍美書風,中鋒側鋒并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筆勢縱橫灑脫,達到心手相忘之境,令人目不暇接;筆勢堅勁,兼融飄逸、沉著、婀娜與剛健的不同書寫特點,做到質、妍的統一;點畫之內給人以豐滿圓轉,輕重映帶,變化無窮的直觀印象。正如《書譜》所云:“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
《書譜》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本框架,是中國書法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論名著。孫過庭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與他在書法理論上的成就相統一的。其中提到反對寫字如同繪畫,“巧涉丹青,功虧翰墨”,認為書法審美觀念要“趨變適時”,所謂“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反對把書法當作秘訣,擇人而授的保守態度,認為楷書和草書要融合交匯“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