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I A L O G U E
對 話
中 國 油 畫 院 學 術 邀 請 展
參展藝術家:
Pierre Carron 皮埃爾·卡隆 / 法國
Rémy Aron 雷米·艾融 / 法國
Rodolfo Ceccotti 魯道爾夫·柴考迪 / 意大利
Adriano Bimbi 阿德里亞諾·賓比 / 意大利
楊飛云 / 中國
朝戈 / 中國
展覽時間:2019.11.24——2019.12.24
展覽地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博物館 2 層
展覽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
展覽協辦:山東嘉元集團
學術主持:楊飛云
展覽策劃:朱春林 石磊 高俊 胡昌煢
北京楊飛云油畫藝術基金會公益項目
//
楊飛云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意大利佛羅倫薩造型藝術研究院通訊院士,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非常榮幸,我們邀請到了來自文藝復興的故鄉意大利佛羅倫薩和繪畫藝術之都法國巴黎的四位令人敬重的藝術家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進行學術交流和展覽,近距離的交換思想,進行對話,觀摩作品達到互鑒。討論實踐,深入觸碰,激發共識,啟發各自獨立的探索之路,這樣的活動尚屬首次。六位藝術家都是出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前后,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上共同經歷的人類社會全方位的劇烈變革和跨世紀的物質飛速發展與科技超常迭代的歲月。對于人類精神方面引起的深層躁動與劇烈沖擊,"藝術何為?繪畫走向何方?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共同命題。
作為繪畫藝術家,我相信進入新時代,繪畫藝術卻更本質的回到它的本身,更能直接地喚醒人性中那些美好與純真的精神光彩,繪畫藝術的妙處是能讓藝術中瞬間閃現的靈性光芒凝結成為永恒,優秀的繪畫是生命狀態全息的承載,是心意的寫照,情感的抒懷,才智的展示,審美的顯現,是精神概括的表達。
我們知道物質產品的分享會越分享越少,而精神創造的分享只會越分享越多,因此才有那些歷史偉大的經典,從創造出來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輝煌的恒長生命力。
回看和反思20世紀的藝術,面對快速變化的現實,展望和探求繪畫藝術的未來,放飛我們的思考與想象去交流是多么高興的事情。
具象寫實繪畫相遇圖像影視高度發達的今天,它已經清醒地回到了它不可替代的繪畫本體價值上來釋放著獨有的創造潛能與獨具的形色表現空間的生命力。雖然超常的海量信息與層出不窮的觀念更替,使繪畫藝術失去了一些純粹與安寧的力量,社會全方位的發展與各方面的快速變化似乎讓藝術離開了它的初衷。各種異樣的認識扭曲了藝術的底層邏輯,使得有些藝術活動僅在淺層活躍,許多作品不能感人,觀念成為了概念,追求新意卻失去了法度,張揚個性卻沒有了妙理的支撐。這些從根基上的動搖失去了重心的狀態,需要我們清醒的警醒,只有重回本根方能成就始終。
今天我們有無比豐富的現實素材,有無比開闊的現代視野,有無比多元的文化交融,有無比展開的繪畫可能。只要我們能找回那個主導根本的精神定力,認識多元文化中的那個核心元,在大師經典藝術所開啟的那些打開的路上,接著往前走,傾聽心靈在審美體驗中所生發的良知,以習畫之初的愛為原動力,敬畏自然,熱愛生命,一定能創造出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健康藝術。
楊飛云
新疆塔吉克大學生
布面油畫
73x51cm
2012年
大學生
布面油畫
146x89cm
2012年
俯瞰彼德堡
布面油畫
30x50cm
2002年
甘南藏女
布面油畫
61x46cm
2007年
雅歌
布面油畫
230x110cm
2017年
云南布朗族少女
布面油畫
90x60cm
2016年
陰云古鎮
布面油畫
46x61cm
2005年
右玉藍天
布面油畫
51x73cm
2012年
節日花環
布面油畫
230x150cm
2017年
路
布面油畫
51x73cm
2012年
十五的月亮
布面油畫
146x114cm
2019年
東陵的春天
布面油畫
33x45cm
2003年
洗
布面油畫
73x54cm
1999年
老橋古鎮
布面油畫
51x73cm
2012年
東方女子與西方古椅
布面油畫
180x200cm
2019年
小水電站
布面油畫
27x41cm
2003年
黑沙發
布面油畫
120x90cm
2014年
//
雷米·艾融
1952年4月16日,出生于法國。敘雷訥畫家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獲得者,畢業于巴黎美院,中國國家畫院外籍研究員,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AFAP)主席。
畫家的后視鏡
我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繪畫在兩大文明中達到了高峰。一個是中華文明,另一個是地中海文明。
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中,繪畫有所不同,水墨與油畫的不同是精神哲學的差異產生的結果。中國主要是老子,孔子與佛教思想的影響,人相對于世界是渺小的。西方思想中一切以人為中心,人是一切的中心,西方神廟中間供奉的是人,從西方的油畫可見把自然推得到最遠的位置,西方在構建空間時在柱子中間有祭壇。哲學思想的區別造成了東西方繪畫構成方式上的區別,以及繪畫上的根本差異。
中國是全世界最后一個保留了學習傳統的國家,中國藝術家非常明智的一點就在于保持了在繪畫與詩歌等藝術中表達情感、表達愛的嚴肅性。畢加索說繪畫就像中文一樣,是需要通過學習來得到的。繪畫是一種語言,需要通過學習。同時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得到的快樂與滿足感使得人類文化中的寶藏得以保存下去。我要提醒那些去法國學習藝術的中國的師生,他們所經受的訓練在法國被認為是過時的,當代藝術在法國已經變成了金融化市場化,國家也在追逐這種金融化,這是在誘拐青少年。
藝術并不存在進步這一說。我最好的朋友依然存在,倫勃朗、莫扎特仍然存在,我們到博物館不是去看老古董而是去看望朋友。
所以說,畫家拿著藝術傳統這面后視鏡來確定自己的創作方向。
雷米·艾融
(翻譯:李華)
站在畫室里
布面油畫
200x100cm
勒夫家客廳里的窗
布面油畫
193x96cm
建筑
布面油畫
110x140cm
喚起中的中國
布面油畫
127x95cm
果實
布面油畫
159x128cm
城墻邊的陶土生活
布面油畫
160x104cm
海
布面油畫
41x24cm
街道
布面油畫
99x81cm
靜物
布面油畫
92x73cm
建筑1
布面油畫
33x41cm
建筑2
布面油畫
89x144cm
馬賽市的房子
布面油畫
33x41cm
溫州寫生3
布面油畫
63x31cm
溫州寫生4
布面油畫
49x41cm
溫州寫生5
布面油畫
65x4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