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因感受外邪,勞倦內傷,或飲食失調,使氣化不利,津液輸布失常,致水液潴留,泛濫于肌膚,引起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等為臨床特征的病癥。與西醫的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障礙等疾病所出現的水腫較為相近。
民間偏方大全網為您收集治療水腫有效民間偏方匯總,如下:
益氣化淤補腎湯 【組成】生黃芪30克,仙靈脾30克,石葦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全當歸10克,川續斷10克,淮牛膝10克。
【用法】本方須用益母草90~120克,煎湯代水煎藥。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益氣化淤,溫陽利水,補身培本。
【主治】慢性腎炎已久,腎氣虧虛,絡脈淤滯,氣化不利,水濕潴留,腎功損害,纏綿不愈者。
【來源】南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朱良春驗方。
瞿附通陽湯 【組成】瞿麥9克,熟附子6克,淮山藥9克,茯苓24克,天花粉9克,車前子9克,椒目3克,楓樹果(路路通)15克,淮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通陽利水。
【主治】慢性腎炎(水腫病),小便稀少,腹部膨大,手按之腹軟而不堅,脈象沉遲或軟弱,舌色淡紅或舌質淡白干燥,血壓高,氣促急,體溫低。
【來源】浙江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魏長春驗方。
辛涼解毒消腫湯 【組成】連翹10克,射干10克,銀花30克,霜桑葉12克,杭菊12克,板藍根12克,生石膏12克,薄荷3克,蒲公英15克,杏仁10克,鮮茅根6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宣降肺氣,調整三焦。
【主治】急性腎炎風熱型,癥見頭痛發熱,咽喉腫痛,咳嗽氣喘,口渴喜飲,全身浮腫。尿少赤澀,大便干。舌苔白,中心黃,舌質紅,脈沉滑數或弦大躁動。血壓升高。
【來源】北京中醫醫院姚正平老中醫驗方。
風水飲 【組成】麻黃6克,生石膏30克(先下),蘇葉、杏仁、陳皮各10克,蒼、白術各12克,茅根、大小薊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宣肺透表,消熱和水。
【主治】急性腎炎引起全身性水腫。
【來源】著名中醫專家董建華教授驗方。
土茯苓茅根湯 【組成】土茯苓200克,白茅根、益母草、爵床各50克,桑寄生30克,女貞子35克,黨參、梔子各25克,炙黃芪、熟地各20克,川續斷、牛膝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益胃,分清利濁。
【主治】慢性腎病,蛋白尿,腰痛乏力,眼瞼浮腫,尿赤,汗出,五心煩熱,舌淡苔白,脈沉弦而虛。
【來源】長春中醫學院任繼學教授驗方。
白茅根湯 【組成】白茅根30~60克,薏苡仁15~30克,赤小豆15~30克。
【用法】上藥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利濕熱,滋養陰液。
【主治】腎炎水腫,癥屬濕熱傷陰所致者。
【來源】江西省中醫藥研究所著名老中醫萬友生教授驗方。
消腫湯 【組成】生黃芪30克,防己10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車前草30克,旱蓮草15克,澤瀉10克,石葦20克,阿膠10克(烊化),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健脾利濕,滋陰養血。
【主治】脾腎虧虛之水腫。
【來源】全國著名名老中醫祝諶予教授驗方。
標簽:
小提示:上述水腫偏方由民間偏方大全網提供,內容源于互聯網和出版刊物。食療和運動類偏方請放心使用,中藥類偏方使用前請遵醫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