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更早地篩選、吸納優秀學生,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先后開展了各種相關活動,包括德勤俱樂部、畢馬威精英計劃、普華永道碩士 LEAP 計劃、安永暑期領導力項目在內,它們每年都向許多目標與非目標院校學生遞上橄欖枝。
與寒假實習僅向大三、研一研二開放相比,這些項目的包容性更強。對于以四大全職 Offer 為目標的同學來說,通過這些項目進入四大接受培訓或實習,可能比寒暑假實習生、校招同學更快拿到 Par 面機會和 Offer ;對于以咨詢公司、投行為目標的同學來說,一份四大實習不僅能幫你收獲受到普遍認可的實習經驗、領導力和溝通力的提升,還可以幫你建立良好的 networking 。
那么,這些四大實習項目分別有什么特點?招聘時間線是怎樣的?怎樣才能通過這些項目拿到四大 Return Offer ?
四大實習生項目掃盲
很多同學都知道四大有寒暑假實習生項目,卻對四大其他一些大規模的實習項目一無所知。事實上,四大暑假實習生招收并不多,尤其是四大做審計方面的,最忙的就是一二三月份,所以寒假實習生招的比較多,雖然七八月份也很忙,但由于很多公司不用出中報(一些港股的公司要做),所以對暑假實習生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從之前的招收情況來看,相對而言普華永道招的稍微多一些,其他三家招的更少。
除寒暑假實習外,四大還有哪些實習生項目?
【 DTT 俱樂部 】
目標人群:大二、大三、研一
德勤俱樂部的業務部門主要有審計、稅務、企業風險管理服務、財務咨詢服務及企業管理咨詢。其中不同部門對于申請者的專業偏好不同,總體而言,會計、金融、管理、IT 等相關專業學生為佳。
德勤俱樂部的應聘流程主要分為網申、在線筆試、面試三大部分,最終錄取類型有三種,一是進入德勤俱樂部,二是納入德勤實習生庫,三是獲得 early Par 面。
▲2017年德勤俱樂部申請流程與時間線
- 網申:作為一個極具開放性的實習項目,德勤俱樂部對網申的要求并不高,即使申請者并不是 Target 院校學生、抑或此前沒有實習經歷,只要真實、認真地完成網申的所有題目,就有機會通過網篩。
需要注意的是,“客觀真實”是四大招人一個很看重的品質。申請者在簡歷里寫的東西一定要真實有理有據的,比如績點,會要求上傳成績單,而其他的一些獎項什么的之后 GA 面的時候會要求帶復印件過去的。
- 筆試:德勤俱樂部 OT 題目90%都是題庫中的題目,如果筆試前把 Verbal 1、2、3和 Numerical 1、2、3看了,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題型分為 Verbal 和 Numerical 兩部分,每部分考試前都有八道練習題,做完練習后會提示對了幾道題,練習可以反復刷。
Verbal 部分有30道題,時間為19分鐘,Numerical 部分有18道題,時間為25分鐘。如果沒有接觸過題庫,那么時間就會很緊張,如果把題庫熟悉了,時間就會很充裕,畢竟90%的題目都來自題庫。
- 面試:群面開始,HR 會用英文介紹規則,15分鐘閱讀英文材料,不可以在材料上畫,30分鐘中文討論,15分鐘英文 pre,每個人都要上,15分鐘面試官提問。案例本身是英文,并不難,建議平時可以多參加一些英文案例分析大賽,因為撰寫比賽報告的一些分析框架是可以套在這里用的。
Par 面問的問題比較簡單,基本會問簡歷上的個人經歷或是打算。例如,大學期間的實習中,你是如何處理學習與社會工作時間的?考注會的感受如何?之后的職業規劃如何等。
【 PwC LEAP計劃 】
目標人群:大二、研一
普華永道的 LEAP 計劃面向的是大二與研一的同學,無論是理工科背景還是文科背景的同學都可以申請。LEAP 計劃的 Service Line 一般以審計為主,參加計劃期間除實習外,還會有一些 Camp 出游活動,聯系相對緊密。
圖片來源于普華永道官網
那么,LEAP 計劃 申請時間線是怎樣的?
一般在3月份,PwC LEAP 計劃就會開啟,對于想申請的同學來說,可以在3月份進行網申。網申之后的流程是筆試、校園面試、AC 面(每次通過幾率都會在50%左右)。通過一系列考研的同學,會在5-6月份收到 LEAP 計劃的 Offer,7月份就能參與 LEAP 計劃的實習。
【 KPMG 精英計劃 】
目標人群:大二學生
入選后,大三大三兩年的寒假都要去實習,大三實習完了去參加 Par 面,過了就能拿到全職 Offer ,時間早于寒假實習生和校招。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通過這個項目拿到畢馬威 Offer , 入職后雖然不會像普華一樣入職就算第二年,但是會給個 bonus ,每個月給1200,相當于 A2 的錢。而且,據說在畢馬威的北京辦公室,戶口也是會優先考慮參加精英計劃的人。
【 EY 暑期領導力計劃 】
目標人群:大三、研一
安永暑期領導力活動( SLP ),采用 Superday 形式,活動為期一天,表現出色的同學將在當年的七月底獲得安永全職 Offer 。
當日的流程包括合伙人講話、小游戲、mini Case 、 Case study 、經理面、以及合伙人面當天直接參加經理面和 Par 面,之后可以直接拿到全職 Offer 。總的來說,拿 Offer 時間的優先級不如寒假實習生,因為寒假實習生申請早,Par 面和 Offer 時間也比 SLP 更早。
圖片來源于“安永校招”官方微信
申請四大實習,要做哪些準備?
首先,一定要關注這些項目的具體開放時間。目前各家也有自己的微信號,可以關注,當然也可以一些實時更新的求職平臺,譬如職問。一定不要錯過申請時間,尤其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這個時間點時間比較尷尬,很多人會錯過。而且,即使寒假實習的申請每年都是跟校招一起開始的,還是很多人會錯過。雖然四大內部的工作人員,是有內推實習生機會的,但是如果錯過了網申的時間,還是會很麻煩。
流程方面,一般都是網申——在線測試——面試——Manager 面。
除安永外,其他三家都是有 Open Question 的;網測則一部分是性格測試,另一部分是邏輯性問題;面試都是小組面試,討論 case study ,以及做 presentation ,全程都有經理看著,而且群面之后會有 manager 單面,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申請者個人經歷進行提問,如問社團活動、實習經驗等。之后會在面試完一個月時間內發 Offer 。
申請前的準備有哪些?
- 提高績點或均分,培養英語能力:四大的群面材料一般都是英語,申請者需要中文討論,用英文做 Pre ,過程中經理也會很關注每個人能否有條理地進行表達。而且,不僅可能需要用英文自我介紹,過程中經理面也會問一些需要用英文回答的問題(香港全程用英文概率更大)。資格證書方面來看,一般四大的 Hr 會很關六級成績。
- 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擁有實習經歷可以加分:經理面的時候,會問此前校內外的社團活動、實習。當時跟我一起參加四大面試的同學,據說之前參加了公益項目,面試時經理面和合伙人都很感興趣,問了很多相關的問題。
- 梳理簡歷、思考開放性問題如何寫:簡歷方面,如果有實習經歷可以著重體現,時間上實習經歷越接近現在的排版越靠前。至于 Open question ,很多同學認為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沒有認真對待,事實上,HR 篩簡歷的時候都會看 OQ ,可以看出申請者的長短期目標以及職業規劃,而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偏了,要么就是太夸張,這些都是很不必要的扣分點。
- 刷題:可以刷四大的筆試題庫,考原題概率很大,因此刷題很有幫助,即使碰不到原題,經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練習,答題思維上也會有很大的進步,做題效率會高很多。
- 學習專業知識和商業模型:現在四大歡迎各個專業的,不僅限于商科學生,全職員工學生物學、遺傳學的都有。建議非商科學生有時間的話要多去了解會計專業知識,如果覺得太專業了難以理解,至少也要去看看商科知識,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商業模型。
實習生如何成功留用?
同學們在通過這些項目進行實習后,會參加 Par 面,拿到全職 Offer 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老板面的過程中,提問會集中在:實習中做了哪些項目、做了哪些工作。這個時候不僅要說你實習中做了什么,更要說你收獲了什么。而且,經理面和 Par 面,最后都會問你有沒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們。建議提前準備一兩個有深度的問題,至少不要是那些網上隨便查就可以查到答案的。
實習結束后, Senior 會把實習生的表現以及對他們的意見反饋給 Manager ,之后由經理決定這個實習生能不能參加 Par 面。
最后,很多實習生覺得,實習過程中活兒很多擔心自己做的不好不夠周全。其實從過來人的角度看,就審計而言,實習生所做的事情都不會很難,就是瑣碎、量大。四大的全職哥哥姐姐們對于實習生不會要求特別特別高,在不犯重大錯誤的前提下,做到認真、態度好、有積極性,留用時就不用太擔心了。
可能你會覺得這個要求太低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實習生連這些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
之前帶過兩個實習生,印象比較深。其中一個,給他布置了任務之后,因為我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沒有時時關注他追問他的進度。等過了很久之后,他都沒找我吱聲,問他做完了么,他才說已經做完了,而且也沒主動問我還需要做什么。
當時,和他一起實習的另一位實習生,就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寒假實習生主要是發函證的,之前看的一位客戶有八九個子公司,憑證放在不同屋子里的不同柜子里。這個實習生在幫我們看證的時候,還默默做了個方位圖,標的哪個柜子放哪個位置,放的哪家公司的憑證,特別有心,當天一起的 Senior 和經理對她的反響都很好。
總之,來到四大,每一個實習生心里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想法,或是想要爭取留用,或是想在知識水平、技能上為自己鍍金,或是想要有個“跳板”...
無論哪一種,即使是以一種功利的心態做事情、學東西也好,都比抱著混實習經歷的心態工作強太多。要知道,或許四大的實習經歷可以在最初成為你的敲門磚,但是,真正決定你能否進入更寬廣平臺的,是你的個人技能與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