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飲子
蕁麻疹是最常見的一種皮膚性疾病,發作突然,來得急快走得,快來去無蹤的特點。
西醫認為引起蕁麻疹主要是過敏性,如對花粉,對動物毛發,對粉塵、螨蟲等過敏;還有對空氣,對陽光,對水過敏。反正一大堆,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如果找不到原因,還會說你是遺傳的。
蕁麻疹中醫又叫風疹,認為蕁麻疹是由風邪而導致的。它和所有皮膚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癢”,癢在中醫里就是一種風邪,風邪為六淫之首。《黃帝內經》云:“風為百病之長”。一旦和其他外邪結合,就容易導致各種病癥,和寒結和,就叫風寒,和濕結合,就叫風濕,和熱結合就稱風熱。
風邪并不可怕,但是在它的領導下,寒、濕、暑、熱等外邪就像長了翅膀, 肆無忌憚在你身體內“翱翔”。在六邪中就風邪最善動,居無定所,在你身體內到處“走竄”。行無定處、所以蕁麻疹發作位置都固定。而且發作速度快,會像云團一團一團的出現,像風一樣來無影去無蹤,左邊剛好右邊又發作,大腿剛好脖子又發作,此起彼伏。
中醫在治療蕁麻疹的時候,初期有可能會發作的更厲害,其實這是為了把體內風邪散出來。但很多對中醫不了解的人就會認為,你治錯了,然后擅自停止治療,這樣一來風邪會再次回到體內。久而久之,氣血耗損,以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皮膚腠理之間,慢慢的成為慢性蕁麻疹。
組方:生地15g、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5g、生黃芪15g、生首烏15g、刺蒺藜15g、荊芥15g、防風15克。
方解: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是氣血被耗耗損殆盡,身體被掏空了,所以當務之急要先把之前虧損的氣血先補回來。
首先第一批隊伍,就是被譽為千古第一補血方的四物湯,“當歸、赤芍、川芎、生地”,用這四味藥,來補血養血,把之前虧損的氣血先補回來。《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簡單的理解就是自己強大了,別人就不敢隨便的欺負你。四物湯雖然是補血養血最好的方子,但還需一味黃芪來補氣,中醫有句話說,“氣為血之帥”,血液的運行需要氣的帶動,有氣才有活性,才有生命,沒有氣的血就是一灘死血。
上面,四物湯+黃芪,補充了身體的氣血,讓正氣恢復了,身體強壯了。血虛生風的問題,也搞定了。
這里還考慮到,蕁麻疹發作位置不固定,發作速度快,風邪無孔不入的問題。有老句話,沒有內賊,引不來外鬼。之前回到身體內的外邪,也要驅逐出境才行。肝藏血,肝屬木,肝主風。血可以養膚,肝主風,如果是春風,那是滋養身體的,如果風太大,臺風連人帶樹木都會連根拔起,所以這里用了,首烏、蒺藜兩味藥來把肝風定住。首烏、蒺藜有著中藥“定風丹”美稱,何首烏善于滋補肝腎養精血,蒺藜善于疏肝解郁祛風!首烏有兩種,生何首烏和制何首烏。
生何首烏味道苦澀,性微溫,主要功效為“瀉”,即潤腸通便,可以用于治療腸燥便秘、風疹瘙癢、瘰癘、久瘧體虛等。
制何首烏是生何首烏用黑豆汁拌勻,通過蒸制后制成的,主要以“補”為主,能夠補肝腎,補精血,還有烏發的作用,同時對于降血脂也有很好的功效。
最后兩味藥就是:荊芥、防風。荊芥和防風都是發汗解表藥。什么是解表,就是把你的皮膚毛孔打開,讓你出汗,把風趕跑,達到祛風止癢的目的。所以中醫在治療初期很多時候疹子會發得更厲害的原因所在。只要把內風散完了,病就好了。防風,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預防和治療風邪引起的各種病癥。防風這種草藥有它的特別之處,人們都說墻頭草兩邊倒風吹哪邊哪邊倒,可唯獨防風這種植物不同,風吹不動他,在再大的風中,它都能靜止不動。而且很多風藥都偏于辛散,容易傷津,唯獨防風多了份甘潤,不用擔心傷津之弊,所以防風這位藥,能祛風而不傷正氣。
——摘自《杰哥講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