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 作品一經本平臺錄用,將同時發表在‘網易新聞、一點資訊、鳳凰新聞、微信公眾號’四大媒體平臺!
圖片帶'攝圖網'基于cco協議及攝圖網會員授權
中國詩歌文學精品旗下平臺
◆ ◆ ◆
母親的命
1969年
我的母親出生
一個門前長滿楠竹的山村
石塊砌的墻,石板蓋的屋
家中排行老大,三個弟弟兩個妹妹
早早輟學,幫扶家庭用度
初成十六,嫁給父親
早出晚歸,操持家務進出
三餐不飽,采摘野菜度日
每每提起,母親眼里常含淚水
//
1987年
那年我出生
母親十八歲
一個門前長滿香椿的山村
一條門前通往縣城的公路
黏土夯的墻,石板蓋的屋
母親是我的接生婆
就在屋里床前的地上
從中午到傍晚,五六個時辰
母親抱著我,坐在血泊中
奶奶爺爺去了外村
父親鄉里給人幫工
一盞煤油燈,火燎的剪刀
凝固的臍帶是奶奶操手完成的
母親說:“七個多月就生出來,瘦的讓她心痛”
每每提起,母親眼里常含淚水
//
1997年
那年母親二十八歲
我十歲,妹妹六歲,弟弟五歲
妹妹從小在姑姑家長大的
弟弟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的
那年風聲松了
剛好接到家里面
那年天太旱了
剛好又是饑荒年
家中進人,茶飯不溫
弟弟和妹妹常常在山上采摘野果吃
年紀尚小,閱歷尚淺
毒果甜果,辨別混濁
中毒不治,陰陽兩隔
只記得,母親昏死過去幾次
只記得,父親哭的已經沒有聲音
那年我上四年級
生命給我留下那么的深刻
后來,也給母親留下了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每每看到,母親的眼里常含淚水
//
1998年
那年母親二十九歲
我十一歲,剛出生的妹妹一歲
不堪面對生活饋贈的調侃
父親決定搬遷河南,投親他人
從此我改了姓,成了別人的孫子
從此母親別了親人,多了一份責任
只記得,母親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和妹妹
只記得,同學們把我當成入侵的“突厥人”
直到現在,我沒有向母親提起
每每聽到,母親那一句叮囑“要好好做人”
//
2000年
那年母親三十一歲
那年我十三歲,妹妹三歲
那人家看我們太老實,將我們趕走
從此住進了村西頭的租屋
母親依舊屋里屋外的忙碌
多少次不忍看見母親的面容
因為憔悴與極瘦,讓我擔心和心痛
每每想起,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
2017年
母親今年四十八歲
月子落下的病根,像螞蟻啃噬著骨頭戳心
白發點綴的天頂,像晶瑩的冰棱層層寒心
命運奪走了一個女人應有的風韻
我結了婚,又給母親添了一份擔心
電話那頭的叮囑,聲音逐年變得讓我難受
多少次不忍看見母親的面容
因為我害怕太過深刻,沒有辦法生活
每每想起,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
今年,我三十歲,一名中學教師
只能替母親寫出內心的歌
你聽,有一個聲音——
生活給不了我們太多的平路
命運給不了我們太多的選擇
拍一拍身上的塵土,揚起笑臉
絕不服輸!絕不低頭!
授權原創首發作者:范成森,男, 1987年8月出生;筆名:傲梅春雪(在中國散文網里的筆名)和金水;河南新鄉獲嘉縣人,現在是一名中學數學教師,從初中開始創作詩歌,堅持至今,原創作品已有近二百余首,作品散見于散文網,和其他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