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與君共修,同登善域。
(1一9一1,講于2021年2月14日)
點擊上方按鈕 收聽朗讀音頻
虎威
讓人民的道德仁厚起來
《論語》載,“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歷來對本章的解讀不盡相同,基本的有兩種,今天先說第一種。講的是曾子說,慎重對待父母的喪事,追念祭祀遠代先人,這樣就會淳化社會風氣,使人民的道德變得仁厚起來。
《禮記》上講道:“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喪禮和祭禮是儒家之禮的重要內容,人們懷著對去世親人的哀痛之情參加喪禮,懷著對祖先的崇敬之情參加祭禮,就能培養(yǎng)起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祖先的感恩。所以,慎終追遠具有培養(yǎng)人道德觀念的作用。
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既要依法而治,又要以德而治,以德而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倡導和弘傳孝道。孝道不僅體現在對父母生前的孝敬上,還要重視父母的喪禮和祭禮。若言現在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在少數的話,那在對待父母喪禮祭禮方面重視不夠的問題可能更多,這也是一種不孝的行為。孝道不僅體現在對父母的孝敬上,還體現在對祖先的祭奠即追遠上。若全社會都能如此去做,社會道德自然會歸厚。
厚道,厚者方能合道;厚德,厚者方能有德。仁厚乃人之根本。歸者,回歸故里家園是也。慎終追遠是建設人類精神家園的重要方法。家若治不好,何談治國?若不孝父母、不敬祖先,何談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可見慎終追遠的意義非同尋常。
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