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與君共修,同登善域。
點擊上方按鈕 敬請收聽收看
男兒當自強
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論語》載,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講的是孔子說,君子沒有什么事可爭,如果有的話,一定是比賽射箭。射箭雙方彼此作揖謙讓,然后登堂比射,射閉下堂彼此飲酒。這樣的競爭是君子之爭。
君子到底該不該爭,這是個大問題。對此,孔子沒講什么大道理,而是舉了射箭的例子。射箭比賽來自遠古遺風。農耕社會以前,人類靠狩獵為生,射箭是重要技能,于是成為孔子使學生必學的六藝之一。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這是古代的君子必須學的。不像時下有的學生,基本生活技能都較缺乏,且體質普遍虛弱。據說大連一次軍訓拉練時,有的學生竟然給跑死了。這不成新一代東亞病夫了嗎?孔子認為,作為君子,不僅要懂禮還要懂樂,要會駕車、要有軍事修養和健康的體魄。試問,現在能達此標準的有多少人呢?
在本章中,孔子說了兩句重要的話。一句是君子無所爭,一句是其爭也君子。于是有人說,這個老夫子呀,說爭與不爭都是君子,那到底君子是爭呢還是不爭?提這個疑問的人,本身就是對孔學精神缺乏基本把握的表現。中國人崇尚禮讓,但這不等于不上進、不作為、不競爭。孔子主張君子之爭,即按照一定禮儀、遵守公正原則,開展公平競爭。競爭的前提是提升自身修為,目的是為戰勝自己而不是戰勝別人。在此意義上講,君子不僅要爭,而且要分秒必爭。毛主席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個爭,是跟自己的自私狹隘和懶惰習性去爭。禮的精神,原本是為君子準備,而非不為小人爾虞我詐的惡性競爭設定的。
器大者聲必宏
微信編輯:楊國清 王 躍
視頻編輯:洪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