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順有話如是說之我讀《論語》:如何區分君子與小人 (14—7,講于2022年8月18日)
點擊上方按鈕 收聽朗讀音頻
《論語》載,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本章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之中不仁的人也有吧,但是小人中卻不會有仁人。孔子對君子與小人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種就身份地位上論高下,一種就道德教養上論優劣??鬃诱J為,處在高位上的這類君子未必是道德上的君子,因為這些人中有不仁者,而身份卑賤者卻未必不是君子。本章中指的君子與小人當是從道德上來論的。本章告訴我們,品德卑下的小人固不可能成為仁者,但品德高尚的君子也大都成就不了仁者??鬃拥茏又衅呤t人,可謂人人皆是君子,但孔子只認可顏淵能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弟子則都沒有達到仁的境界,可見成為仁者是多么不易??鬃釉诮缍?/span>“未有小人而仁者”是很有意義的。小人本來不仁,但有些詭詐小人,慣于偽裝成仁者的樣子騙人,從而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對這樣的人值得警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