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 聆聽感悟 * 點擊音頻 /
快樂有兩種,一種是有所得的快樂,一種是無所求的快樂。兩種快樂的前提都是知足。知足不僅可樂,而且可常樂,為什么呢?知足常樂嘛!不知足,不僅與“無所求的快樂”無緣,而且對于“有所得的快樂”也是得不到的。因為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永無快樂之時。
有一句話叫做“欲壑難填”,有形的溝壑無論多深,總會填一點少一點,而欲壑則不同了,是會越填越大的。而無所求的樂就不一樣了,無所求的樂,一是較易得到,二是可以持續。
無所求的樂,不僅不是消極的,而且也并非得不到。真正的無所求,是不急功近利,不短期行為,不為名利地位、功名富貴所縛的那么一種無為無不為的境界。不僅可以得到事業的成功,還可以得到人生的幸福和世人的尊敬。
這種境界就是孔子所說的那種“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境界。這種境界非常人所能及,但效法天地的精神是應該有的。如何效法呢?首先應該在知足上下手。如何得到知足呢?要在心上下手。知足不知足,不在身,而在心,所以,有知足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