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十四年 (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大軍向明朝進攻,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池陷落,邊報日數十至。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倉促之間統兵親征,致使發生“土木堡之變”。土木之役,明軍全軍俱覆,英宗朱祁鎮被俘。
其后,蒙古軍長驅直入,直逼北京。在這國難當頭之際, 主持兵部的工作的于謙力排眾議守衛京城 ,并且在張太后的主持下立英宗長子朱見濬為太子,以正東宮, 同時郕王朱祁鈺監國,總理朝政。
此時,太子朱見濬僅為2歲,朝中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而敵寇將至,紛紛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郕王再三推辭后,在于謙為首的文武官員擁戴下即帝位,改年號為景泰,是為明景帝。史稱“明代宗”。
登基后,代宗朱祁鈺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將六歲的原皇太子朱見濬廢除,改為沂王。如果就這樣下去,朱見濬倒也會一生太平,做他的沂王樂哉悠哉。豈料,不久后瓦剌部卻將被俘的皇帝朱祁鎮放了回來,這下子事情鬧僵了,明朝同時有了兩位皇帝。朝臣分成了兩派,雙方爭論不休,代宗以太上皇的虛名,將英宗囚禁于南宮。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部分文武大臣乘著代宗朱祁鈺患病,發動了“奪門之變”,將太上皇朱祁鎮重新扶上了皇位,代宗朱祁鈺被廢黜,于謙被殺。
幾年來的政局反復動蕩,朱見濬的地位忽升忽降,從皇子到皇太子,從皇太子到王爺,再從王爺到皇太子,對其幼小的心靈產生了陰影,造成了難以逆轉的心理創傷。再次成了皇太子后,朱見濬更名朱見深,1464年17歲的朱見深即位當了新皇帝,史稱“明憲宗”。
十五年來的變故,《明實錄》這樣記載朱見深(朱見濬):“年雖幼,已岐嶷如成人,視瞻非常,不親言笑?!币粋€小孩子,在政治的天平上被任意擺布,他可能對此全然不明白,但是人間冷暖在他心中已留下深刻的印記。朱見深一定會感慨自己命運多舛,而且由于天生的生理缺陷——口吃,使得朱見深更為自卑。
在這種心理下,朱見深一生只迷戀一個女人——萬貞兒。
萬貞兒,山東諸城人,4歲選入宮中成為孫太后的貼身丫鬟。因為口齒伶俐,很得孫太后的喜歡。朱見深為太子時,萬貞兒作為貼身宮女前往東宮侍奉太子,這讓她覺得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低賤的出身讓她在侍奉孫太后時感到強烈的自卑,她在經受心理上痛楚掙扎的同時也審視到后宮中后妃集團內部殘酷斗爭的實質,她學會了利用錯綜復雜關系的能力以及巧言令色、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本領,并由此形成了一種少有的強烈的嫉妒心理和向上爬的欲望。
機警的萬貞兒像親生母親般體貼,把孤寂的宮女生活中無法排遣的全部熱情和自己夢寐以求的全部美好理想都傾注在這個比她小十七歲的男孩身上。此時,朱見深被叔父景帝逐出東宮,父親英宗被囚居南宮,母親周氏也不能常見面。既無父母的疼愛,又無童年的歡樂,宮女太監們也沒有誰敢對他表示絲毫的關懷。他生活得艱難而孤獨,周邊還充滿著惡意和危險,萬貞兒的陪伴幫他度過了充滿坎坷的童年時代。
朱見深漸漸對萬貞兒產生了難以割舍的依戀,這種情感既有像對母親一般的親情,也有對異性的戀情。機警的萬貞兒在雙重欲望的驅使下,順利地把朱見深這種母親般的依戀轉化成終身的眷戀。
朱見深即皇帝位百日, 根據父親的遺詔,立吳氏為第一任皇后,但在萬貞兒的挑唆下,要求廢吳后另立萬氏為后。盡管這一想法立即遭到兩宮太后的一致反對,最終可憐的吳皇后還是被廢。
萬貞兒以三十七歲的高齡為朱見深產下第一個兒子,朱見深極為興奮,立即派遣宦官到各山川祭祀,下詔冊封萬氏為皇貴妃,并且將萬氏一門盡數封官。這讓萬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然而,這個皇長子還未及取名就夭折了, 萬貴妃如雷轟頂,陷入瘋狂,因為已經過了生育的年齡的她,再次懷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萬貴妃在費盡心思使用一切奇淫技巧以拴住朱見深的同時,也瘋狂的阻止朱見深去召幸其他嬪妃,對懷孕的嬪妃宮女使用烈性墮胎藥以阻止孩子的降生,甚至對被立為皇太子的朱祐樘母子進行毒害。幸好,朱祐樘被周太后保護才幸免于難。后宮中萬貴妃一手遮天,朱見深卻不加以細問,當沖突出現時,他會毫不猶豫保護萬氏,一如小時候萬氏保護他一樣。可見萬貴妃在朱見深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 , 萬貴妃暴薨于安喜宮。死亡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最廣泛的一種就是在鞭打宮女時,用力過猛,被痰阻塞氣絕身亡。朱見深得知消息后說了一句哀痛之極,而又令人回味的話:“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p>
萬貴妃死后,朱見深萎靡不振,積郁成疾。八個月之后,四十歲的朱見深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