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而你的說話方式就體現了你的情商。
打工皇帝唐駿當年去新華都面試,和老板陳發樹僅僅談了五分鐘,在這期間唐駿只說了三句話:“我服務過兩任老板,第一個成為了全球首富,第二個成為了中國首富。”說完,唐駿就拿到了新華都CEO的Offer和價值十億的期權。
說話是門藝術,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說法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效果。今天教大家幾點說話的技巧。
1、說話避開“我”字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種人,她們常常三句不離一個“我”字,“昨天我買了件新衣服”“今天我要去換個發型”“明天我計劃去旅行”……一開始你可能還會跟她聊幾句,但時間長了就只想給她個大白眼了。
知道嗎?聊天的時候,“我”字說得太多,會給人留下突出自我、標榜自我的印象。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大多數人都喜歡被人稱贊,也喜愛稱贊自己。所以,跟人聊天的時候,為了使對方的面子不受傷害,千萬不要經常把“我”字掛在嘴上。
2、聊天的時候多說“你”,少說“我”
人們經常對自己的事情更感興趣,而對于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往往很難提起興趣。比如你同事向你訴苦說:“房東又要加租了,再加我就要住不起了!”雖然你嘴上會說些安慰的話,但心里可能已經在想,看中很久的那件大衣雙12會不會打折了。
同樣的,別人對于你的事情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如果你在聊天的時候,積極去引導對方說他們的事情,就能給對方留下最好的印象,而且對方也會熱情地回應你。
3、把“我”變為“我們”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通常記者采訪的時候總會說:“請問我們這項工作……”或者“請問我們廠……”,而演講的人總是會用“我們是否應該這樣”“讓我們……”等表達方式。你有沒有覺得很親切呢?
說話時,把“我”變為“我們”,能拉近雙方的距離,讓對方心中產生一種參與意識,這樣對方也能更容易地接受你和你的話。
比如看電影的時候,如果你把“我想去看這一部電影”換成“我們去看這部電影好不好?”那么你和男朋就能避免產生分歧而甜甜蜜蜜地看一場電影啦!當然,對于那些男朋友一不聽話就動手的妹子,這個技巧就不用考慮了。
怎么樣,是不是很實用呢?當然啦,情商高肯定不僅僅是會說話,還有感知他人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等。想要提高情商,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經歷,希望大家都能成長為情商達人。
如果你想提高情商、改善自己的情緒等等,但又沒有更多更好的提高情商的辦法,歡迎你加入彬彬有理情商互助小組!這里有專業的老師、經驗豐富的達人,還有一群積極學習的小伙伴,想不提高情商都難哦~
特別提醒:情商互助組將于下周一(11月28日)準時開班,最后48個小時,最后8個名額,沒理由猶豫啊!趕緊掃描下方二維碼吧!
(長掃二維碼加入高情商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