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我沒戀愛過,父母總是說,現在不要談戀愛,你不能保證畢業以后在一起結婚,要不然到時候受傷害的會是你。現在我19歲了,還沒談過戀愛,因為爸媽不允許。所以我想問一下,沒有結果的戀愛對女生的傷害很大嗎?
現在有一種“女性吃虧”論。戀愛,如果沒結果,白白浪費了青春,白陪男人上了床,吃虧;結婚,承擔了生育的責任孩子卻要跟男人姓,要做家務要孝敬公婆面臨男人時刻可能出軌的危險,更吃虧;
反正就是各種吃虧,各種被男人盤剝。
在“吃虧論”的指引下,很多女孩子對戀愛和結婚都充滿了恐懼,甚至被嚇到了,在沒有真正體驗人生之前就停止了腳步。
從某種角度來說,在這個時代,女性較男性而言,的確承擔著更大的生存危機,也的確有很多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存在。但這不代表女性的生活只是一味在吃虧,我們只是需要換一種更加堅強、積極的心態去理解愛情和生活,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對于愛情,是體驗,也是經歷,從開始的時候就應該以自我的意愿去選擇。不要盲從于別人的追求,更不要把愛當做生活的唯一目的,對一個你真心喜歡的,能讓你心動的人釋放青春的悸動。這是一次開始學習的過程,不是吃虧,也不是占便宜,在愛的兩端,大家都是平等的。你可能會體會到愛情所帶來的痛苦,這是必然的,痛苦是成長的一部分,就像你在長高時候身體的那種改變,痛苦會讓人生更完整。
在青春最好的時候,學著去愛。愛不是錢,不能精打細算,攢到一起花,那樣不僅錯過了時間,還錯過了一種悠然的心境。中國人不是在任何年齡段都享受愛情的人,很多人因為錯過了時間,就逼著自己限時解決掉愛情和婚姻。但婚姻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解決,愛情卻不能著急。最后,他們往往只能得到一個不太如意的婚姻,卻失去了爭取愛情的機會。
有的媽媽在孩子上大學的時候不讓談戀愛,大學畢業后又趕緊催著孩子談戀愛,等孩子變成剩女后又怪孩子不會談戀愛。這就是中國式家長的套路,對孩子過度保護,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到頭來,兩代人都發現,這種保護會失效,會變成一種枷鎖,鎖住了兩代人的人生。
誰也不能永遠保護你,你終將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有時候,從此岸到彼岸,你必須自己跨過獨立這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