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趙州橋,相信凡是讀過書的中國人多少都有所耳聞,一篇語文課文讓這座古橋印在每個學生腦海中。如今這座橋怎么樣了呢?(攝影/木子弓長)
公元595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后的第五年,影響中國1300余年的科舉制度誕生。 也是這一年,一位叫做李春的工匠開始計劃在洨河上修建一座石橋,他給這座橋取名“安濟橋”,大意是能保證人車安全渡河。(攝影/木子弓長)
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400多年后,飛船都能夠去火星了,導彈都能夠打倒地球另一端了,而他建造的這座巨大石橋依然屹立在那里,堅固如初,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神橋”。(攝影/木子弓長)
這趙州橋原名安濟橋,因橋體巨大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人稱之為大石橋,雖然看過不少趙州橋的圖片,但走近一看,才發現這座橋真的非常巨大,做工精湛至極(攝影/木子弓長)
在漫長的歲月中,趙州橋經歷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八次地震的考驗,依然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攝影/木子弓長)
本以為趙州橋是一座不大的石橋,親臨實地之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放在今天都是兩車道的橋面,放在古代更算得上是一座巨橋。(攝影/木子弓長)
橋面兩側是古代工匠的杰作,欄板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不過相比盧溝橋的獅子,趙州橋的欄桿柱頭就太過樸實了。(攝影/木子弓長)
水上一個拱,水下一個拱,千古趙州橋倒影在平靜的水面上,成為一副絕美的圖畫!(攝影/木子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