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深受各種思潮的影響,其“三觀”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本文從“三觀”的基本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入手,分析了當代大學生“三觀”問題的現狀及其形成因素,在明確提出當代大學生應樹立正確“三觀”的意義及價值之后,最后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提出可行的辦法。
【關鍵詞】大學生;三觀;價值
大學時代是大學生人生的特殊時代,而“三觀”問題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則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深入開展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是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當代大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不僅關乎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擇業選擇和價值追求,而且也關乎祖國的希望與未來。
一、“三觀”含義的基本界定及其相互關系
所謂大學生的“三觀”是指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個方面。
世界觀是指人們對生活的世界以及與世界關系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生觀是指一個人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一個人的人生觀包括一個人的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價值觀是指人們關于什么是具有價值、如何來評判價值以及如何創造價值等基本問題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世界觀決定人生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觀與之相對應。人生觀是人們的世界觀在處理人生問題的具體表現,構成了世界觀的主要組成部分。價值觀賦予了世界觀、人生觀的價值意義,沒有價值的世界觀、人生觀沒有實在意義。
二、當代大學生“三觀”問題的現狀
(一)網絡環境下當代大學生“三觀”的混亂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使用,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網絡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海量的咨詢和諸多的便利,網絡既是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和購物的平臺,也是大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增強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然而,另一方面,網絡中充滿著大量黃、賭、毒信息和網絡暴力活動,宣揚不同的價值理想和觀念,甚至某些觀念和價值相互矛盾和沖突。由于大學階段正是大學生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特殊時期,對網絡認識不足和自身甄別力不夠,在網絡面前不能夠做到趨利避害,這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造成了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混亂。
(二)改革開放轉型時期產生的不正之風對當代大學生“三觀”形成沖擊。
自從中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續改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新景象層出不窮。但改革開放的中國也出現了區域發展的巨大差距,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貧富差距擴大,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問題,這些現象和問題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情緒,自然也對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沖擊作用。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趨利性導致了當代大學生“三觀”的扭曲。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以利益為主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候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有些人為了金錢鋌而走險,有些人為了金錢不要親情、友情和愛情,甚至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惜出賣自己的肉體和靈魂。在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價值時人們往往以金錢的多少作為唯一衡量標準,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趨利性使當代大學生逐步形成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嚴重扭曲了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意義和方法
(一)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意義
1.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適應社會主義形勢發展的需要,符合社會主義大學辦學的基本規律,是保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保障。大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也是加強和改進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需要,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個人思想政治覺悟,有助于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和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當代大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2.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明確自身的人生目的,才能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才能明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在生活中能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能處理好與同學、老師、朋友的關系:在學習中能夠刻苦鉆研,勇攀科學高峰:在工作中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不畏辛勞,這些為構建和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3.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科學對待人生環境,才能實現個人的健康成長,這是因為通過保持良好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才能促進自我身心和諧:通過明確是非標準,確定自身的社會地位,處理好競爭與合作,才能實現個人與他人的和諧;通過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關系,才能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和諧;通過正確認識人的發展與自然的關系,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方法
1.全社會應建立健全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良性機制
首先,加強網絡管理,抵制丑惡現象。對網絡中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的語言和行為加以過濾,讓大學生有個良好的網絡環境,積極倡導健康上網、文明網絡。
其次,在全社會形成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考評體系。倡導勞動創造價值和勞動致富的觀點,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強調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而不是個人對社會的索取。
再次,加大輿論宣傳,樹立社會價值標桿。通過互聯網、廣播、新聞媒介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大力宣傳社會正能量,從而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最后,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對各種不良言論和行為用法律法規的方式加以嚴懲,守住社會道德底線,形成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2.學校應探索適合大學生特點的“三觀”教育的途徑
學校應該重視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作用,通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堅持正面教育為主,不斷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學校要搶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大力宣傳好人好事和典型事跡,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從而逐步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應積極探索適應大學生特點的科學考評體系和獎勵機制,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3.大學生自身應增強樹立正確“三觀”的自覺意識
當代大學生要善于吸取社會正能量,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錯誤觀念和價值體系:要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要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自覺糾正各種錯誤行為和不正之風;要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知識,掌握應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方法:要多積極參與學校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和集體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交往和友誼,從而為自身樹立正確的“三觀”奠定良好的前提和基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