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體檢的重要性,每年會給自己或家人做個體檢,但是在眾多的體檢項目中不知道該檢查什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60歲老年人必不可少的體檢項目吧。
一.心腦血管檢查
1.測量血壓,高血壓是冠心病發病誘因之一,血壓經常處于高峰,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
2.心電圖檢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況、心律失常等,主要用于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臟傳導阻滯等心臟疾患,是健康體檢不可缺少的一項檢查。
3.心臟彩超檢查,能夠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各瓣膜血流情況的檢查,可清晰地觀察心臟的形態、結構、肌壁厚薄、腔室大小、排列關系、室壁運動、心內缺損畸形等,通過心臟的結構、功能和血液動力學檢查,發現高血壓性、動脈硬化性、風濕性、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肌病等。適用于糖尿病、高血壓、心肌供血不足、肺氣腫、肺心病、房顫、有胸悶、心悸、氣短等心臟不適者。
4.頸部血管彩超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雙鎖骨下動脈、雙側頸動脈及椎動脈的情況,明確血管內-中膜有無增厚、有無斑塊形成、斑塊形成的部位和大小、是否有血管狹窄及狹窄程度、有無血管閉塞等詳細情況,并能進行準確的測量及定位,還能對檢測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結果(血流流速等)進行分析,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預防和治療提供客觀依據。
二.全腹彩超及肺部CT
1.全腹彩超篩查肝臟、膽囊/膽道系統、胰腺、脾臟、雙腎、雙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等臟器有無占位性病變,有無增生、結石、囊腫、息肉、血管瘤等,門靜脈血流有無異常。由于這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所以老年人可進行多次檢查。
2.肺部CT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結節、肺癌,常年嗜煙的老年人更應該定期做肺部CT檢查,低劑量CT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X光胸片的4-10 倍!低劑量肺部CT檢查是篩查早期肺癌的好方法。
三.眼部檢查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甚至腦動脈硬化的程度。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并伴有頭痛者,更需檢查眼底。可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過查眼底反映出動脈是否硬化。
OCT的全稱是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相當于眼部的CT,是一種非接觸式、非侵入性的無創檢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快速等特點。它能夠清晰地顯示眼后段主要是黃斑和視乳頭的形態特征、視網膜的層間結構、視網膜及其神經纖維層的正常厚度變化。對各類眼底疾病(如黃斑裂孔、黃斑水腫、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前膜等)及青光眼類疾病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四.糖化血紅蛋白
肥胖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老人尤應注意此項,并不是空腹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了,糖基化血紅蛋白可反映老年人在檢查前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彌補了空腹血糖只能反映瞬時血糖的不足,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
五.骨密度檢測
骨質疏松在初期的癥狀并不明顯,有時會出現全身骨痛、無力,特別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續性疼痛,許多人誤以為是腰椎的問題。
通過骨密度檢測儀測定人體的骨骼礦物質密度,檢測有無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癥及其嚴重程度,對鈣缺乏的人群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六.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可發現一些癌前病變,如息肉等,以便盡早清除。另外,通過大便潛血試驗也可早期發現消化道疾患。
七.腦部CT
日常生活中,CT可以檢查腫瘤、腦梗死,但常規體檢中一般不會查腦部,經常頭暈、頭痛、胸悶的人,在經濟條件許可下,可以做一做腦部CT檢查,排查早期疾病。
因此在為自己或者家人選定體檢項目時,除了必選項目外,我們還要結合年齡、生活習慣或家族史、既往史、用藥史等情況選擇備選項目,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喲。
- end -
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